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唐宋詞鑒賞課
  • 蔡義江
  • 2字
  • 2020-03-13 19:34:29

宋祁

木蘭花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hú)皺(zhòu)波紋迎客棹(zhào)。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譯文

我覺得東城的春光已漸美好,水面縐紗似的波紋迎著客船往來。綠柳如煙,周圍早晨的春寒已很輕微,紅杏枝頭上,只見一片燦爛春意喧鬧。

人生變化無定,我常恨歡樂太少,怎肯吝惜千金而看輕一笑呢?為了你,我舉起酒杯奉勸夕陽,請將金色的余暉在花叢中多留些時間吧!

注釋

①縠皺:縐紗的細皺紋。棹:船槳,這里指船。②肯:豈肯。③“為君”二句:因花好而挽留夕陽。李商隱《寫意》詩:“日向花間留晚照。”

賞析

宋子京留存的詞僅六首,但這首有“紅杏枝頭春意鬧”之句的《木蘭花》詞(別名玉樓春》),卻使他名噪一時。《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七引《遁齋閑覽》曰:“張子野郎中以樂章擅名一時,宋子京尚書奇其才,先往見之,遣將命者,謂曰:‘尚書欲見“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乎?’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邪?’遂出,置酒盡歡。蓋二人所舉,皆其警策也。”后來論詞者,也常喜歡并舉這兩人的警句為例,來說明用字對創造意境的作用。

這首詞勸人趁著大好春光,及時行樂。主題是最常見的,藝術上卻有創造。風格是五代至宋初的那種在文字上很少修飾、雕琢、使事用典的,近乎信筆白描的寫法。結構也比較簡單:上片寫景,說春光大好;下片抒情,說應該盡情歡樂。

上片首句先揭示主題“風光好”。接寫春水迎客舟。春來河水漸漲漸綠,波光瀲滟,故以“縠皺波紋”來形容,說它可愛。春日游人往來增多,大都為賞花觀景,找尋歡娛。這與下片所寫有關,所以先在此點出“客棹”。雖說的是春水迎客,卻暗示了獻殷勤、賣笑歌者的一番忙碌。寫景已為抒情伏筆。“綠楊”二句是寫春景的主體,對仗秾麗。一則是遠景,所以望之楊柳如煙;一則是近景,專為杏花枝頭作特寫。“曉寒輕”說氣候宜人,也正寫春意漸濃,自然引出下句來。“紅杏”句為全篇之靈魂,我們在后面還要專門談到。

下片先說人生飄忽不定,常恨樂少苦多。這是應及時行樂的理由。結論是有歌當聽,有酒當醉,我豈肯為吝惜千金而輕易放棄博得美人一笑的機會?用反問句以強調應輕視錢財而盡情去追求歡樂,享受人生。寫到擲千金而買一笑,則趁春光明媚之時,召來舞姬歌女,奉酒陪飲,席間輕歌曼舞、嬉戲調笑等等,都不言而喻,同時也賦予了上片所寫春景以特定的更具體的含義。詞結尾借李義山詩句,化用其意,將“斜陽”擬人,“持酒”勸其且留無比美好的“晚照”于“花間”,亦即有著眾多紅巾翠袖的筵席之間。夕陽既不可留,天下也沒有不散的筵席,則勸語也就等于在勸人“行樂須及春”,不然的話,如俗話所說,“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詞中流露的享樂主義思想,在封建時代甚為普遍。當時的文人、士大夫對生活的熱愛,往往如此。

此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蜚聲千載。譽之者固多,毀之者也未嘗沒有:都爭一個“鬧”字。抨擊它最兇的當數清代李笠翁,他說:“琢句煉字,雖貴新奇,亦須新而妥,奇而確。妥與確總不越一‘理’字,欲望句之驚人,先求理之服眾……若紅杏之在枝頭,忽然加一‘鬧’字,此語殊難著解。爭斗有聲之謂鬧,桃李爭春則有之,紅杏鬧春,予實未之見也。‘鬧’字可用,則‘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宋子京當日以此噪名,人不呼其姓氏,竟以此作尚書美號,豈由‘尚書’二字起見耶?予謂‘鬧’字極粗俗,且聽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當見之詩詞。近日詞中爭尚此字,皆子京一人之流毒也。”(《窺詞管見》)李漁對詩詞中用俗字的強烈反感,實在是一種非常陳腐、保守的觀點;再說他也沒有正確理解這句詞的意思。說什么這是“紅杏鬧春”,硬將它與“桃李爭春”作比較。桃李爭春,豈能說成“桃李枝頭春意爭”?可見是曲解。其實,所謂“春意鬧”,是指紅杏盛開,爭奇斗艷,似蒸霞噴火般的熱鬧及“蜂圍蝶陣亂紛紛”的景象。一個“鬧”字寫活了生機盎然、蓬蓬勃勃的春意。所以王國維稱此“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人間詞話》)。

宋祁(998—1061)

字子京,安州安陸(今屬湖北)人,遷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歷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合撰《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隨即任翰林學士承旨。謚景文。文集已佚,存詞六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景德镇市| 利辛县| 循化| 新绛县| 清丰县| 营山县| 长葛市| 阜宁县| 任丘市| 南投县| 乌鲁木齐市| 民和| 璧山县| 临泉县| 中西区| 临泉县| 梅州市| 达孜县| 崇阳县| 绥滨县| 兴业县| 灯塔市| 甘肃省| 集安市| 遂宁市| 内丘县| 拜泉县| 荥阳市| 綦江县| 永平县| 青神县| 会理县| 洪雅县| 永德县| 连山| 固安县| 鹤庆县| 县级市| 新和县|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