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迷思:北大管理公開課
- 宋志平
- 1983字
- 2020-03-16 13:58:07
序
到2019年9月,我做企業剛好40年。這40年里,從車間技術員、工廠銷售員到大型央企的董事長,我始終與這個時代、與我所在的企業緊緊拴在一起,可以說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這些年,我常受邀到高校介紹企業實踐和感悟,并逐漸形成了以事說理的風格。我一直在企業一線工作,知道企業里真實發生的故事和背后的邏輯,也清楚企業家在臨場應變時經歷了什么。我想,把這些實踐性的東西講透,也算是一種獨特價值吧。另外,作為國企領導者,我有責任把這些年國企經歷的坎坷、發生的巨變,原原本本地告訴大家,對企業從業者來說也能提供些思路上的借鑒。然而,做好這個差事可真不容易呀,我平時工作繁重,只能晚上擠時間思考備課,再抽周末時間到學校和學員們交流。
2015年秋天,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問我能否給MBA班開一門課,系統講一下做企業的實踐和思考,課程主題由我自己定。面對這個任務,我的內心有不小的壓力。企業家不是理論家,長篇大論地講課未必在行。到底要講點什么呢?我細想了幾十年的企業經歷,從對企業一無所知的懵懂大學生到大企業帶頭人,從鉆研企業管理到研究經營之道,所帶領的企業從全國領先到世界一流,我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其間的經歷,外界看到的往往是光鮮的成績和勝利的豪邁,對于其中的艱辛和付出卻鮮有知曉。那些困難面前的煎熬糾結,那些戰略抉擇的彷徨憂慮,那些獨辟蹊徑的思維模式,那些沖破迷霧的智慧火花,都是值得復盤剖析的。對啊,就把這些面對企業難題時的所思所想明明白白地呈現出來,可能對大家更有益,我給課程取名為“企業迷思”。
什么是迷思?迷思是Myth的音譯詞,本意為神話、幻想、故事,后來引申為對事物的不確定、存在的認識誤區或對暫時無解的問題進行的揣摩思考。我覺得這個詞非常形象,把人們面對困頓時那種不知所措的狀態刻畫得很傳神。做企業也常會遇到各種迷思,如何穿越迷思,對紛繁復雜的事物撥云見日,這是企業家每天必須面對的問題。回想以前,我遇事做決定一般很輕松,但后來常常陷在兩難和多難之中,做決定之前要反復掂量,權衡利弊。讀書也是這樣,年輕時讀管理方面的書常有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的感覺,書讀多了之后卻覺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人在面臨單一選擇時會很從容,一旦面臨多項選擇就容易受到干擾,搖擺不定。選什么、不選什么,這取決于企業的戰略目標、看待事物的格局以及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而無論最終做出什么選擇,都要經歷一番思想斗爭。所以我常講,做決策需要無數次否定之否定,這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勞動。我曾對哈佛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約瑟夫·鮑沃(Joseph L.Bower)教授坦言,讓我每天半夜睡不著覺的事是“擔心想錯了”。
總結多年實踐,我從戰略、管理、創新、文化四個維度,梳理出20對常見的迷思。每對迷思又包含了五個命題,再配以講故事的方式一一破題解析,于是整理出了100個命題、100個故事、100個觀點,這就是“企業迷思”這門課的梗概。其實,故事和觀點并不能截然分開,由于學員們對企業實戰案例普遍感興趣,我就有所側重地做了些區分,由故事引發思考,這樣講大家比較愛聽。從2015年起,我在光華管理學院講這門課一連講了三年,每年開講之前都會對原講稿集中修訂完善,以確保內容常講常新。讓我欣慰的是,三屆學員對這門課的反響都很熱烈,有的學員還把課堂筆記發到網上,引發了網友的圍觀和轉載。
我想,這門課之所以受歡迎,并不是因為我教授了什么成功絕學,而是因為大家在鮮活的實戰案例中,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了企業面臨的抉擇和常有的窘境,激發了不同的思考。其實,企業經營是靈活的、動態的,沒有千篇一律的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答案。任何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好與不好、對與不對,會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異。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全面、系統、辯證地看問題,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早年間當學員問我問題時,我會說可以這么做那么做,但后來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會說,咱們一起討論一下吧,最后怎么做取決于你內心的靈感。
我認為,管理學沒有最好的老師,只有最好的學生;學管理不是要給人定型,而是開拓視野,提供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能夠以清醒的頭腦面對難題,以活躍的思維做出判斷,以持續的思考力和高效的行動力進行創造,這正是探討企業迷思的真正意義。
2019年以來,在光華管理學院師生的建議下,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見縫插針地把“企業迷思”課程的講稿整理出來;同時,應大家的要求,也把近兩年的最新思考和企業故事補充完善進去,并通過機械工業出版社得以與廣大讀者見面。正如大家在書中看到的那樣,本書所呈現的所有迷思都沒有正誤之分、優劣之別,我的目的也不在于解析不同主張中哪個對或哪個更對,而是想通過相互探討交流,一起進行思想上的碰撞,這一點比了解迷思本身更重要。我真誠地希望,本書能夠激發更多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思想火花。
宋志平
2019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