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熱技術、設備與工業應用
- 廖傳華 李海霞 尤靖輝
- 1291字
- 2020-04-30 16:55:30
1.5 傳熱設備設計的一般考慮
(1)傳熱設備設計的基本要求
設計傳熱設備時,最基本的要求是:
①熱量能有效地從一種流體傳遞到另一種流體,即傳熱效率高,單位傳熱面上能傳遞的熱量多。在一定的熱負荷下,也即每小時要求傳遞熱量一定時,傳熱效率(通常用傳熱系數表示)越高,需要的傳熱面積越小。當然是指在相同的傳熱溫度差下作比較。
②換熱器的結構能適應所規定的工藝操作條件,運轉安全可靠,嚴密不漏,清洗、檢修方便,流體阻力小。
③要求價格便宜,維護容易,使用時間長。
在現代過程工業中所使用的換熱設備往往需要頻繁的清洗和檢修,停車的時間多,造成的經濟損失有時會比換熱器的價格更大,因此,如果換熱器能夠設計得合理,可以保證連續運轉的時間長,同時能減少功率消耗,則換熱器本身價格雖然略高一些,但總的經濟核算也可能是有利的。
(2)終端溫差
傳熱設備的終端溫差通常是由工藝過程的需要而決定的。當換熱的最終溫度可以選擇時,其數值對換熱器是否經濟合理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它關系到傳熱設備的傳熱效率,所以選擇時應多方面考慮。適當的換熱器終端溫差一般可參考下列推薦的范圍。
①熱端的溫差應該在20℃以上;
②用水或其他冷卻介質冷卻時,冷端溫差可以小一些,但一般不低于5℃;
③當冷卻或冷凝工藝流體時,冷卻劑的進口溫度應該比流體中最高結冰組分的冰點要高5℃以上,以免在傳熱壁面上結冰;
④空冷器的最小溫差不小于20℃;
⑤對含有惰性組分的流體冷凝時,冷卻劑的出口溫度至少要比冷凝組分的露點溫度低5℃。
(3)流速
提高流速以增加流體的湍流程度,可以提高傳熱效率,同時也可以減輕污垢沉積,從而延長使用的周期。但流速過大,也會導致傳熱設備的磨蝕和產生振動,影響使用壽命;此外,功耗也將隨流速增大而增加,在能量消耗上是不利的。
(4)壓力降
換熱器壓力降的大小關系到換熱器面積和操作費用的多少。
(5)傳熱總系數
傳熱面兩側的對流傳熱系數如果差別很大時,則較小一側成為控制傳熱的主要方面。設計換熱器時,應盡量增大較小一側的對流傳熱系數,最好使兩側的對流傳熱系數值大體相當,這樣比較有利。
增加對流傳熱系數的方法有以下幾個。
縮小通路截面積,以增大流速;在通路內增設擋板或促進湍流的插入物,以提高湍流程度;在管壁上加翅片,不僅為了提高湍流程度,同時也增加了傳熱面積;用強化傳熱表面,如各種形狀的溝槽表面,或是有多孔性的表面,這對于冷凝、沸騰等有相變化的傳熱過程而言,可以獲得相當大的對流傳熱系數。
(6)污垢系數
換熱器在使用期間,在壁面生成污垢,這是經常遇到的實際問題。結垢速度和工作介質的物性、操作溫度以及流速大小有關。降低污垢系數的主要途徑有:改進水質(冷卻側);消除通道內可能產生有局部旋渦的死區;增加流速;避免局部溫度過高等。
(7)結構標準
換熱器設計應盡量選用標準設計,型式和結構材料,避免用特殊的機械規格,以減少造價,同時也便于維修和更換部件。
增大換熱器的管長和適當地縮小管徑可以降低單位傳熱面的造價。對于腐蝕性強的工藝介質而言,為了避免部件使用壽命過短,維修過于頻繁,在設計時可以適當增加管子和其他部件的厚度。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不能采用標準設計,而需加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