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解石油烴產甲烷菌群篩選及應用
- 胡恒宇
- 546字
- 2020-04-30 18:50:39
1.3.5 降解石油烴產甲烷的微生物分析方法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油藏內部含有多種菌群[30~32],它們分屬于不同的菌屬,而且在自然狀態下就可以降解和利用石油烴,但是單純利用內源微生物,在自然狀態下進行的石油烴降解效率低[24]。因此,需要從被微生物菌群高度降解的石油培養液中分離能夠高效降解石油烴的菌群,然而首先要分析和鑒定這些菌群,尤其是一些難分離培養的菌群。而現有的細菌群落分析技術,如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技術,雖然可以很好地分析微生物的群落結構,但是不能準確地分析哪些菌降解了芳烴,因芳烴是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164]。用穩定性同位素探針(SIP)如13C標記的石油烴和DGGE技術結合就可以準確地分析和鑒定石油烴降解菌群的結構[165,166]。
利用13C標記的和沒標記的芳烴分別作為碳源,菌群利用這種碳源合成自身的核酸(DNA),帶有13C的DNA片段會在氯化銫(CsCl)密度梯度里和其他DNA片段分離,從而鑒別分離出高效芳烴類降解菌。而PCR-DGGE技術也被用于各種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研究中,如在海洋環境中、土壤環境中、動物腸道中、油藏環境中等[167~174],而在油藏中也可以通過研究16S rDNA序列,分析油藏中的菌群結構[169~176]。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新技術也應用在降解石油烴產氣研究中,例如qPCR技術、454高通量測序技術、FISH技術等[177~190 ],通過這些技術可以更好地研究厭氧降解石油烴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