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證第十七
本篇是作者對經、史、典籍所作的零星考證,內容豐富,對后世學子的學術研究具有價值。本篇在訓詁學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詩》云:“參差荇菜[1]。”《爾雅》云:“荇,接余也。”字或為“莕”。先儒解釋皆云:“水草,圓葉細莖,隨水淺深。今是水悉有之,黃花似莼[2],江南俗亦呼為‘豬莼’,或呼為‘荇菜’。”劉芳具有注釋[3]。而河北俗人多不識之,博士皆以參差者是莧菜[4],呼“人莧...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書證第十七
本篇是作者對經、史、典籍所作的零星考證,內容豐富,對后世學子的學術研究具有價值。本篇在訓詁學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詩》云:“參差荇菜[1]。”《爾雅》云:“荇,接余也。”字或為“莕”。先儒解釋皆云:“水草,圓葉細莖,隨水淺深。今是水悉有之,黃花似莼[2],江南俗亦呼為‘豬莼’,或呼為‘荇菜’。”劉芳具有注釋[3]。而河北俗人多不識之,博士皆以參差者是莧菜[4],呼“人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