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氣設備安裝·使用·維修手冊
- 方大千 方懿等編著
- 2697字
- 2020-04-30 16:52:17
1.3 火災和爆炸危險環境中電氣設備的正確使用
1.3.1 爆炸、火災危險區域的劃分
(1)爆炸危險區域的劃分
爆炸性氣體環境根據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出現的頻繁程度和持續時間,按下列規定進行分區:
①0區:連續出現或長期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
②1區:在正常運行時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
③2區:在正常運行時不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或即使出現也僅是短時存在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
爆炸性粉塵環境根據爆炸粉塵混合物出現的頻繁程度和持續時間,按下列規定進行分區:
①10區:連續出現或長期出現爆炸性粉塵的環境。
②11區:有時會將積留下的粉塵揚起而偶然出現爆炸性粉塵混合物的環境。
(2)爆炸性粉塵的分類、分級和分組
爆炸性粉塵的分類、分級和分組見表1-8。
表1-8 爆炸性粉塵的分類、分級和分組

(3)火災危險區域的劃分
火災危險環境根據火災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以及危險程度和物質狀態的不同,按下列規定進行分區:
①21區:具有閃點高于環境溫度的可燃液體,在數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環境。
②22區:具有懸浮狀、堆積狀的可燃粉塵或可燃纖維,雖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在數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環境。
③23區:具有固體狀可燃物質,在數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環境。
(4)爆炸危險環境的區域范圍
在爆炸危險環境的區域范圍內,應安裝相應的防爆型電氣設備;不在爆炸危險環境的區域范圍內時,可安裝非防爆型電氣設備,但是不能以這個范圍作為能否動用明火的依據。
爆炸危險環境區域范圍的劃分如下:
①非敞開的建筑物內部,一般以室為單位劃定范圍,對于1區建筑物通向露天的門、窗外3m以內的空間范圍,可降低為2區;對于2區建筑物通向露天的門、窗外1m以內的空間范圍,可不考慮防爆要求。
②對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閃點低于或等于場所環境溫度的可燃液體儲罐,一般以離設備外殼3m以內的空間為有爆炸危險環境區域范圍。
③對易燃液體注送站,一般以注送口外水平距離15m、垂直距離7.5m以內的空間為有爆炸危險環境區域范圍。
其他設施的爆炸危險環境區域范圍的劃分可參照有關專著。
1.3.2 爆炸危險環境的電氣設備選擇
在有爆炸危險環境中選用電氣設備時,應根據爆炸危險區域和電火花形成的條件,并結合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險性進行選擇,具體見表1-9~表1-13。
表1-9 旋轉電機防爆結構的選型

注:1.○為適用,△為慎用,×為不適用(下同)。
2.繞線型感應電動機及同步電動機采用增安型時,其主體是增安型防爆結構,發生電火花的部分是隔爆或正壓型防爆結構。
3.無火花型電動機在通風不良及戶內具有比空氣重的易燃物質區域內慎用。
表1-10 低壓變壓器類防爆結構的選型

表1-11 燈具類防爆結構的選型

表1-12 低壓開關和控制器類防爆結構的選型

注:1.電抗啟動器和啟動補償器采用增安型時,是指將隔爆結構的啟動運轉開關操作部件與增安型防爆結構的電抗線圈或單繞組變壓器組成一體。
2.電磁摩擦制動器采用隔爆型時,是指將制動片、滾筒等機械部分也裝入隔爆殼體內。
3.在2區內電氣設備采用隔爆型時,是指除隔爆型外,也包括主要有火花部分為隔爆結構而其外殼為增安型的混合結構。
表1-13 信號、報警裝置等電氣設備防爆結構的選型

表1-14 電氣設備防護結構的選型

注:1.在火災危險環境21區內,固定安裝正常運行時有滑環等火花部件的電機,不宜采用IP44型結構。
2.在火災危險環境23區內,固定安裝正常運行時有滑環等火花部件的電機,不應采用IP21型結構,而應采用IP44型結構。
3.在火災危險環境21區內,固定安裝正常運行時有火花部件的電器和儀表,不宜采用IP44型結構。
4.移動式和攜帶式照明燈具的玻璃罩應有金屬網保護
5.表中防護等級的標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T 4208—2008的規定。
在有爆炸或火災危險的環境中安裝電氣設備時應注意:
①正常運行時有火花的和外殼表面溫度較高的電氣設備應盡量遠離可燃和易爆物質。盡量將這些設備裝設在爆炸或火災危險環境的外間。若必須裝設在危險環境內,則應采取相應的防爆、防火措施。
②在有爆炸或火災危險的環境中,不準裝設插座或敷設臨時線路,嚴禁使用電熱器具。在爆炸危險環境內,不宜使用攜帶型電氣設備;在火災危險環境內,攜帶型電氣設備的電源線應采用移動電纜或橡套軟線。
1.3.3 火災危險環境的電氣設備選擇
在有火災危險的環境中選用電氣設備時,應根據火災危險區域、電氣設備的種類和使用條件進行選擇,見表1-14。
1.3.4 爆炸、火災危險環境中電氣設備的接地
①火災危險環境的接地。火災危險環境的接地范圍、接地方式和保護接零線(PE)的選用與一般環境相同。
②爆炸危險環境的接地。見表1-15。
表1-15 爆炸危險環境的接地


1.3.5 防爆電氣設備的日常維護檢查
①要檢查并改善防爆電氣設備的工作環境。應注意以下事項。
a.對室外的防爆電氣設備,應設雨棚,以免雨水直接淋到設備上。
b.盡可能不要將防爆電氣設備安置在潮氣、蒸汽多的場所。
c.不要將防爆電氣設備安置在有腐蝕性氣體、液體的場所,以免設備受腐蝕。
②對易受到振動連接部位的緊固螺栓,要使用雙重螺母等方法緊固以防松動。
③當采取金屬管配線時,與電器的連接部分要根據需要使用撓性接頭。
④及時清除電氣設備上的灰塵、污垢,發現有問題應及時檢修。
⑤防爆電氣設備的日常巡視檢查可按表1-16進行。
表1-16 防爆電氣設備的日常巡視檢查

1.3.6 防爆電氣設備的檢修
①禁止帶電檢修電氣設備。當需通電檢查時,除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外,不應打開設備的主體外殼、接線盒、透明窗等。
②修理時,最好將電氣設備移到非危險場所內進行。
③需就地檢修時,使用的測試儀器應為防爆結構的儀器;在檢修中應避免發生沖擊火花。
④拆裝電氣設備外殼、接線盒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a.拆下時需小心,應盡量保持原狀態;
b.不能用鐵錘敲打外殼,以防殼體變形影響防爆面;
c.不要輕易更換或修改原外殼使用的材質及尺寸,如有損壞,最好使用備件;
d.拆下的外殼和接線盒等應除銹,殼內刷耐弧漆,外殼刷防銹漆;
e.接線盒內的接線應無松動,導線絕緣完好。
⑤在檢修中防爆面應先除銹,然后漆上一層防銹油脂并測量隔爆間隙是否合乎要求。防爆面的緊固螺栓必須采取防松措施,螺栓的數量不能缺少。
⑥進線喇叭在電纜進線孔處密封要可靠,密封圈尺寸要與電纜外徑相配套。對暫時不使用的進線孔,應用厚度大于2mm的鋼板密封。
⑦對有透明窗或油位計的容器,檢修時應避免對其施加危險應力。
⑧檢查填料是否有裂紋或變形。
⑨檢查電氣設備的接地電阻是否符合要求。礦井低壓配電線路中性點不接地系統,其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2Ω;工廠低壓配電線路中性點不接地系統,其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10Ω;工廠低壓配電線路中性點接地系統,其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4Ω。
⑩接地螺栓應符合下列規定:
a.容量10kW以上,不小于M12;
b.容量5~10kW,不小于M10;
c.容量5kW以下,不小于M8;
d.按鈕、燈具、信號燈和小型開關等,不小于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