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顏氏家訓
  • (北朝齊)顏之推撰 顏敏翔校點
  • 1715字
  • 2020-03-25 15:54:27

兄弟第三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婦,有夫婦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親,此三而已矣。[1]自茲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親焉,[2]故于人倫為重者也,不可不篤。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3]食則同案,衣則傳服,學則連業(yè),游則共方,雖有悖亂之人,[4]不能不相愛也。及其壯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雖有篤厚之人,[5]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6]則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節(jié)量親厚之恩,猶方底而圓蓋,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

[1]  句首宋本有“盡”字,《小學》所引無。【補】王弼注《老子道德經(jīng)》:“六親,父子兄弟夫婦也。”

[2]  《詩·王風·葛藟序》:“周室道衰,棄其九族。”《箋》:“九族者,據(jù)己上至高祖,下及玄孫之親。”《正義》:“此《尚書》說,鄭取用之。”《異義》:“今《禮》戴、《尚書》歐陽說,云九族: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鄭有駁,文繁不錄。”

[3]  【補】襟,亦作“衿”。《釋名》:“衿,禁也。禁使不得解散也。裾,拒也,倨倨然直,亦言在后,常見踞也。”

[4]  【補】《說文》:“案,幾屬。”

[5]  〈人〉,宋本作“行”。

[6]  《爾雅》:“長婦謂稚婦謂娣婦,稚婦謂長婦謂姒婦。”

二親既歿,兄弟相顧,當如形之與影,聲之與響;愛先人之遺體,惜己身之分氣,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際異[1]于他人,望深則易怨,地親則易弭。[2]譬猶居室,一穴則塞之,一隙則涂之,則無頹毀之慮;如雀鼠之不恤,風雨之不防,壁陷楹淪,無可救矣。[3]仆妾之為雀鼠,妻子之為風雨,甚哉!

[1]  【元注】〈異〉,一本作“易”字。

[2]  【補】望,責望也。弟望兄愛我之不至,兄望弟敬我之不至,責望太深,故易生怨。地親,俗間本作“他親”,誤,今從宋本。地近則情親,怨雖易起,亦易消弭。孟子所謂“不藏不怒不蓄怨”是也。

[3]  “雀鼠”本《行露》,“風雨”本《鴟鸮》二詩。

兄弟不睦,則子侄不愛;[1]子侄不愛,則群從疏薄;群從疏薄,[2]則僮仆為讎敵矣。如此,則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3]誰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歡愛,[4]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人或?qū)?shù)萬之師,[5]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親也!

[1]  【補】子侄,謂兄弟之子也,其緣起顏氏于《風操篇》詳之,見卷二,謂晉世以來,始呼叔侄。《晉書·王湛傳》“濟才氣抗邁于湛,略無子侄之敬”是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傳》:“田蚡未貴,往來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又《呂氏春秋》亦已有“子侄”語,是則秦漢已來即有此稱,互見后注。

[2]  【補】從,子用切。

[3]  【補】蓋言人皆賤之也。踖,在亦切,踐也。

[4]  〈愛〉,宋本作“笑”,誤。

[5]  【補】將,子匠切。

娣姒者,多爭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歸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佇日月之相望也。況以行路之人,處多爭之地,能無間者鮮矣。[1]所以然者,以其當公務(wù)而執(zhí)私情,處重責而懷薄義也;若能恕己而行,換子而撫,則此患不生矣。

[1]  【補】間,古莧切。鮮,息淺切。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1]何怨愛弟不及愛子乎?[2]是反照而不明也。沛國劉琎,嘗與兄瓛連棟隔壁,瓛呼之數(shù)聲不應(yīng),良久方答。[3]瓛怪問之,乃曰:“向來未著衣帽故也。”以此事兄,可以免矣。[4]

[1]  【補】“不”字蓋衍文,或“不可”下脫去一“不”字。

[2]  【重校】宋本“為”字作“怨”,若依宋本則上句似當云“人之事兄,不能同于事父”。語意方合。各本皆作“不可同”,理未為通。

[3]  〈答〉,宋本作“應(yīng)”。

[4]  《續(xù)漢書·郡國志》:“沛國屬豫州。”《南史·劉瓛傳》:“瓛字子圭,沛郡相人,篤志好學,博通訓義。弟琎,字子璥,方軌正直,儒雅不及瓛,而文采過之。”瓛,音桓。琎,音津。著,張略切。

江陵王玄紹,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友愛,所得甘旨新異,非共聚食,必不先嘗,孜孜色貌,相見如不足者。及西臺陷沒,[1]玄紹以形體魁梧,[2]為兵所圍,二弟爭共抱持,各求代死,終不得解,遂并命爾。

[1]  江陵,梁元帝初為荊州刺史所治也。《梁書·元帝紀》:“承圣元年冬十一月景子,世祖即皇帝位于江陵。三年九月,魏遣柱國萬紐于謹來寇,反者納魏師,世祖見執(zhí),西魏害世祖,遂崩焉。”

[2]  【補】《史記·留侯世家·索隱》:“蘇林云:‘梧,音忤。’蕭該云:‘今讀為吾,非也。’”顏師古注《漢書·張良傳》:“魁,大貌也。梧者,言其可驚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江县| 松阳县| 浦县| 潞城市| 墨江| 沙雅县| 桃园县| 花莲市| 贡山| 洛扎县| 兴城市| 囊谦县| 安顺市| 竹溪县| 沁水县| 应城市| 始兴县| 黑山县| 芦山县| 静乐县| 五华县| 牡丹江市| 稷山县| 河南省| 镇坪县| 堆龙德庆县| 信阳市| 禄丰县| 柏乡县| 金湖县| 武鸣县| 宁明县| 镇坪县| 贵阳市| 鹤庆县| 桑植县| 浦江县| 宜城市| 蚌埠市| 东乡县| 会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