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產業生態篇

第一節 藥企深陷“五大困局”

由于工作關系,筆者從2017年至2019年連續參加了近二十幾場涉及醫藥產業的座談會、論壇和企業家沙龍,座談會一般都是由國家或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組織,而論壇和沙龍基本都是由專業智庫或論壇平臺組織。會議內容一般都是圍繞當期出臺的國家產業政策,也有的是就醫藥產業發展面臨的比較集中的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和研究。

在與參會企業家對這些會議效果進行評估時,大家有個共同的感覺,就是這個時間段召開的會議與以往參加類似會議最大的不同在于“氛圍”。能夠被邀請參加會議的藥企掌門人多數都是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經歷了醫藥產業政策、環境和市場的“春夏秋冬”,一般都是比較樂觀、有活力、充滿睿智的。而這段時間的會議中,感覺到這些藥企掌門人普遍比較焦慮、迷茫。

再看看2018年年底到2019年年初藥企每年必開的年會,多數藥企年會的氛圍和主題與以往明顯的不同,就是從“沖!沖!沖!”“再上新臺階”變為“轉型”“活下來”“堅持”等,既包括一些“明星”藥企,也包括一些在爬坡的藥企,都感覺到生存的壓力、困惑、迷茫和無助。

從資本市場視角看醫藥產業。2018年年中是醫藥市值的分水嶺,上半年市值一路走高,恒瑞醫藥、復星醫藥、康美藥業等明星藥企市值分別登上千億元、兩千億元市值,業界還有期盼上三千億元市值的愿望。但是年中一過,各路藥企市值一路疲軟,跌下千億元圣壇的不止一家。無論是市盈率(PE)還是其他,資本都反映2018年上半年和下半年融資與投資都是冰火兩重天,既不好融資也投不出去,直到本書定稿(2019年年末)之際,各類資本市場中涉藥股依然冷清。

藥企內部的研發部門、商務拓展(BD)部門和營銷部門也都感覺到幾絲涼意。產業上下無不驚呼:醫藥產業怎么了?

冷靜下來,通過對前40年醫藥產業發展脈絡、政策、數據的梳理,將同期中國醫藥產業與美日歐醫藥產業發展相對比,經過訪談大量處于上升期、衰落期和徘徊期醫藥企業家,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中國醫藥產業正面臨“五大困局”,即低成本困局、習慣困局、方向困局、研發和創新困局、資本困局。

一、低成本困局

很多藥企在藥品短缺和低水平過剩時代,“低”成本仿制了若干“新”藥,這些“新”藥或者已經申報但如石沉大海般沒有回音,或者已經進行一半,或者已經拿到產品文號但市場接受程度低;一些藥企也仿制了像替尼這類腫瘤藥;也有一些藥企當初為了快速擴大規模收購和兼并了一些價值不高的藥企;更有一些藥企圖便宜招收了一些“低成本”的員工,甚至骨干員工。

但是,醫藥新政實施以來,一個藥品幾十個文號的不再審批,純粹改劑型而沒有創新的仿制藥不再審批,申報時屬于比較新的藥品在研發過程中發現為數不少的藥企都在仿制這類藥,形成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情況,這實際上也是另一種“同質化”,即從藥品同質化到研發同質化;花多少真金白銀并購的藥企在新政情況下也陷于“雞肋”困境,對母公司價值不大而包袱卻不小;至于“圖便宜”招來的員工,由于習慣和年齡的原因,技能和心態都難以改善,致使藥企陷入使用貢獻不大、不用代價不小、培養提高成效不大的局面。

在中國經濟從高速度、數量型、粗放式向中低速、質量型和精細化轉型過程中,在醫藥產業從不規范向規范過渡,從國內新藥標準向全球新藥標準提升,從仿制藥賺大錢向創新藥才有競爭力轉型過程中,上述四個方面集中爆發使為數不少的藥企陷入低成本困局。進,盈利能力越來越低,資源不足以進;退,負擔重,拔不出腳,邁不開腿,舍不得沉沒成本。

二、習慣困局

醫藥產業新的生態環境、新的游戲規則需要新的思維方式和不同于以往的創新型人才。而掌門人多數都是在前40年中成長且依靠摸爬滾打實干出來的,過去的“成功”讓以往的慣性思維、經營管理習慣甚至思維方式都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掌門人無力,比如,極端的集權、隨意而又頻繁的變化、自覺得“無所不能”的心態、攤大餅式的發展模式、什么錢都想賺的觀念。

聽命式的人才在新生態環境下,一時難以有符合發展規律的主見,你想讓他獨立做主他一時難以適應。但是,新生態需要面對客戶及時做出判斷和決定,傳統的人才和組織架構難以適應——人才無力和組織無力。

在前40年中,同質化競爭的仿制藥只要培育成“神藥”、獨家、高價、新營銷模式都可以賺大錢,而在國家集采和控制輔助用藥的局面下,仿制藥中的“神藥”、高空間藥的盈利空間被大大壓縮,發展再投入的基礎被嚴重削弱——資金、資源無力。

三、方向困局

許多藥企知道自己的企業存在問題而且是非常大的問題,但不知道問題在哪兒,有的也知道問題在哪兒,但是病灶不對;有的藥企既知道有問題也知道問題在哪兒,而且病灶指向正確,但是不知道從何處著手解決。因為切入點不對可能“雞飛蛋打”,既沒解決問題又會造成新的問題——內部迷茫。

面對左右搖擺和前后矛盾的產業政策,面對已經形成的資源和產業生態需要的資源的不匹配,許多藥企感覺發展環境和趨勢越來越難以理解,向哪個方向發展才是坦途呢——外部迷茫。

四、研發和創新困局

為數不少的藥企實際上最近十年在研發上的投入一直在增長,但是醫藥新政出臺后一些藥企發現,許多處于研發過程之中甚至已經拿到批準文號的藥品都是“沉沒成本”,市場價值不大,投入與產出嚴重不成比例——研發陷阱。投入多不一定產出多,戰略決定出路。

五、資本困局

長期以來,走向創新型藥企的基本資本積累邏輯就是依靠仿制藥積累資金、積累經驗、積累人才,而在全國公立醫院采用集中采購后,這一希望幾近破滅,需要探索其他途徑獲取創新發展需要的資本,起碼要其他形式的配合和協同。同時,隨著藥企盈利能力被削弱,資本方在藥企發展中的主導作用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對賭”協議越來越普遍,在滿足要求資本方藥企的同時,資本對藥企長遠和健康發展的傷害也越來越大。不用外來資本,發展進入瓶頸;引進外部資本,則揠苗助長、“沖刺”傷害發展后勁,造成藥企的資本困局。

一些掌門人整天忙,也非常累,但是企業效率低下的局面沒有改變,甚至還有持續惡化的趨勢——忙的陷阱。忙和累,不一定有好結果,戰略決定勝負。

一些方向正確、戰略正確的藥企也不一定有好的結果——戰略陷阱。執行力和領導力制約戰略落地。

現實中,一些藥企陷入其中一種陷阱,一些藥企陷入兩種以上陷阱,也有為數不少的藥企同時深陷五種陷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延长县| 渝中区| 宁武县| 民勤县| 长乐市| 康保县| 徐汇区| 察雅县| 胶州市| 阿拉善右旗| 景宁| 岗巴县| 项城市| 静安区| 大田县| 武汉市| 新晃| 四子王旗| 湟源县| 乾安县| 平顶山市| 乐都县| 高碑店市| 运城市| 泰顺县| 洪湖市| 通城县| 宾川县| 鸡泽县| 阜城县| 宜兰县| 杭锦后旗| 黑龙江省| 桦川县| 临汾市| 巨鹿县| 镇赉县| 酉阳| 明水县| 尼勒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