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關于媒體的為什么

對話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國際媒體”項目負責人

Anya Schiffrin

時間:2009年5月

地點:紐約時代廣場咖啡館

Anya Schiffrin: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國際媒體”項目負責人,新聞記者培訓項目負責人。“世界銀行全球經(jīng)濟計劃對話”新聞訓練項目主管。有過十年的財經(jīng)記者經(jīng)歷,曾任《土耳其時報》主編,路透社駐巴塞羅那的特約撰稿人和評論員,紐約《行業(yè)標準》高級財經(jīng)作家,《道瓊斯新聞專線》駐阿姆斯特丹及越南河內(nèi)的主要負責人。主要著作有:《全球化視界:財經(jīng)傳媒報道》(2004)、《石油報道:能源及發(fā)展報道指南》(2005)、《勞工報道:全球化經(jīng)濟中工人權利報道指南》(2006),以及于2011年出版的“Bad News—How America's Business Press Missed the Story of the Century”,討論美國財經(jīng)媒體在報道2008年金融危機中的失誤。

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持有偏見嗎?我同意這種說法,就像很多人說的,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持有偏見……但是,中國還是要逐漸習慣這些批評,因為將來你們要面對更多批評。對于像中國這樣不斷強大、非常重要的國家,這些批評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美國媒體在妖魔化中國嗎?

我知道中國對于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一直非常有爭議。比如,對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報道。一些中國讀者認為,中國政府和人民在救災以及重建中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美國媒體卻專挑那些存在的問題進行報道。很多中國讀者可能感到奇怪,為什么美國媒體在報道中國的時候,正面的報道這么少?

也許中國政府、很多中國人以及中國媒體認為,四川地震對中國人來說,就相當于發(fā)生在美國的“9·11”;面對這樣一個悲劇,請不要批評。但是,美國媒體不認為四川地震相當于“9·11”。我們認為,它相當于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就是一個自然災害。所以,四川地震和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更具有可比性。每當我們提起卡特里娜颶風,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那是美國媒體和民眾反對布什政府的開始。所以對于汶川地震,美國媒體可能更專注地報道那些救災做得不足的地方。

對于美國來說,即便是關于“9·11”,媒體對政府也有很多的批評。因為媒體認為政府在反恐以及國家安全方面做得非常不好。當然,美國媒體在“9·11”的報道上也有很多問題,比如沒有反對布什總統(tǒng)發(fā)動的非常錯誤的伊拉克戰(zhàn)爭。

那么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持有偏見嗎?我也同意這種說法,就像很多人說的,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持有偏見。確實在美國,有很多關于中國的報道不那么讓人開心。但是,幾乎我去過的所有國家,都在抱怨美國媒體對他們的報道持有偏見。我去非洲的時候,非洲的媒體和我抱怨,說美國和其他一些西方媒體對他們有偏見,只報道不好的事情,比如戰(zhàn)爭或者疾病。

很多中國人對美國媒體關于中國的報道非常不開心,也感到很受傷。但是,當美國開始強大并將要達到世界領導地位時,世界各地關于美國的報道也是很可怕的。特別是在歐洲,總是有太多關于美國的負面報道。比如說美國人多么粗俗,多么缺少教育、沒有文化等等。現(xiàn)在所有批評中國的問題,都曾經(jīng)在很長時間里被用來批評美國。比如說,批評美國是物質(zhì)主義的,美國在污染全世界,美國不尊重人權,美國沒有歷史感,當然,在歷史感這一點上我相信中國是不會受到批評的。我想,中國還是要逐漸習慣這些批評,因為你們將來還要面對更多批評。對于像中國這樣不斷強大、非常重要的國家,這些批評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美國媒體在報道金融危機時做錯了什么?

每一次經(jīng)濟危機或者泡沫破裂之后,人們總是會回頭看一看。媒體也擔心他們對危機的報道是否做得足夠好。從2008年危機發(fā)生到現(xiàn)在,我們看到很多針對媒體的批評和討論。有些批評認為,媒體在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前,沒有察覺并錯過了對即將到來的危機的預警性報道。甚至有人說,媒體在先前的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以及這一次金融危機中,充當了拉拉隊的角色,在旁邊吶喊助威,但是沒有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

也有一些對媒體的辯護。他們認為,記者通常很依賴于他們所能獲得的信息來源。首先,記者通常都會被受訪者的談話所影響。比如說,讀某一份報紙,你會判斷出這個記者受政府中哪個人的哪些觀點影響比較大。在美國,有些記者能夠采訪美國財長蓋特納,有些人更容易接近美聯(lián)儲主席伯南克或者總統(tǒng)首席經(jīng)濟顧問薩默斯,這些記者的報道會很容易受到這些采訪對象的影響。

同時,布什總統(tǒng)執(zhí)政期間,美國的證券交易委員會對華爾街采取了放任態(tài)度。美國的證券交易委員會很少審查上市公司,媒體也就很難拿到真實的材料。同時,因為《華爾街日報》被默多克和羅伯特—湯姆森所掌控,在過去更多地集中對日常新聞的報道,而不是投入資源和時間在調(diào)查性報道上,這也使記者們錯過了在危機之前報道的機會。我認為《紐約時報》做得好一些,他們專門開辟了一個名為“回顧教訓”(the Reckoning)的系列報道,由Peter Goodman等人撰文,探究這次金融危機發(fā)生的根源。

危機發(fā)生的時候,媒體記者總是面臨很多壓力。我在越南做記者的時候,恰逢上世紀90年代后期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越南政府甚至宣布,媒體對銀行進行報道是非法的。可以想像,在目前的情況下,記者面臨來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壓力。

經(jīng)濟學家克魯格曼教授一直對政府和經(jīng)濟現(xiàn)狀持批評的態(tài)度。他認為在危機爆發(fā)的時候,所有的數(shù)據(jù)和資料都在那里,媒體應該卻沒有報道事實。為什么還是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因為現(xiàn)在很多記者對新聞報道感到擔心甚至害怕,于是他們開始自我審查。比如說,最近《金融時報》發(fā)表很多頭條新聞。他們說經(jīng)濟情況開始出現(xiàn)樂觀的跡象,但是事實上并沒有那么多的好消息。也許有些地區(qū)經(jīng)濟還在增長,但以一個非常緩慢的速度爬坡。上周末,我就問一位在《金融時報》工作的朋友,為什么他們會有那樣的頭條新聞出來。他回答說,這是第一次,《金融時報》的記者接到民眾發(fā)來的很多電子郵件,攻擊這些記者說,你們在危機之前是那些金融衍生品的拉拉隊,吹大了金融泡沫,但是現(xiàn)在你們又開始唱衰經(jīng)濟,使經(jīng)濟狀況更加惡化。

很多記者擔心他們的報道使美國的經(jīng)濟進一步惡化。當然,我每次到中國訪問的時候,很多中國記者也會坦率地告訴我,如果他們的報道有可能傷害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他們通常會選擇不報道。我聽他們說過很多次不會對可能造成很壞結(jié)果的事件進行報道。

對于很多財經(jīng)媒體記者來說,金融危機的爆發(fā)確實非常讓人沮喪,因為他們沒有做應該做的報道或者做得不夠好。將來,媒體也許會更多地與非政府組織和基金會合作,更主動地參與到報道中。

傳統(tǒng)媒體還有生命力嗎?

美國很多媒體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到很大的沖擊,特別是傳統(tǒng)的平面媒體。總體來說,記者目前的狀況是很令人沮喪或者擔心的。我有很多當記者的朋友失去了工作。他們中很多人都年過半百,不知道以后是否還能當記者。美國的情況和中國、印度還不太一樣,中國的記者可能會說,這年頭找個工作不大容易,而美國的狀況則是,媒體不太知道該走向何方,或者說不知道記者的未來將是什么。《紐約時報》現(xiàn)在的情況倒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因為每天都有很多有深度的、有趣的報道,很多人閱讀這份報紙并談論其中的內(nèi)容。

談到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平臺的新媒體對傳統(tǒng)媒體的挑戰(zhàn),我的看法是,年輕一代喜歡互聯(lián)網(wǎng),覺得能在網(wǎng)上找到他們所需要的一切,但是他們不知道好的報道是從哪里來的。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平臺的新媒體非常時尚,不過我仍然相信傳統(tǒng)媒體還是承載了很多新媒體無法承擔的責任和任務。比如說,那些比較長的深度報道。人們都不愿意在網(wǎng)絡上閱讀很長的報道。我也不知道,哪一個網(wǎng)絡愿意付很多錢給那些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調(diào)查性報道。同時,很多網(wǎng)上的新聞都需要辨別真?zhèn)巍R郧笆怯蓚鹘y(tǒng)媒體的編輯和記者承擔這項工作,但是很多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新聞,辨別真?zhèn)蔚墓ぷ饕呀?jīng)由記者轉(zhuǎn)交給了讀者,讀者只能自己判斷信息的真假。所以在很多方面,我們還是需要傳統(tǒng)媒體。

美國媒體特別喜愛奧巴馬總統(tǒng)嗎?

有人說在美國,人們很容易就能感受到美國媒體對奧巴馬總統(tǒng)及其政府的喜愛,特別是和對前總統(tǒng)布什的態(tài)度相比較之后。我和報道華盛頓的媒體不是很熟悉,所以我并不太清楚答案,不過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我認為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要搞清楚報道的渠道問題。在奧巴馬總統(tǒng)剛剛上任的時候,記者還沒有很多渠道進行采訪,他們大都會比較有禮貌,媒體的報道也會比較偏向于奧巴馬總統(tǒng)。但是,當記者們有了更多的采訪途徑,他們的報道還會偏向這屆政府以及總統(tǒng)嗎?我覺得如果時間長了,隨著人們對這屆政府的不滿增多,報道的態(tài)度可能就會改變。比如,對布什總統(tǒng)離任前的最后一次記者招待會的報道就很讓人震驚。很多記者拿布什總統(tǒng)的發(fā)言開玩笑,說布什總統(tǒng)總是不能把一句話表達得很完整。布什總統(tǒng)從8年前上任當總統(tǒng)開始一直這樣講話,但媒體在起初的幾年從來沒有這樣報道過。

中國媒體應該怎樣?

我經(jīng)常在世界各地對財經(jīng)記者進行培訓。我認為一個好記者,要公正、客觀、準確地報道事實。當然,現(xiàn)在做一個好的財經(jīng)記者非常不容易,因為現(xiàn)在各種情況非常復雜。做一個記者,意味著很多時候是很多領域的專家。如果做財經(jīng)報道,你最好在商學院學過經(jīng)濟學,并盡可能多地了解不同國家的背景。

我不懂中文,也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我希望中國媒體可以克服美國媒體的缺陷。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媒體還是應該由信用驅(qū)動,而不是被政府或者市場所左右。我想,吸引更多的讀者和具有更多深入、嚴肅的報道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媒體在公共關系方面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在越南做記者的時候,我知道越南政府做了很多有意義的工作,但是他們不知道怎樣恰當?shù)亟忉屗麄兯鞯呐ΑH绻粋€國家,享有信息是一種特權的話,很多事情都成了秘密,就會把事情搞糟。所以,提高透明度是解決一個國家公共關系的很好的策略,媒體正是實施這一策略的最好的手段。

中國是一個逐漸強大、非常重要的國家,中國的媒體應該逐漸在國際上增強影響力,所以中國政府加大媒體投入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當然,通過媒體提升國家形象,更重要的是加強在內(nèi)容方面的報道,而不是僅僅多建幾個記者站。

采訪后記:

Anya Schiffrin是我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的教授,我當時選修了她的“財經(jīng)報道”課程。那個課程除了關于宏觀經(jīng)濟、貿(mào)易、國際金融機構以及外匯、股票基金等有關財經(jīng)報道的系統(tǒng)講座,還有很多寫作練習。那是我在哥大上學收獲最大的一門課程,原因之一也是因為非常喜歡Anya Schiffrin教授。

2008年初,那時次貸危機開始波及全美,金融危機逐步展開。Anya請來她在Bloomberg、Goldman Sachs等金融機構的朋友來給我們作講座。當時的美國,銀行忽然倒閉,危機四起,我們腦子里面真是太多的“為什么”。對于學習經(jīng)濟的學生來說,那是很困惑的階段,也是快速學習的機會。

Anya曾經(jīng)作為路透社、道瓊斯等新聞社的駐外記者在歐洲和亞洲各國工作多年,她也是記者培訓項目的主管以及journalismtraining.net的創(chuàng)始人。Anya花很多時間為亞洲、非洲的發(fā)展中國家培訓記者。在越南的工作經(jīng)歷使她對中國獨特的報道環(huán)境也有很深刻的認識。怎樣突破限制,最大限度地報道事實,是我們經(jīng)常探討的問題。從Anya那里學到的,更多的還是美國媒體記者的工作方法和態(tài)度。

事實是,美國媒體對于未能成功報道金融危機的反省還是很深刻的,經(jīng)濟媒體在金融危機后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因為沒能成功地預測危機并警告公眾,還有就是廣告收入蒸發(fā),互聯(lián)網(wǎng)奪走讀者。正如美國著名的媒體人Joe Stewart所說:“美國有三個24小時的金融網(wǎng)絡,他們的口號都是‘我們知道華爾街正在上演什么’,但是當金融危機來臨,他們就變成了‘我們不知道華爾街發(fā)生了什么’。”關于美國財經(jīng)媒體在金融危機中的所扮演角色的爭論,其實質(zhì)就是媒體在民主社會中應扮演何種角色。Anya帶領一批頂尖經(jīng)濟學家和媒體代表,對為什么沒能更早地察覺危機以及隨后的報道是否充分進行了反省,她的新書《壞消息:美國的財經(jīng)報道如何忽視了這個世紀最重要的報道?》(Bad News: How America's Business Press Missed the Story of the Century)對此有充分的闡述。這些討論對于中國媒體來說還是那么陌生和遙遠,還有太長的路要走。

很多發(fā)展中國家的媒體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不能大度地接受批評。在國內(nèi),政府無法接受媒體和民眾以及非政府組織、民間團體的監(jiān)督和批評;在國際上,更是不斷聲討來自不同國家的批評的聲音。

生活中如果有人批評我們,而且真的是批到我們的弱點或者痛處,我們就會跳腳,就會憤怒。其實,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面對批評的態(tài)度,那關系到你是否足夠自信,是否有勇氣改正錯誤,是否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論語·學而》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今天的我們好像很難有這樣的胸襟。那么是不是在我們心態(tài)更加平和的時候,在我們足夠強大、做得足夠好的時候,才可以從容面對這些批評呢?問題是,如果拒絕聽取批評的聲音,又如何能夠做得好,如何能夠不斷改進,如何能夠強大呢。

這好像是軍規(guī)22條。然而正如Anya所說,中國正在逐漸強大,面對越來越多的批評的聲音,要習慣,要接受,要自省,要改正。然后,才能更快地贏得世界的尊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垣县| 阿荣旗| 临高县| 太仆寺旗| 四会市| 如皋市| 斗六市| 虞城县| 曲阜市| 彭泽县| 资阳市| 陕西省| 堆龙德庆县| 墨江| 汝城县| 铜山县| 巨鹿县| 新丰县| 河津市| 石门县| 大同市| 平舆县| 靖远县| 泉州市| 延长县| 三门县| 蒙自县| 霍山县| 江北区| 苗栗县| 尚志市| 青川县| 中方县| 前郭尔| 裕民县| 台安县| 伊金霍洛旗| 万盛区| 乐昌市| 海安县|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