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一本書看懂地緣世界作者名: 王偉本章字數: 2164字更新時間: 2020-03-16 15:59:58
第七節
美軍的全球部署與“臺風眼”的反美國家
從“二戰”結束后,美國的軍事戰略就是全球控制。簡單說,美軍部署分為兩大塊,海外為前沿,本土為后方。
2014年曾經有這樣一條傳聞:為了抵償所欠債務,委內瑞拉將把一座面積64.35平方千米的小島贈予中國。當然,不久之后中國的外交部門就否認了這條消息。被美國制裁了幾十年的加勒比島國古巴也開始逐步改善同美國這位老冤家之間的關系。這讓我們聯想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遠在萬里之外的利比亞、伊拉克都被打趴下了,卡扎菲和薩達姆已經死于非命,可古巴、委內瑞拉這些和美國很“不對付”的國家,明明就在美國眼皮底下,卻一直都活得好好的,為什么美國的燈下陰影這么黑呢?
這需要從美國軍隊的全球部署談起。從下頁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的軍力部署其實非常像中國唐朝鼎盛時期的思路,就是“外重內輕”——軍力的重點主要放在了海外。
冷戰時期,美軍的各類軍事基地最多時達到5000多個(其中近半數在海外)。冷戰結束后,美軍的規模和基地數量都大大縮減,截至2015年,美軍擁有海外軍事基地374個,分布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本土基地871個,其中海軍基地242個,空軍基地384個。
從“二戰”結束后,美國的軍事戰略就是全球控制。簡單說,美軍部署分為兩大塊,海外為前沿,本土為后方。海外的部隊數量雖然不多,但戰備程度很高,一旦出現危機,這些部署在前沿的部隊可以在第一時間先“扛住”,緊接著,本土的重兵集團會趕過來支援(美軍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運和空運力量)。
從地圖上看,美軍的海外駐軍地點首選各處海運關鍵節點。這樣既可以保證本土重兵集團隨時順利調動,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對對手實施封鎖。目前來說,處于美軍控制下的咽喉要道包括白令海峽,朝鮮海峽,印尼望加錫海峽、巽他海峽,馬六甲海峽,紅海南端曼德海峽、北端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與大西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古巴以北的佛羅里達海峽,從非洲南端到北美的航道和格陵蘭—冰島—英國航道。
前文說過這樣一個問題:所謂“控制世界”,說白了就是控制亞、歐、非三大洲所構成的舊大陸。站在美國的角度說,要實現這個目標,核心就是不能讓舊大陸走向一體化(相對地,對于中、歐、俄等大國或大國集團來說,經略天下的核心就是要實現由自己主導的亞、歐、非一體化)。
而要想不讓亞、歐、非一體化,美國的基本思路就是“抓兩頭、掐中間”,即在歐洲和東亞施加影響,干擾歐洲一體化、俄歐合作以及東亞一體化的推進,同時控制或者干脆打亂中亞、西亞、北非這一大片。這樣既威脅到了歐洲和東亞兩個經濟圈的能源安全,更可以截斷東西方之間的陸路通道(世界海上通道完全被美軍控制)。
此外,最近幾年非洲特別是南部非洲的局面越發活躍起來,一方面西歐國家(主要是法國)在這里的影響力逐步減弱,另一方面東亞國家(主要是中國)的影響力在迅速增強。在未來,非洲不僅是重要的原材料產地,也將是一個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自然,美國會在下一步分外地“關照”這里。
而從美軍的全球分布來看,基本上就是按照這個思路來的——所謂“影響”和“控制”,最后但也是最可靠的手段永遠是軍事手段。新聞里出現最多的就是太平洋戰區和中央戰區,它們分別針對東亞地區和中東地區;稍少露面的是歐洲戰區司令部,只要它還存在,西歐和俄羅斯之間的合作就不可能順利走下去;負責本土防衛的北方戰區司令部成立于2002年——前面提到過美軍全球戰略一直是外重內輕,但是“9·11”事件以后美國本土反恐壓力增大,所以設立了這個戰區司令部非洲戰區司令部成立最晚,建立于2007年,而中國開始和非洲進行大范圍合作也是2000年以后的事,其間的關系不言而喻。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上來。我們會發現負責南美方向的南方戰區司令部存在感一直很低。這個戰區司令部成立于1963年,從時間看明顯是受了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的影響,但是重要性并不強。很顯然,中美、南美地區不存在可以抗衡美國的國家。從地理位置上看,美洲遠離其他大洲,在真出事的時候,位于“舊大陸”上的大國事實上也很難對美洲施加有效的干預。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就證明了這一點——至少到現在,美國海軍在全球水域仍然占據絕對優勢,其他大國要跨過大西洋或太平洋向中美、南美運輸物資,很難突破美國的攔截。
這樣一來,雖然古巴、委內瑞拉都在反美,但給美國造成的困擾并不算大。真正的問題在于這兩國帶動起了整個拉美地區的左翼運動(就算您對政治再不感興趣,也總會知道切·格瓦拉),但孤立的地緣位置決定了這個問題暫時還沒有嚴重到需要軍事解決的地步——前面大致說了一下美國各個戰區權重的問題,拉美地區雖然緊挨著美國,在動武的優先級上卻排在最后。
對于這里的問題,美國的思路一般有兩種:對比較大的國家,主要就是扶持親美勢力——拉美國家多數內部都比較松散,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也就是首都以及周邊那點地方,所以要下手很容易,中情局直接和地方上的大家族接觸,中央政府一點辦法都沒有。對于小的國家,則可以直接軍事解決,例如1983年入侵格林納達和1989年入侵巴拿馬,用兵規模不是很大,基本不會對美軍的全球部署產生太大影響。
而古巴和委內瑞拉這兩個國家偏偏屬于“兩邊不靠”,兩國的面積不算小,要想軍事進攻,用兵規模小不了,勢必會影響到其他更重要的戰略方向;要想搞“顏色革命”,這兩個國家的內部管理都做得不錯。如此一來,這兩個國家就如同待在臺風眼里一樣,看著很懸,實際上反倒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