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中國:經濟學家的改革記述
- 張軍
- 854字
- 2020-03-24 16:09:07

1981年,復旦大學正門前留念。這一年,作者開始走上了政治經濟學研究之路

20世紀80年代中期,復旦大學經濟系的部分教師參與了土地批租問題的研究小組

1987年3月,作者南下考察時于深圳街頭留影

1987年3月,作者赴珠海經濟特區時留影,他身后是澳門

1987年11月12日,美國快餐連鎖品牌肯德基在中國的首家門店(北京前門店)隆重開業,作者經過留影

1990年8月,作者(右三)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完成了國際暑期學院的相關課程,與同學合影留念

1993年5月,作者與大衛·沃爾教授在劍橋大學合影留念。2000年夏,作者在沃爾教授的協助下回到倫敦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研究,并一同前往劍橋大學和威爾士大學拜訪了多位同行

1994年3月,作者(左)在經濟學家林毅夫家中討論中國農業集體化瓦解的問題

1994年,作者(左一)在上海參加宏觀經濟研討會。同年10月,作者赴任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經濟系客座副教授,其間對中國經濟轉型問題開始產生興趣

1990年代中期,作者(左一)與張薰華教授(左二)等于復旦大學相輝堂前合影留念。張薰華教授為作者入讀復旦大學經濟系時的系主任

1998年9月,曾受邀出席巴山輪會議的匈牙利經濟學家亞諾什·科爾內攜夫人訪問復旦大學。作者與科爾內夫婦合影

2002年,作者(中)與美國經濟學家、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諾思教授(左一)在上海對談。諾思教授在作者陪同下,于文新大廈頂層瞭望上海市容,感嘆不已

2005年,作者(左)與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在上海交流有關分稅制改革與縣級競爭的研究,座談后合影留念

2015年10月,作者(左)與巴山輪會議參加者、整體改革方案主導者、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教授共同出席首屆復旦經濟學家論壇,分享對全球經濟問題的看法

2017年,作者與曾出席京倫會議的美國經濟學家、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哈特教授座談

2018年10月,作者(右)與巴山輪會議參加者、原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著名經濟學家高尚全教授合影

2018年10月,作者(中)與曾參與莫干山會議的經濟學家華生(右一)共同出席第四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2018年10月,作者(左一)與為推動中國經濟改革做出重要貢獻的代表性經濟學家之一厲以寧教授(中)出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