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三)——爸媽幻想曲
下了電車急匆匆地趕巴士,正好走了一輛公交車。只能等著下一輛車了。從對面來了一個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和媽媽一邊唱著歌一邊走過來。小女孩大聲唱,媽媽小聲和:“從無名的遠方小島漂泊來的一個椰子……”哦,是椰子之歌,我媽媽在晾衣服的時候也會唱。但是這兩位唱得比她好。小女孩和她的媽媽拉著手,隨著節拍打著節奏,從我身旁走過。“不錯啊,那個小孩。”兩個人剛走了以后,媽媽回來了。媽媽也教過我幾首歌,還要我記住,但我總是記不住。媽媽也還記得吧。“母子合唱啊,太羨慕了,這樣的人生多光明啊。”

“像我這樣五音不全的人,人生也不一定就不光明啊,但小學是最困難的時候。”
“我不想對你的事說什么,現在的孩子應該接受早期教育。無論多早開始早期教育,總比教晚了好。總覺得如果孩子有了接受的能力,早點兒教更好。”
“是啊,大人怎么才能較早地發現孩子的天賦,不耽誤孩子是個大問題。”
“想起來了,小區的菜市場有個賣魚的人,家里有個4年級的女孩子,明天參加電視臺歌唱選秀,她媽媽特別高興,要讓她做歌手。她每周3次雷打不動去學歌謠。”
“要去做明星嗎?現在有很多啊。公司里也有讓自己的孩子學小提琴的。那個孩子很可憐啊,練琴也沒法跟朋友玩,手指也粗了,棒球也打不了。父母的期望操縱了孩子啊。”
“一定有判定孩子早期是否有才能的測試,根據這種測試決定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就好了。”
“這個我不贊成,不應該把誰都培養成為天才,平凡的人通過勞動得到幸福的生活不是也很好嗎?”
我輕輕地離開了爸爸。車站的鐵索總是黑色的,為什么今天是紅色的?摸摸看,涂著漆。我的手和衣服都染紅了。爸爸跑過來抓住了我。“你真是個天才啊,在做這些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