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宿餐飲行業清潔生產培訓教材
- 孫曉峰 李曉丹 李靖等編著
- 1563字
- 2020-04-30 19:04:09
第2章 服務業清潔生產現狀及發展趨勢
2.1 服務業清潔生產的目的和意義
服務業,在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工作中視同為第三產業。其定義為除農業、工業之外的其他所有產業部門,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日益增長,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值逐年增大。2015年,我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76708億元,比2014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863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78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341567億元,增長8.3%。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0%,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0.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0.5%,首次突破50%。
2011—2015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如圖2-1所示。

圖2-1 2011—2015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一些城市的服務業得以快速發展,部分城市服務業(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所占比例如表2-1所示。
表2-1 部分城市服務業(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所占比例 單位: %

以北京市為例,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市的城市發展戰略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城市經濟內涵由單純以工業為主導的經濟形態逐漸向服務業傾斜。據統計,北京市第三產業比重由1995年的52.5%上升到了2015年的79.8%,領先全國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根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到2020年,服務業比重將達到80%左右。北京市的產業結構已完成從“工業主導”向“第三產業主導”的過渡。服務業逐漸成為推動北京經濟平穩、快速、高輻射發展的主要行業,成為推動北京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北京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例情況如圖2-2所示。

圖2-2 北京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
與此同時,第三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資源能源消費量的持續增長。服務業的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也呈現出較快增長態勢,對經濟增長的瓶頸效應日益凸顯。
以北京市為例,“十二五”以來,服務業能源消費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2015年,全市能源消費量為6852.6萬噸標準煤,第三產業能源消費量達到3312.6萬噸標準煤,占全市能源消費比重的48.3%。
2015年北京市分產業能耗比例如圖2-3所示。

圖2-3 2015年北京市分產業能耗比例
2015年北京市全年總用水量38.2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89%。其中,生活用水17.47億立方米,增長2.90%;生態環境補水10.43億立方米,增長43.86%;工業用水3.85億立方米,下降24.37%;農業用水6.45億立方米,下降21.08%。
2015年北京市用水分布情況如圖2-4所示。

圖2-4 2015年北京市用水分布情況
從地表水水質情況來看,北京市水資源短缺和城市下游河道水污染嚴重的局面未根本改變。全年共監測五大水系有水河流94條,長2274.6km,其中:Ⅱ類、Ⅲ類水質河長占監測總長度的46.9%;Ⅳ類、Ⅴ類水質河長占監測總長度的7.3%;劣Ⅴ類水質河長占監測總長度的45.8%。主要污染指標為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等,污染類型屬有機污染型。
北京市五大水系水質情況如圖2-5所示。

圖2-5 北京市五大水系水質情況
據統計,2015年北京市城鎮生活污水(含服務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79396t,占排放總量(161536t)的49.2%;城鎮生活污水氨氮排放量11564t,占排放總量(16491t)的70.1%。服務業是有機污染型廢水的主要來源。隨著產業結構的優化,北京市工業和農業節水和廢水減排空間有限,因此推行服務業清潔生產、挖掘服務業節水潛力對于建立節水型社會、減少廢水有機污染物排放、改善地表水水質至關重要。
服務業的環境污染問題,如果不從現在開始著手加以解決,將成為繼農業和工業環境污染之后的又一生態危害途徑,并且會成為制約現代服務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清潔生產在作為污染預防與治理有力手段的同時,還對北京市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