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清洗劑:配方、工藝及設備
- 李立 成昭編著
- 742字
- 2020-04-30 18:57:53
第3章 機械工業用清洗劑
在機械加工過程和機器零部件的維修過程中都需使用到清洗劑,以去除各種機械設備、機床,以及加工零部件表面所黏附的油跡、煙漬、霉腐物、氧化物、灰塵等污垢,便于加工和生產。
機械加工領域設備及零件表面常見的材料包括鑄鐵、碳鋼、不銹鋼等黑色金屬和鋁、銅、鋅及各自合金等有色金屬。一般地,黑色金屬能耐堿但耐酸能力差;銅及其合金可以耐受普通的酸堿,但在遇到醇胺等具有較強配合能力的物質時,容易出現銅綠現象;鋁和鋅屬于兩性金屬,與酸或強堿都能夠發生反應,在中性或弱堿性條件下穩定性較好。
機械設備和產品在儲存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垢包括粉塵、手汗、無機鹽、聚合物等水溶性污垢,可以與堿發生皂化反應的動植物油脂,以及不可發生皂化反應的礦物油、蠟、高分子聚合物等。
金屬清洗工藝傳統方法是用堿液清洗劑和有機溶劑清洗。堿性清洗劑中常用到氫氧化鈉、碳酸鈉、磷酸鈉和焦磷酸鈉等。由于堿對水溶性污垢能夠溶解,對油脂污垢可以皂化,加上成本低,至今仍有使用價值。有機溶劑對金屬進行清洗效率較高,但也具有脫脂不徹底、易燃、毒性大、成本高等缺點。
目前,以表面活性劑為主結合一些助劑的水基型清洗劑,正在快速發展,并且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主要通過表面活性劑來降低表面張力,實現潤濕、乳化、分散、增溶等物理化學作用,達到去污的目的,適用于絕大多數油污的清洗。近年來,由于環境法規的完善,在表面活性劑的選擇上出現了一些變化,難以被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劑正逐步被淘汰,如直鏈烷基苯磺酸、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
機械工業清洗劑的使用十分廣泛,其效果直接影響產品的外觀、質量、使用性能等,在機械生產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機械工業清洗劑的選擇,還需要綜合考慮對生產速度的影響、工件材料的耐受性、清洗劑的安全性、廢液處理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