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 獨自看云
- 禾禾之木
- 2357字
- 2022-10-13 06:35:11
電影放完了,黃安的那首《新鴛鴦蝴蝶夢》開始在整個影院回響。
林侃牽著曼麗的手,兩人隨著散場的人們慢慢往外走。
這樣的場景對曼麗來說不僅十分熟悉而且很有親切感。
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晚上看電影,散場后回家的路上,人比現在多,大人小孩都是一副瞌睡相。
有一次,一個小男孩,大約三、四歲的模樣,迷迷糊糊跟著父母抬腳邁步,嘴里卻清楚地說,爸爸我要吃大肉。
周圍的人全都被逗笑了,曼麗一邊笑,一邊想,其實所有人都想吃大肉。
國營菜場里的生豬肉供不應求,自己家里一個月只能買到幾斤肉,爸爸還對賣肉的師傅說盡好話,要他賣給自己肥的肉。
肥肉可以熬出白白的香香的豬油,為伙食添點油水,肥肉熬完油后變成油渣,油渣上灑幾粒鹽,是全家人愛吃的美味。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誰會預料到自己居然在未來的日子里怕吃肥肉,怕油水大,為了養生還要特意吃素。
你在笑什么?林侃問,曼麗知道是剛才回憶往昔,想起那個要吃大肉的小男孩,自己情不自禁笑了一下。
她挽上林侃的臂彎,笑吟吟地回答道,我想快點回去。
林侃顯然意識到了曼麗的意思,得到一個超過預期的回答,他滿意地摟住曼麗,他的臉上也綻出了笑意。
在人間已是癲,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溫柔同眠。
影院的音響設備效果真好,讓黃安這首歌唱進了人們的心里面,至少唱進了曼麗和林侃的心里面。
曼麗和林侃在同一個單位工作,各自都有一間單人宿舍,恰巧還是隔壁相鄰。由于這樣的緣份,兩個人自然而然走在一起了。
曼麗喜歡去林侃的房間,他有一對舊的木頭沙發和一臺早已過時理應淘汰的12吋的黑白電視機,這些已經足以滿足曼麗對業余生活的休閑娛樂要求。
曼麗本來就是一個對物質條件容易滿足的人,她對自己這一特點非常明了,而且內心給自己極大的肯定。
單位里自然有人說曼麗和林侃的閑話,誰要他們隔壁相鄰卻不知避嫌,畢竟還沒有結婚,不是兩口子。
事實上,他們也無法避嫌,熱戀中的人,如膠似漆在所難免。
曼麗坐在林侃的宿舍里,直到夜晚關燈關門,也沒有誰看到曼麗離開林侃的宿舍回自己的宿舍。
第二天天亮,曼麗從林侃的宿舍出來,打開自己的宿舍房門,拿出洗漱用具,站在宿舍門口的水池邊和林侃一起刷牙、洗臉。
曼麗和林侃同居的事情很快傳到了曼麗父母的耳朵里,可是這時的曼麗早已不是以前的那個曼麗了。
她有了工作,有了經濟來源,有了自己的單身宿舍,仿佛就天不怕地不怕了。
她不怕別人對自己名譽的詆毀會給自己的父母、兄弟帶來壞的影響,大不了和家里劃清界限就好,自己一人做事一人當。
再說此時不比從前,社會風氣開始變得對年輕人有了很大包容,小城的人們對他人的私人感情、隱私什么的也逐漸有了一定的尊重。
更難得的是,曼麗的父母并未因此責怪曼麗,這使曼麗對父母的個性有了新的認識。
曼麗偶爾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飯,爸媽催她快點和林侃領結婚證,免得旁人說閑話。
曼麗覺得爸媽說的很有道理,并且林侃也多次催促她領結婚證,于是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曼麗和林侃請了假,拿了單位的相關證明,去縣民政局領結婚證。
他們以為去照張合照,交了工本費,就可以拿到結婚證,沒想到工作人員讓他們先去看錄像。
曼麗和林侃走進放錄像的房間,里面已經坐滿了同樣來領結婚證的年輕人。
錄像內容是教年輕人一些新婚知識,曼麗心里想,幸虧自己早已和林侃同居,不然看到這個錄像的內容,心里會生出極大的反感,說不定拒絕婚姻,拒絕領結婚證、甚至拒絕再戀愛都是有可能的。
年輕男女的確需要學習兩性的知識,可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習,曼麗覺得完全是多此一舉。
縣城里的電影院有兩個錄像廳,每天都會放幾場錄像。
這些錄像大多是香港三級片,品位不高,但是也使小縣城的年輕人對異性的好奇心變得坦然,大多能夠直面問題,他們大多會去購買、或者借來與婚戀知識有關的書籍閱讀學習。
看完錄像出來,工作人員把結婚證交給他們之前還讓他們參加一個刮獎活動,讓他們交兩元錢,買一張刮刮卡,曼麗刮出了“謝謝參與”,然后工作人員才把結婚證交到他們兩個手里。
林侃第二天就去向單位申請了一個套間做婚房,他們從此告別了單身宿舍。
領了結婚證,接下來就是舉辦婚禮的事情。
但是曼麗對辦婚禮完全持抵觸態度,因為曼麗參加過好幾場婚禮,有同事的,有同學的。
婚宴上新郎就酒醉得不行,到了鬧洞房的環節,長輩被統統請離,留下年輕人狂歡。
不光男賓們捉弄新郎,連女賓們也不客氣,不惜拿出自己的口紅在新郎臉上、身上亂畫,讓新郎出盡洋相。
曼麗覺得自己的朋友應該都不喜歡把婚禮弄成庸俗樣子,但是曼麗不敢保證自己能控制婚禮的場面,來賓喝多了酒,做出不理智的事情,那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曼麗認為不舉行婚禮是最安全保險的。
讓曼麗感到欣慰的是,林侃和自己的想法竟然一樣,林侃說他參加過的婚禮上竟然有伴郎對新娘摟摟抱抱,他不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在曼麗身上。
林侃把跟曼麗領了結婚證的事情打電話告訴他的父母,林侃的父母表示,婚禮一定要辦,因為他們的親戚、朋友的孩子舉行婚禮的時候,他們都隨了份子送了錢,好不容易等到自己的兒子結婚,他們正好可以把送出去的禮錢收回。
林侃覺得父母的要求也是合理的,就和曼麗商量,還是把婚禮辦了。
等到過了幾天,林侃的父母打電話來,要林侃和曼麗自己在縣城找好飯店,把酒席定下,請柬發出去,到時間他們就邀請親戚朋友一起乘汽車來赴宴。
林侃一聽,覺得事情麻煩,本來自己就不想辦婚禮,結果所有的程序都還要自己親自操勞,于是跟父母說,自己已經和曼麗商量好,決定不辦婚禮了。
林侃的父母那邊對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婦自然有了怨氣。
曼麗的父母這邊似乎比曼麗還要不喜歡辦婚禮。
曼麗試探性地問過父母,你們送出去的禮錢失去了一個收回來的機會,你們不覺得遺憾吧?
曼麗的爸媽說,送出去禮錢,也去吃了酒席,都吃回來了,有什么遺憾的。
給你辦婚禮,我們嫌麻煩,將來你的兩個弟弟要是辦婚禮,我們也是一樣覺得麻煩。
曼麗聽父母這樣說,很開心,她從來沒有覺得爸爸、媽媽如此開明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