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眼說完,走到一塊有著黃褐色風化殼的原石前停下,道:“就拿這塊有著黃蟒的原石來說,里面顏色的情況也是千變萬化。”
“師傅,這原石的蟒帶在哪?”
楊昊弱弱地問道。
原石風化殼上砂粒很細很均勻,也沒有凹凸感,整塊原石看起來就是一個橢圓形的球體,完全看不出蟒帶所在。
“你們上手找找看。”
劉一眼說著側了下身,讓出位置。
陳松和楊昊上前,仔細辨認了好大一會,又用手在原石的風化殼上摸了個遍,最終無奈地站起身。
整個原石的風化殼并沒有感到不一樣的凹凸位置,要是砂粒再細一些,這風化殼都能像水石一樣光滑了!
看道兩人起身,劉一眼笑道:“不用水試試?”
楊昊渾身一陣,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臉,道:“師傅,您說笑了!”
沒想到剛才自己只是感慨的一句話,竟然讓師傅給記住了,看來以后自己還是別打這種小聰明,老老實實的一個個步驟來分辨吧。
劉一眼嚴肅道:“你看我這像是在說笑嗎?”
“額……”
楊昊不由轉頭向陳松發出求救的信號。
心中暗暗苦笑不已。
陳松看到楊昊的眼神,回了個讓他放心的眼神,對劉一眼問道:“莫非這蟒帶凹凸和風化殼幾乎一致,所以看不出?”
剛才他把原石摸了一遍后,發現只有這一個可能性,那就是這蟒帶凸起的位置和風化殼的表面幾乎一致。
只是這蟒帶和風化殼同屬一個面上,沒有落差之分,還叫蟒帶嗎?
“沒錯!”
劉一眼掃了楊昊一眼,道:“這塊原石的質地很好,所以蟒帶上的風化作用不是很明顯,需要用水來辨別。”
楊昊聞言,心里松了口氣。
看來師傅并沒有怪罪自己的意思,是自己想歪了。
陳松皺著眉問道:“這蟒帶和風化殼在相同的平面上,用水好像意義不大啊。”
一旁的楊昊有些詫異地看著陳松。
師傅都說了用水了,沒想到陳松竟然會反駁!
他真怕師傅會大發雷霆。
然而劉一眼卻笑道:“其它的原石,用水的確意義不大,但這塊不同,它蟒帶的顏色與松花很像。”。
楊昊直接驚呼道:“也就是說,用水不是看蟒帶,是看松花?”
這辦法秒啊!
蟒帶基本都會附帶有松花,既然蟒帶與風化殼同屬一個平面上,幾乎沒有落差,那有松花的地方,也就是蟒帶的具體位置了。
陳松連忙拿過水桶,將水撒在原石的風化殼上。
陽光照射下,風化殼出現一排星星點點的反光。
蹲下一看,發現潤濕后風化殼上出現了明顯的色差,呈現一條顏色較深的條帶,星星點點的反光就是在這條條帶上,而這些星星點點的反光,竟然都是稍微比旁邊砂粒凸起一點點的細小松花。
楊昊嘆道:“這蟒帶也隱藏得太深了吧,這要是沒注意,不就錯過了?”
“所以辨玉的時候一定看仔細,不能馬虎。”
劉一眼指著上面的松花道:“這塊上面的松花雖小,但還是能借住水來辨認,如果沒有這松花,那這塊帶蟒帶的原石就很有可能會被當做普通的原石而失之交臂了!”
陳松問道:“是不是只有這種顏色的風化殼才會難辨認?”
“不是!”
劉一眼搖頭道:“出現在黑色的風化殼上,也會因表面色暗,常被風化殼所掩而極難辨認出,黃蟒本身多呈網凸起狀分布,顏色為蛋黃色或深黃色,這種莽帶出現在原石表面其內部可能存在綠色,只不過在這種顏色的風化殼才是最好的,如果出現在白砂皮、黃砂皮,則解開后可能有色但淺而不濃。”
陳松和楊昊兩人暗暗記住。
“其實主要還是看質地,一塊原石上質地不統一的地方,就說明有蟒帶,像這一塊蕎面蟒的原石,也是屬于比較難辨認的,蟒處均會有色,但就要看顏色進得深不深,還有顏色的濃淡問題。”
劉一眼說著指了下旁邊那塊看著顏色很淡,仿佛一層蕎面粉的原石。
楊昊問道:“也是要潑點水來觀察嗎?”
這原石的風化殼像面粉一樣,看起來也是好難辨認。
劉一眼沒好氣地道:“可以潑水,但相玉師都不需要潑水的。”
楊昊尷尬的笑了笑,抬頭看到一塊只有一小節蟒帶的大原石,不由伸手一指,問道:“師傅,那塊原石上的是什么蟒,感覺很特別啊。”
那是一塊黑色的原石,上面只有六七厘米長的一節蟒帶,而且蟒帶兩端沒有任何過渡,直接消失不見的那種,看起來異常凸起,形狀像毛筆在原石上劃了一道。
劉一眼看了眼楊昊所指的原石道:“那是一筆蟒,這種蟒只在原石的局部出現,有粗有細、有長有短,要注意上面有沒有松花,若同時有松花出現,則可能內部有極小部分帶色或者種好,若沒有或者表現出來的松花很少,就要看種是否好,這種原石解垮可能性很大,要特別小心。”
“那這一塊呢?”
楊昊踢了下腳邊的原石問道。
原石是黃色的風化殼,上面一條凸起的綠色蟒帶,綠色看起來很陽。
劉一眼看了下,道:“這是綠蟒,這種蟒帶多數是由構成翡翠原石的硬玉礦物形成,因為硬度大,基本都是呈凸起的條帶或斑塊,當然也有部分其它綠色礦物構成的條帶,如綠輝石等礦物,這種莽帶較軟,常形成凹陷條帶、坑點狀,基本是表里如一,所以這種硬玉綠色莽帶對判別翡翠內部的色澤狀況能一目了然。”
“那不是這種蟒帶是最好的?”
楊昊有些吃驚地看著腳邊的這塊原石。
“它還遠遠算不上最好的呢,這種蟒帶,更多的是用來判斷顏色純不純正,而這綠色能進多少還需另外判斷,所以不說剛才那幾種蟒帶,就這還沒和你們說的,都有幾種都比它好。”
劉一眼指著一塊蟒帶如帶狀纏繞石頭中部的黑色原石,道:“那塊上面是帶蟒,蟒上有松花,局部像擰結的繩子,也稱之為蟒緊,這種蟒帶情況說明原石里邊的色很好,屬于解漲的料子。”
接著指向一塊邊角位置異常凸起的原石,道:“那快看起來像被蟒帶纏繞著角的原石,如同戴個包頭,叫包頭蟒,蟒帶底下全是種水好,顏色純正的高品質翡翠,綠色部分視蟒帶的粗、細,纏繞的部位大小來定,屬于能解大漲的料子,還有它旁邊那塊,看起來上面一大片深綠色東西貼著的,叫大塊蟒,一擦即可見色,底下是滿綠的。”
“還有那塊黃色風化殼的,上面的蟒遍布整個原石,叫滿身蟒,蟒上有淡松花,解開即是滿色,像這類蟒,如果上面松花少,里面的翡翠也是帶飄花的,如蟒上無色,再差也是淡晴底或白底。”
“它旁邊那塊更厲害,連底下風化殼都有一半是滿色的!”
劉一眼邊說邊向那塊黑色原石走了過去。
陳松和楊昊對視一眼,興奮地跟上。
什么原石能如此厲害,能讓風化殼都有一半是有顏色。
“這塊原石里面真能滿色?”
兩人一臉不相信地看著眼前這塊原石。
原石的風化殼很粗糙,松松垮垮,一點都不緊密,一眼就看到原石上粗大的蒼蠅翅,期間夾雜著一片挨著一片的黑色晶體,太陽光下,像一片片小鏡子一樣反著略微刺眼的光芒。
質地粗成這樣,水頭能好到哪去?
怎么看都像一塊切垮的料子啊!
“的確能滿色,只不過不是綠色!”
劉一眼笑道:“這上面通體是雜質礦物組成的黑蟒,底下就是呈帶狀分布的黑廯,局部會有廯加綠的現象。”
“難怪,還以為這種料子真的是滿綠色呢。”
陳松和楊昊恍然大悟。
暗暗松了口氣。
要是這樣質地的料子都能滿綠的話,那真的是顛覆之前所學的內容了!
劉一眼仿佛看出兩人心中所想,緩緩道:“抱著懷疑的態度是沒錯,但任何時候都要對自己有信心,因為一樣東西想推翻原有的結論都是需要大量的事實來佐證的,尤其是相玉一道,完全是根據大自然的發展規律,沒有偏差可言,蟒對原石內部的好壞起到提示的作用,在辨別蟒帶時,要綜合地去看,去分析和判斷,才不致有誤。”
兩人連連點頭表示明白。
這相玉容不得有絲毫遺漏,任何一個環節看走眼,都會導致最終的結果偏離。
楊昊想了下,問道:“師傅,什么樣的表現才能稱為最好的原石?”
“沒有具體定義,一般都認為是各種表現同時出現在一塊石頭上。”
劉一眼嘆了口氣,道:“可惜這是不可能的事,這絲、條、點的蟒帶加松花,就已經是難得見到好原石了,我倒是見過各種蟒都表現在一塊石頭上的。”
“單憑蟒帶和松花的表現就算最好的原石?”
陳松和楊昊滿是疑惑地看著劉一眼。
“沒錯,基本就是看蟒帶和松花就能知道原石內含的翡翠品質。”
看到兩人不解的眼神,劉一眼略微思索了下,道:“有蟒的原石,一般種都較好,而松花代表顏色,只有蟒沒有松花,一般只有極淡的色,若蟒與松花均齊全,風化殼的砂粒又老扎,原石內部就會含有品質高的翡翠,容易解漲,但是蟒與松花配合又千變萬化,稍微看不準就會解垮,所以看松花也是極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