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憶秦娥

李白

簫聲咽(yè),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bà)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què)。

譯文

簫聲停住了,秦娥在月下樓頭的夢也醒了。月下樓頭呵,年年折柳,這灞陵贈別地有多少傷感啊!

樂游原上清涼的秋天時節,望那西去的咸陽古道,一走后便音訊斷絕了,音訊斷絕了,只見西風落日下靜靜地躺著幾座漢代帝王的陵墓。

注釋

①秦娥:秦女,秦地方言稱女子美好曰“娥”。秦娥原指秦穆公女兒弄玉,傳說她嫁于蕭史。蕭史能以簫聲引致鳳凰,后來夫婦隨鳳凰飛去。這首詞并非專詠弄玉和蕭史故事,不過借以起興。②灞陵:在長安東灞水邊,因漢文帝陵墓在此,故名。附近有灞橋,漢唐時長安人送客,到此橋折柳贈別。

③樂游原:在長安東南,其地最高,四望寬敞。漢宣帝在此立樂游廟,唐時因臨近曲江池,為長安士女游賞之地。④咸陽:秦代都城,在唐代隔渭河與長安相望,舊址在今陜西咸陽市東。⑤漢家陵闕:漢朝皇帝的陵墓都在長安附近,如渭水北岸有著名的“五陵”。闕,是陵墓前的牌樓。

賞析

唐五代載籍皆未收錄此詞,始見于南宋初邵博《河南邵氏聞見后錄》卷十九。按北宋李之儀《憶秦娥》詞,自注“用太白韻”(《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十五),可見北宋后期已傳此詞為李白作。但在這之前,馮延巳詞“風淅淅,夜雨連云黑”,張先詞“參差竹,吹斷相思曲”,歐陽修詞“十五六,脫羅裳,長恁黛眉蹙”,用《憶秦娥》調皆與此詞相異,似皆不知有李白之作在前。此詞是否李白所作,亦是疑案。

詞牌名《憶秦娥》,但實際上是“秦娥憶”,寫一個長安女子的秋思。上片詠離情。簫聲、殘夢、樓頭月、灞陵柳等意象從環境的凄清襯托她內心的孤寂。下片詠秋望。樂游原是昔日同游之地,而今冷落蕭瑟。咸陽道是情人西去之路,一去音訊斷絕。望中所見,只是幾座漢代的帝王陵墓,靜靜地躺在西風落日之中,這怎能不使她更感到孤獨和哀傷呢!

這首詞雖以秦娥為主人公,但新寫長安秋郊的秦漢遺跡,氣象闊大,寄慨深沉,包含著一種山河興廢之感,這就超出了秦娥思緒的限度了。在開頭的凄咽之調后,忽于下闋彈出慷慨的變徵之聲,表明作者不但柔情難已,而且豪氣未除。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太白純以氣象勝。‘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簡直把它當作登臨懷古之作了。明王蒙《<憶秦娥>詞意圖》跋:“余觀《邵氏聞見錄》,宋南渡后,汴京故老呼妓于廢圃中飲,歌太白《秦樓月》一闋,坐中皆悲感,莫能仰視。良由此詞乃北方懷古,故遺老易垂泣也。”(明趙琦美鐵網珊瑚卷十三)。因此常引起后人的故國之思和亡國之痛。此詞在情調上的兩重性,不能不予以注意。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今甘肅西部),為漢代飛將軍李廣之后,先祖在隋末流寓西域。李白幼小時隨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年輕時在蜀中讀書,后漫游各地,成家于湖北安陸。天寶初被召入京,供奉翰林,不到三年,因得罪權貴,被“賜金還山”。安史之亂中,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璘敗牽累,長流夜郎,中途遇赦。晚年困苦漂泊,卒于當涂。曾與杜甫交誼深厚,他們同是唐代最偉大的詩人。有《李太白集》。這里選錄的幾首詞,是否為李白真作大可存疑。如《菩薩蠻》詞始見于五代宋初人編的《尊前集》,這是一個坊間歌詞唱本,錄李白詞十二首,除《清平調》三首尚較可信外,其余皆疑為唐末五代人所假托。現姑且仍從其舊,不詳考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绥江县| 景德镇市| 博乐市| 普安县| 宁陕县| 新营市| 安龙县| 庄河市| 隆德县| 资溪县| 宜都市| 岢岚县| 晋宁县| 江源县| 克山县| 盐津县| 塔河县| 栖霞市| 正安县| 固阳县| 绥化市| 托里县| 江达县| 城步| 德阳市| 滨州市| 武乡县| 青铜峡市| 民丰县| 二连浩特市| 辽源市| 古丈县| 鸡东县| 四川省| 罗源县| 勐海县| 大同市| 通化县| 界首市| 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