- 全國名老中醫陳慧儂教授治療不孕癥經驗集
- 陳慧儂 李衛紅主編
- 1480字
- 2020-05-19 14:02:20
三、補腎活血,精血同治
陳慧儂教授根據幾十年的臨床經驗總結發現婦科疾病并非教科書的單一證型,而是變化多端,其疑難雜癥以腎虛血瘀證常見。
腎與血關系密切。腎氣充沛,陰陽平衡,天癸泌至,沖任通暢,氣血調和,胞宮充溢,則月事以時下,第二性征發育,因此腎和血與女性內、外生殖器官、第二性征關系密切。女性的生殖功能包括經、孕、產、乳,都是以氣血為基礎,而腎為氣血之根。《馮氏錦囊秘錄》[39]說:“氣之根,腎中之真陽也,血之根,腎中之真陰也”。腎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可化精,精血之間相互轉化、相互滋生,同為月經提供物質基礎,故又有“精血同源”之說;而且肝主疏泄,腎主封藏,一開一合共同調節胞宮,使子宮藏瀉有序,能維持正常的經、帶、胎、產的生理功能。腎為先天之根本,女性以血為基本,女性的生理病理由腎和血共同所主,腎與血在女性月經生理病理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腎虛血瘀是婦科疑難病的重要病理環節。腎和血又相互滋生、相互依存,腎藏精、精生血、血化精,故腎和血的病理變化,必然導致腎虛血瘀的婦科病證。若先天稟賦不足,多產房勞損傷腎氣,腎氣虧虛,不能推動氣血運行,血流緩慢停滯,逐漸形成瘀血;或腎陰虧虛,陰虛內熱,熱灼傷血液,熱與血漸成瘀血;腎陽虛衰,陽虛腎內寒,寒凝血瘀,均可導致血瘀,故腎虛多兼有血瘀。而血瘀則化精乏源,亦可加重腎虛。女子經孕產乳皆以血為用,容易造成氣常有余,陰常不足。由于陰血不足,氣血運行遲緩,出現血瘀。或是經期產后余血未凈,感受寒熱濕邪,與余血濁液相互搏結形成瘀血;或是內傷七情,氣機不暢,氣滯血瘀;或是飲食不節,脾胃虛弱,不能化生氣血和水濕,氣血虛弱或水濕內停阻滯氣機,出現血瘀;或是先天稟賦不足,多產房勞損傷腎氣,腎氣虧虛,不能推動氣血運行,血流緩慢、停滯,逐漸形成瘀血。而根據“久病必瘀”“久病窮及腎”,亦可導致腎虛血瘀證。因此,腎虛為因,血瘀為果,為腎虛血瘀的基本病理。腎虛瘀血,腎失封藏,瘀血阻滯胞宮胞脈,血不歸經,溢于脈外,而產生各種婦科疾病,如月經過少、閉經、崩漏、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月經先期、痛經、圍絕經期綜合征、胎漏、胎動不安、癥瘕、滑胎、婦人腹痛、妊娠腹痛、不孕癥等疾病。
陳慧儂教授根據異病同治的原理,治療腎虛血瘀證婦科疑難雜病取得很好的療效。補腎活血法是基于腎虛血瘀的病機而確立的治法,將補腎法與活血法有機結合,通過補腎促進活血,應用活血益于補腎,相互協同以改善腎虛血瘀的病理變化,使機體陰陽平衡,邪祛正存。在治療不孕癥患者,如無排卵型不孕表現為月經不調者,首辨證腎陽或腎陰偏虛,選左、右歸丸,或歸腎丸,或五子二仙湯,加活血之品,如鬼箭羽、桃仁、丹參、紅花、益母草等,在行經第三天服用。如為黃體不足者,用傅青主女方之定經湯以疏肝活血益腎。對瘢痕子宮、內膜過厚、卵不破的不孕,在排卵期或胚胎著床期,用3~5天補腎活血藥有助于妊娠。
陳慧儂教授認為胎漏、胎動不安、滑胎的發病機制以脾、腎兩虛為多見,勿忽視因虛致瘀的臨床轉歸。在臨床發現復發性流產、早妊后HCG增高不理想、孕后宮內反復積血、早孕合并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瘤等,用補腎活血安胎法,安胎效果更好,如在壽胎丸的基礎上適當與當歸芍藥散、失笑散、桂枝茯苓丸合用進行加減。更年期綜合征的主要機制是腎虛,腎虛血瘀為其病機轉歸,對一些病程長的頑固性綜合征在左、右歸丸補腎的基礎上加用失笑散、田七、生脈散效果更佳。痛經(內異癥)以氣滯血瘀多見,但原發性痛經(如膜型月經)、病程長的內膜異位癥,其病機多伴有腎虛血瘀,應予補腎活血止痛法,常用藥物有鹿角霜、菟絲子、川續斷、肉蓯蓉、九香蟲、三棱、莪術、田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