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吳莊求學記
- 木杈記
- 火洲飛塵
- 2133字
- 2020-03-13 06:51:50
在我以全學區成績第一名的身份考進吳莊小學上五年級的時候,一開始曾經特別有自豪感。在那時候,國家還沒有推行九年義務教育,加上剛實行改革開放不久,各個行業正逐步興旺起來,人人都想盡快發家致富當萬元戶,農村孩子只要學習不好,十一二歲就會被家長強制輟學當了勞力。
在大家看來,凡是上學上到高小(五年級)以上的都是以后大學生的苗子,是大有前途的。在那種情況下,村里跟我從小一起玩耍的伙伴們大部分就在上五年級之前陸續輟了學,繼續上學的只剩下不過三五個人,而我無疑是這幾個孩子當中最出色的。
說到這里得講講一個鄰村同學的故事。記得四年級的時候,我這位同學剛剛虛歲十一歲,他的哥哥十三歲,父母給他們生了四個弟弟,除了種幾畝地沒有別的收入來源,再加上計劃生育罰款,家里窮得一貧如洗,還背了一屁股債。
于是這倆孩子就都輟了學,在他大伯的幫助下借了一頭毛驢和一輛大車天天到磚場運磚瓦,幫家里掙錢還債。這個孩子當時比毛驢都要矮一截,他哥哥則稍高一點,運一塊磚就只能掙二三分錢。
很多鄰居看了他們,都一面搖頭嘆息孩子可憐,一面罵他的父親只圖快活,生孩子不養家——其實聽說超生原因并非他父親圖快活,而是因為他的父母從要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就想要個女兒,可是一生出來就是男孩,所以才連著生了那么多。
不過當時他們還沒有生完,為了圓生個女兒的夢,他父親東躲西藏地與計劃生育督查隊打游擊,直到又生了兩個兒子后被捉住強行結了扎才罷。然而他家雖一時生活困難,可人多力量大,這八兄弟長大以后個個都挺能干,被村里人稱為“八虎”,他們家的生活也慢慢好起來了。此為后話。
吳莊小學原來是一個挺大的學校,開有從小學五年級到初中八年級共四個年級的十幾個班,在我考上五年級那一年,縣里在鄉政府所在的鎮上建成了兩所初中學校,一所縣屬初中,一所鄉鎮聯中,六年級到八年級的學生和老師全都并到那里去上課,吳莊小學只剩下五年級的幾個班。
記得學校當時有兩三排帶走廊、安了玻璃窗的大教室,課桌和凳子也都是木頭的。乍從我們村荒野中破敗的房間轉到這樣好的教室里上課,我一時感到就象上了天堂一樣。
我們村離吳莊小學有七八里的路程。那時候我還不會騎自行車,剛開學的時候就步行走路去上學,單程要走一個多小時。
在那年入冬的時候,學校為我們這些離家遠的學生安排了集體宿舍,并開了食堂,我因此過了兩個月的背著窩頭干糧上學的寄宿學習生活。不過,沒多久,學校的宿舍和食堂就關掉了,大部分人改成騎自行車走讀,我則改住到離學校不到二里遠的姨姨家里,繼續步行上學,只在周末的時候才回家。
在吳莊上學的時候,由于我學區成績第一名的名頭,一入學就被校長和老師各外關注。雖然人小個子矮,卻被直接安排當了一班的班長兼學習委員,戴兩道杠的臂章,那也是我學生生涯中的最高職務。
由于學習成績好,寫字工正整潔,我的作業本和試卷經常被掛到墻上或拿到別的班里當示范展示。尤其是語文,那時候小學都不怎么教作文,因此大部分孩子都把作文寫得顛三倒四、辭不達意,我卻由于受到過尊敬的韓老師的精心指導和點撥,寫得還算成文,所以就有點小小的自負。
可是,開學不到兩個月,因語文老師調走,換了一個曾被打成右派、剛平反不久的退休老教師給我們代語文課,我才發現自己的語文學得離那個“好“字還差得很遠。
記得那位老教師姓李,胡子頭發都白了,每次上課、批改作業都要戴上老花眼鏡。由于他平時不茍言笑,表情、裝束總透著不可侵犯的威嚴,因此就連最調皮的學生也害怕見他。
不過,他的課倒是講得特別好。一開始的時候對我雖然也在表面上不冷不熱的,可我的作文本上卻總被他用紅筆寫滿了批語,尤其是常常有帶著大大的感嘆號的“此文空洞無物“、“不可無病呻吟“、“此處論據不足“之類的扎眼的詞句,讓本來挺自傲的我看了之后不由得時時心熱背涼。
有一天,我在去取作業本的時候大著膽子問他,為啥我的作文他總是不滿意,并請教他到底該怎樣才能把作文寫好。他摘下眼鏡,臉上露出難得的慈祥笑容,說,其實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問題,你只是書讀得太少;要想寫好作文,就得多讀書,多觀察,多思考,多練筆。我說,除了課本,我家里沒有別的書可讀。他就從桌子上拿了一份報紙和一份雜志遞給我,說,那,你先看看這個吧,以后都可以來借——那是《語文報》和《兒童文學》,我最早接觸的課外讀物。
我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聽話,善于吸納對自己有用的意見。跟李老師的那次交談后,我就利用自己與老師們彼此熟悉的便利條件,經常借了老師們的報紙、雜志來讀。后來又纏著母親訂閱了少年報、兒童文學和少年文藝等報刊雜志,還按照李老師的建議額外自備了兩個作文本,模仿著看過的文章寫練筆,寫完之后就夾在正常的作業本里交給老師批閱。
李老師對我追求進步的精神和勤奮的作風格外贊賞,每次也都批閱得很認真,還常常讓我在課堂上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同學們聽。就那樣,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我的寫作能力一下子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也從此養成了愛好閱讀、喜歡寫作的習慣。
后來,在我五年級快畢業的時候,李老師由于健康原因終止了教學,我也再沒有見過他。可他跟我說過的一些話卻深深印在我心里,一直影響著我,他那次摘掉眼鏡、微笑著為我講授語文學習方法的情景也成為了我終生難忘的回憶。
現在想來,李老師應該已經仙逝快三十多年了吧。歲月無聲,愿恩師安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