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0章 表皮絲絲蟒,里邊絲絲綠

  • 劍斷化蝶
  • 益鳥羽中
  • 3100字
  • 2020-08-12 09:00:20

“這是一種非常難見到的蟒,叫帶狀松花蟒,比剛才的帶狀蟒多了松花二字。”

劉一眼走到楊昊所指的原石面前蹲下,道:“這種說它是蟒吧,但又布滿小松花,所以名字干脆組合一起了!

伸手感受了下上面的蟒帶情況,繼續道:“這種由松花組成的帶狀,許多人均認為是帶狀松花,實際是翡翠原石在后期熱液作用下,含鉻的鈉鋁輝石星帶狀融入,有松花部分即鉻元素交代部分,鉻元素加入再有熱液作用,部分鈉鋁輝石呈條帶狀分布,當其成為風化原石后,有鉻的部分被風化成為帶松花的蟒帶,若松花的質地好里面必有好翡翠,若質地干,則蟒帶處會比其它地方的質地好一些。”

陳松問道:“劉師傅,這種細小松花在下凹的蟒帶地凸起的蟒帶有什么區別?”

“細小的松花在凸的地方呈帶狀或者凹的地方呈點狀分布,都是內部有翠的表現,當然前者容易出現好的帶子色。”

劉一眼告誡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蟒帶容易被人造假,在上面人為做上極細的松花,然后用粗的拋光石條擦平,讓人上當,一定要先辨松花的真偽,再進行辨玉,這也是玉界常說的蟒帶出松花,先要辨真假。”

楊昊笑道:“還是這蟒帶和松花好辨認。”

“是嗎?”

劉一眼似笑非笑地看著楊昊,指著遠處的一塊原石道:“你去看看那塊原石的蟒帶具體位置和大小。”

楊昊心中一驚。

知道自己又說錯話了。

苦笑著去到那塊原石前蹲下,仔細觀看起來。

陳松連忙跟上,看到劉一眼所指的原石是一塊通體黃褐色的原石,風化殼上的砂很細,還有些光滑。

風化殼上遍布大大小小的凹痕,就像是一個個不規劃的大小窩窩,在凹下去的窩的表面,有一層粉狀物緊貼在窩壁上。

“這蟒帶在哪里啊?”

楊昊看清原石情況后,直接傻眼了。

原石上除了一個個窩之外,看不到任何一條凸起的地方。

原本還想著蟒帶多少都會帶點松花,結果一顆松花都沒找到。

劉一眼走過來,問道:“看不出了吧?”

“師傅,我知道錯了,您就告訴我們這塊原石的蟒帶在哪吧。”

楊昊可憐兮兮地看著劉一眼。

“上面窩與窩之間的這個窩壁就是蟒帶。”

劉一眼哼道:“這才多久,你們就忘記了,剛才和你們說的都白說了!”

陳松和楊昊有些尷尬地相顧一視。

這窩壁間凸得那么厲害,卻直接被自己給忽略了。

楊昊訕訕地問道:“師傅,那這種叫什么蟒?”

劉一眼道:“就叫窩窩蟒,這窩窩蟒也是色蟒,像這塊窩底有色,也是解漲的料子。”

陳松和楊昊連忙把腦袋往原石上湊,看到窩底的確隱約能看出一點暗綠色,翻看了下,發現每個窩底都有。

原石因為質地的硬度不夠才會往下凹,這一個個連一個的窩,看起來都比較深,說明窩壁比窩底的質地不知道好多少倍。

而窩底都出現顏色,除去窩壁外,連在一起就相當于整塊原石都開了窗,那豈不是……

想到這,陳松和楊昊異口同聲地問道:“這塊原石里面是滿綠的?”

“不錯!看來你們這段時間沒白學!”

劉一眼點頭道:“它的確是滿綠,窩底就差些,只能到冰種,但窩壁位置能達到玻璃種級別,也就是窩壁的是帝王綠,窩底的是冰種滿綠。”

楊昊問道:“師傅,那這塊原石算不算變種變得很厲害?”

劉一眼笑道:“肯定算變種啊,一個冰種一個玻璃種,不過這變種還算不上很厲害,另外窩壁與臥底銜接的位置還存在過度。”

陳松和楊昊明白地點點頭。

窩壁是玻璃種,窩底是冰種,這期間質地肯定是存在過度,自然它的種質也就存在變化。

劉一眼指著相距不遠的一塊原石,對兩人道:“你們看看那塊的蟒帶位置和大小。”

兩人越過地上的原石,走進一看,不禁皺起了眉頭。

原石通體黑色,上面坑坑洼洼,如同蜂窩,一半看起來皮很薄,一半看起來皮很厚,局部上的風化殼像膏藥一樣貼在上面。

這完全不同于剛才那塊窩窩蟒原石,上面坑坑洼洼的地方很淺,像是麻點狀小凹坑。

陳松看了好大一會,頭疼地嘆了口氣。

他實在看不出蟒帶在哪。

“怎么樣?看出了嗎?”

劉一眼在兩人身后笑盈盈地問道。

“看不出。”

陳松和楊昊搖了搖頭。

劉一眼笑道:“這上面的叫卡三蟒。”

“卡三蟒?”

這什么名字啊,完全字面理解不了!

兩人一臉疑惑地看著劉一眼。

劉一眼解釋道:“卡三蟒是一個場口出的一種蟒帶的代表特征,這個場口年代太久,已經無從考究,但它場口主要出產的都是這種蟒帶的原石,所以大家習慣保留對這種蟒的稱呼。”

“那這原石上的蟒帶在哪啊?”

兩人聽得是云里霧里的。

知道這蟒的叫法也沒用啊,都不知道這塊原石上哪里是這所謂的卡三蟒。

劉一眼笑道:“就是你們看到的小凹坑和像貼了一小塊風化殼的地方。”

“這些地方是蟒帶?”

兩人是一臉的差異。

這些地方怎么看都是亂七八糟的啊!

劉一眼點頭道:“就是這些地方,而且基本都是高色!”

陳松疑惑地問道:“劉師傅,為什么這種蟒帶那么怪異?”

“因為這種蟒只在這種半山半水的風化砂皮原石中出現,所以一半皮薄,一半皮厚,其特點是在靠近原石向上的一面風化后,經沖刷而使表面砂皮及底面砂皮較厚的表皮被沖刷成表面皮溥底面皮厚的現象,在砂皮上出現的蟒帶中由于差異風化而將較軟部分沖刷掉,就形成了這種麻點狀小凹坑。”

劉一眼指著像貼了一小塊風化殼的地方,道:“這位置的蟒已形成膏藥狀,就像貼了膏藥似的一層皮,那么內部的含翠量就不會高,切開后里邊最多形成較薄的一片色,甚至是無色。”

陳松皺著眉問道:“也就是說這塊原石,部分是高綠,部分是色少或者無色?”

劉一眼點頭道:“沒錯,因為這種像膏藥狀的地方是致色離子浸入的時候同時產生的風化現象,所以色沒辦法進去!”

陳松和楊昊頓時明白過來。

原本還以為是風化的時間太久,造成原本的蟒被風化掉,才會看起來坑坑洼洼。

還奇怪為什么劉一眼說像貼了片膏藥的地方會沒有顏色,原來是形成色的時候被同時風化掉了,致色離子浸入后,無法保留下來,自然底下也就沒有顏色。

楊昊嘆道:“一半滿色,局部無色……這翡翠太復雜了,真是什么情況都有!”

“不懂就會覺得復雜,懂了其實也就那么一回事。”

劉一眼嘿嘿一笑,道:“你們再看看這塊。”

說著,將藏在身后的手拿出,手中抓著一塊巴掌大小的原石,遞到兩人面前。

原石黃白相間,上面的風化殼局部脫紗,脫砂有些不干凈,脫砂的位置看起來有些像木紋一樣,一絲絲的深色條紋。

劉一眼問道:“看出來了嗎?”

看到兩人搖頭,劉一眼索性把原石往陳松手上一塞,道:“你們仔細看看。”

陳松翻來覆去地看了幾遍后,無奈地把原石遞給了楊昊。

原石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用手觸摸也感覺整個原石的風化殼都很正常,并沒有發現上面的蟒帶。

楊昊看了好大一會,有些抓狂地對劉一眼問道:“師傅,這實在看不出啊!”

陳松也苦笑道:“是啊,完全找不出蟒帶在哪。”

“你們啊,真的是……我該怎么說你們好呢?”

劉一眼一副橫鐵不成鋼的的樣子看著兩人,道:“辨玉是不能馬虎的,不要被自己的主觀思維影響了,你們就是不聽!”

說著,伸手在楊昊手上拿著的原石上一點,道:“那么明顯的蟒你們都沒看到嗎?”

“……”

“……”

看著劉一眼手指所點位置,陳松和楊昊兩人簡直要抓狂了,最終張了張嘴,發現卻不知道該說什么。

他們不是沒看到原石上那位置,相反,那位置還異常的明顯。

只是他們直接給忽略掉了,因為怎么想都想不到原石的蟒是在那位置!

那個看起來有些像木紋一樣的位置,怎么看都不像是蟒,而是脫砂不干凈造成的。

不過上面這一絲絲的紋路,剛才摸到的時候,的確又是凸起的,說明地質是比原石其它位置要好。

看到一臉懊惱之色的兩人,劉一眼的眼底閃過一絲得意。

現在不把兩人忽略的地方重視,讓他們養成辨玉的習慣,以后再想讓他們改就難了!

楊昊有些無力地問道:“師傅,這蟒叫什么啊?”

劉一眼看著兩人,道:“就叫絲絲蟒,這種蟒很特別,里面的顏色不會連成片,也就是表皮絲絲蟒,里邊絲絲綠。”

楊昊喃喃道:“看來這蟒帶可比分辨裂痕復雜多了!”

“不然你以為?”

劉一眼斜眼盯著楊昊道:“這蟒帶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是判斷種水色的重要標志,相玉很多時候看的就是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冷水江市| 嵊泗县| 会理县| 峡江县| 漳平市| 铅山县| 南投市| 广汉市| 迁安市| 海晏县| 云南省| 祁门县| 通道| 安泽县| 海门市| 沙雅县| 芜湖县| 红原县| 壤塘县| 陆川县| 启东市| 馆陶县| 山东省| 来凤县| 南昌县| 高州市| 嘉善县| 涡阳县| 蒲江县| 无为县| 高要市| 亚东县| 东丰县| 天全县| 青龙| 永顺县| 肇庆市| 渝北区| 惠水县| 通榆县|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