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3 產甲烷前后石油烴的變化

在考察降解率之前,會對經過連續轉接培養的菌群進行平板計數[73,82],以求達到相同的菌群數量。培養400d后石油降解率如表2-14所列,從表2-14可以得出:對采出液厭氧培養的時候,YH5菌群的石油降解率達到20.1%,為最高,而厭氧培養含油污泥的時候,TH2菌群的石油降解率達到最高為23.3%,其變化規律可以驗證前面的甲烷產生量的規律,所以YH5和TH2需要進行仔細的研究。

其中,需要特別研究的是,在厭氧培養YH6菌群的時候,其石油降解率為0,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前面YH6菌群的甲烷產量為0μmol;而當好氧培養采出液時,YHH1到YHH5的降解率都為0,而YHH6為19.5%。

綜合以上數據分析,厭氧培養采出液的時候,YH1到YH5的石油降解率都不為0,而好氧培養采出液的時候,YHH1到YHH5的石油降解率都為0,YHH6不為0,說明YHH6中能培養出好氧的或兼性厭氧的微生物,而YHH1到YHH5中可能不含有好氧微生物,而含有嚴格厭氧型的微生物,這一點從前面甲烷產氣量的變化規律也能得到驗證,所以也需要對YHH6進行仔細的研究。這將在以后的章節中對其菌群進行分析,而通過放大培養,考查好氧培養采出液的時候,降解前后YHH6的石油黏度變化,為-30.6mPa·s,這更需要對YHH6中的菌群進行細致的研究。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隨著油藏的開采,大量注入水和其他物質改變了油藏本來的環境,特別是注水可能將地上微生物帶入油井中[35,36,39]

表2-14 培養400d后的石油降解率

注:1.YH代表厭氧培養油田采出液,YHH代表好氧培養油田采出液,TH代表厭氧培養含油污泥。

2.表中數據為3次重復平均值,后面是標準差,相同字母代表差異不顯著。

3.角標1表示統計分析相同的組,角標2表示統計分析相同的組。

4.黏度為50℃動力黏度,并且黏度變化是降解后減去降解前的。

通過氣相色譜-模擬蒸餾分析培養YH5菌群降解石油烴產甲烷前后石油中正構烷烴的分布從圖2-10和圖2-11中可以得出:培養YH5菌群中的石油的輕重組分都得到降解,其中重碳組分C22~C35得到了降解,具體通過面積法計算有8%的C22~C35被降解。圖2-10石油高溫模擬蒸餾原始色譜圖,橫坐標是時間,縱坐標是信號值,C10~C46正構烷烴依次出峰,有出峰疊加情況。有學者研究表明:在厭氧條件下微生物偏向降解重碳組分[38],好氧條件下重碳組分很難被除去,而輕碳組分如飽和分和芳香分則在好氧條件下容易除去[83,84],這與本研究得到的結果一致。從圖中還能看到:C10~C16的輕碳組分也得到了降解,說明YH5也能利用輕碳組分,此外圖中會有一些“鼓包結構”這是混合出峰的緣故[38,85]

圖2-10 400d前YH5中石油的正構烷烴分析

圖2-11 YH5菌群降解400d后石油的正構烷烴分析

通過氣相色譜-模擬蒸餾分析,培養TH2菌群降解石油烴產甲烷前后,石油中正構烷烴的分布,從圖2-12和圖2-13可以得出:培養TH2菌群中的石油輕重組分都得到降解,其中重碳組分C22~C35得到了降解,具體通過面積法計算有12%的C26~C37被降解。有學者研究表明:降解重碳組分時會造成其前幾位的輕碳組分積累[73],本圖中C18~C23會有積累,這與其后的重組分被降解有關。從圖中還能看出:C10~C16的輕碳組分也得到了降解,同樣本圖中也含有“鼓包結構”,這也與混合出峰有關[38,84]

圖2-12 400d前TH2中石油的正構烷烴分析

圖2-13 TH2菌群降解400d后石油的正構烷烴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阳市| 静安区| 象州县| 韩城市| 龙川县| 盘山县| 乐清市| 海安县| 莎车县| 兴海县| 明溪县| 五华县| 白山市| 山阳县| 长兴县| 仁寿县| 宁晋县| 额尔古纳市| 青冈县| 清苑县| 墨竹工卡县| 武邑县| 斗六市| 会东县| 合水县| 合阳县| 翁源县| 防城港市| 蒙自县| 霍城县| 疏勒县| 平武县| 济南市| 鄂尔多斯市| 潼南县| 台湾省| 南丹县| 临城县| 玉树县| 双辽市|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