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有驚無險

2006年9月5號周二

今天我走進了數學課的教室。數學課是林瓊推薦我上的。這門課的名稱不再是前兩年那些“college algebra”,“fundamental mathematics”這樣比較直觀的課程名稱,而是“mathematical thinking”,“數學思想”?一聽就是那種動真格的數學課。這門課真的能像林瓊說的那樣很容易嗎?我表示懷疑。

教課的是個年輕的白人男老師。消瘦的臉龐,披肩的卷發,纖細的身材,讓他看上去更像是個音樂家。在教室里我居然發現了我的“災星”:經濟數學課上班上那幾個中東人。當時他們可是和老師辛普森先生“一唱一和”,推理過程才寫出了一步,他們就說出了下一步。當時就聽說他們都是工程專業的。他們集體選了這門課,讓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難道這門課是工程專業的學生才會去修的?那豈不是比之前的經濟數學課更難學了?

每節課課后都會布置作業,交也行不交也沒關系。期末的總評分有兩種算法:一是平時作業的成績占期末評分的百分之十,期末考試的成績占期末總評分的百分之九十;二是期末考試的分數即為最后總成績。取兩種算法中得分較高的那個作為總成績。前兩年的那些數學課平常就沒有任何作業,只有一個期末考試。課程難度都很低,其本相當于初中代數的難度。我們也就是在期末考試之前去圖書館的文印中心買幾份往年的考題做一下,拿個A很容易。希望這門課也能輕輕松松的通過。

2006年9月18日周一

今天是開課后的第三周了。下午去聽人類資源管理課。這門課聽上去還比較好懂的樣子,所以我就選了它。至少“人力”這東西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呀,不像“資金”、“成本”、“匯率”那樣太抽象。這是一門沒有教科書的課。老師把閱讀材料都放到了課程官網(course website)上讓我們自行下載閱讀。除了閱讀材料,他還會把上課時作為板書使用的PPT一起放在網上。我從心底里感謝這位老師:有了你的course website,我再也不用為記筆記擔心啦!不過上課時我還是盡量記下老師的一些講解。這位40歲左右的白人英文還是很標準,聽起來并不太吃力。還真是有意思,這門有現成PPT課件的課上,我的筆記做的倒是挺好。好事兒怎么都碰一塊兒去了,要是能平均一點兒就好了。

2006年9月20號周三

今天上課的時候我在教室里發現了一個之前沒有見過的中國女學生,貌似年紀還不小。讓我吃驚的是老師開始講課前特地和這位“新同學”打了聲招呼。什么人吶?從沒見過哪個老師對我這么熱情過。上課的時候我趁老師調換PPT的間隙我觀察了一番這個“新同學”:她臉上始終是一副事不關己的表情,也從不動手記筆記,偶爾拿出相機給講臺上的老師拍幾張找照片,老師居然并沒有制止。咦?老外不是向來都很注意個人隱私的嗎,怎么會沒有反應?下課的時候老師發話了:“今天我們的教室里有一位從中國來的訪問學者,她也是經濟學專業的老師。她從今天起會在班上旁聽。”原來如此啊!我聽說過訪問學者,他們可爽了,在這里的花銷都是國家給的:機票、房租什么的都不用自己掏錢,每個月還有伙食補貼。

上次回國和爸媽聊天時我提起過爸爸在加拿大的老同學們。他們中有些是單位派出去學習的,去了以后覺得國外好就沒有回國了,再把國內的孩子接到國外去一起生活。這個所謂“學習”一般都是國內單位出錢的“公費留學”,或者是派出來學習的“訪問學者”。現在想想,爸爸的這些在海外定居的老同學們說不定有不少曾經都是訪問學者呢。在北美的華人移民有兩大類:特有錢的“投資移民”,和特有才的“技術移民”。“技術移民”多半是自身十分優秀的。如果麗貝卡在工作上表現得不夠搶眼的話她的老板也不會派她來北美總部學習,她也就不會得到移民加拿大的機會。即便“爸爸的老同學”這種拿著國家的錢來到國外卻定居海外的行為的確有點爭議,但是人家首先得足夠優秀才能讓國家愿意為其出錢留學。據說我們這些留學生以后如果想移民的話也算“技術移民”范疇。不同的是我們是自費留學,他們是公費留學,同樣是“技術移民”,成本可要高多了!

2006年9月25號周一

晚上回家看“人力資源管理”課的閱讀材料。課程官網上的閱讀材料全是一些學術論文。這種東西更適合讓王女士那樣的人去讀。我上個學期還在讀本科生的教科書呢,這個學期居然就搖身一變成了“學者”了。這跨度有點兒太大了!不過人家老外就是這么個教學方式,他就是要培養你的“學者氣質”。文章里自然有很多陌生的單詞,有經濟學專有名詞,也有一些不認識的普通詞。這些生詞讓我下意識地想去開文曲星。這個時候我想起了語言學校的老師對我們這些總捧著文曲星的中國學生說過的話:“不要總想著查字典。如果你一遇到不認識的詞就去查字典,養成不了脫離字典的習慣,就根本無法適應大學生活。在大學里你們一晚上就得讀上二三十頁紙的材料,根本沒有時間去逐個翻字典!”我手頭的這篇文章就是26頁,正好印證了語言學校老師的話。

2006年9月27號周三

今天那個王女士找我搭話了。她說她是南方一所大學經管院的老師,和她一起來這個大學做訪問學者的還有她所在城市另外幾個大學的老師。她說我看上去年紀不大,關切地問我是哪里人、住在哪里什么的。王女士是個熱心人,很關切的說她這學期都會在這個城市的,如果我在專業上有什么問題的話可以來問她。于是我也不客氣就拿出那堆閱讀材料。

王女士攤開我的閱讀材料,告訴我先讀一遍大標題、小標題,看看它到底是關于哪方面的內容,再通讀一遍全篇了解大致內容,然后再細看。其實她的英文也不是太好,有不少單詞她也不會。王女士英文不好但專業知識過硬,所以生單詞對她影響不大。一個下午下來我還是收獲不小的。

我不能指望時刻都能有這么個學者幫助我,我最終還是得學會自己閱讀。我就是個演員,把自己當成老外。忽略掉不認識的單詞,一句一句地看,一遍一遍地看,每一次都會比之前更清楚。當讀到第N次的時候會突然有一種撥開云霧見陽光的感覺。經過下午王女士的指導我在這個晚上突然找到了閱讀學術論文的樂趣。傳到這里

2006年10月18號周三

蒙特利爾出大事了!距離我的住處只有兩個街區的地方發生了嚴重的校園槍擊案。發生事故的學校是一所社區大學。

其實是昨天下午發生的事情,從不主動接觸當地媒體的我直到今天下午才知道這件事情。今天上午上課的時候老師一臉嚴肅的說他感覺到悲哀,然后就講了一大段話。完全不知道他這段話的背景的我聽得一頭霧水。下課回家的時候我發現家門居然被從里面上鎖了,是麗貝卡給我開的門。她如臨大敵地告訴我發生了槍擊案!就在Atwater地鐵站邊上的道森學院!我震驚。那個道森學院我沒有去過,可那個街區我卻很熟悉。我曾經多次光顧過那里的購物中心。那里有家電影院,還有幾家大超市。剛剛搬來市中心的時候我常常一個人跑到那家電影院看電影,一個人去那里逛逛大超市來打發時間。除了購物中心,那里還有一家公立圖書館,我也曾經進去過。

晚上媽媽給我打了長途電話,一聽到我的聲音就問我還好不好。她是剛從中央電視臺的早間新聞里得知這個消息。隨后又接到多倫多張阿姨的電話,她說Peter在蒙特利爾讀中學時候的一個好朋友的弟弟就在那個學校讀書,親歷了搶擊案,他第一時間逃出校園在地鐵被封之間幸運地搭上地鐵離開了。難怪今天經過地鐵站的時候感覺那么奇怪呢。距離我這么近的地方發生了命案,而我是最后一個才知道的。

2006年10月21號周六

今天我去了林瓊家,不過這次不是為了拷片子看而是向她請教數學問題。因為這個小學期的另一門選修課相對比較輕松,我決定還是嘗試一下做一次數學作業。結果第一次數學作業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真的很難,完全沒有思路,于是我想到了請教林瓊,這門課本就是她介紹我去上的。數學達人林瓊只花了十分鐘的時間就解出了我抓耳撓腮大半天也沒理出思路的題目,三下五除二就把答案給寫出來了。我仔細“回味”著她寫在草稿紙上的解題過程,過了好半天才看懂了,而且還是似懂非懂。之前媽媽聽說我選了數學課就一直擔心我,因為我自打小學時代數學就差。媽媽一直提醒我說大學數學很難的,很多人高等數學都不及格。結果前兩年的數學課的最后成績都是A+,這讓媽媽很欣慰也有點納悶。今天我算是意識到了,這門課才是真正的大學數學課,估計傳說中的國內大學高數課也就是學這些的吧?真后悔聽信了林瓊那句“這門課簡單”。要不是因為她是我的好朋友而是別的什么人講這門課簡單的話我說不定還會考慮考慮。因為我信任林瓊才最終選擇了這門課,又和那波中東人在一個教室里上課了。林瓊簡直就是“閨蜜版的中東人”啊!

林瓊見我真的覺得這5道數學題目很難也吃了一驚。林瓊回憶起她第一眼再經濟數學課的課堂上見到我時的情景。她看到我帶著一副框架眼睛,一張娃娃臉,端坐在座位上很認真的樣子,還以為我一定是個好學生,說不定在中學里連跳了好幾級呢!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會想起找我抄作業的。哈哈,她今天算是見識到我的真面目了。

2006年10月28號周六

今天我和劉蕓在圖書館里待了一下午。劉蕓和我這個學期都選擇了“怎樣使用圖書館”這門課。這門課沒有期中期末考試,計入學期總分的是兩次作業,我和劉蕓是這門課的搭檔,共同完成作業。這是一門很實用的信息素質培養課。學習一些諸如分類號的查找,分類號順序的排列,上網查找學術論文這樣的內容。作業很有趣:假設你需要寫一篇研究論文,你需要在圖書館查找相關的紙本資料和數據庫上的電子資料。最終的報告上需要標明所有這些材料的基本信息,并且將找到的閱讀材料的基本內容寫出來。老師給出了一系列的論文方向,學生可以任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和話題。比起真的讓寫出一篇研究報告,這個作業簡單很多了。我和劉蕓都是第一次根據貼在書脊上的標簽在書架上找書。我之前只把圖書館當成是自習的地方,基本上只把書架當擺設,今天才算和這些藏書來了第一次親密接觸。作業最難的一部分就是寫出閱讀材料的大致內容。我們從書架上找到了五本紙質書,從學校數據庫里的找到了三篇電子版論文。總不至于為了寫個內容梗概就去讀那么多書吧!于是我想到了那個訪問學者教我的方法,讀讀大標題和每章的前言部分就可以大致了解重要內容了。我們在其中一本紙質書最開頭的前言部分找到了一段話特別好,正好概括了書中的重要內容。這樣不是正好嗎,省得我們自己重新整理語句了。我們原封不動地把那段謄寫在了作業里。大功告成!

2006年11月10號周五

今天我和劉蕓被叫到了“怎樣使用圖書館”的老師位于圖書館8樓的辦公室。年輕女老師擺出一副十分嚴肅的表情,一番話讓我和劉蕓徹底嚇傻了。女老師說:“你們這次的作業涉及到嚴重的抄襲。我準備把你們倆的行為報告學校。你們有可能因此被開除學籍。”我們發現作業中我們原文“引用”的那一部分被用紅筆勾了出來,鮮紅的刺眼。我和劉蕓怎么也不會想到這也算作是“抄襲”。本來就是讓我們寫內容概要的,不去抄,難道要我們去編?

也許是發現我們真的是“初犯”,年輕的女老師教育了我們一通。她說如果我們想要在作業中引用原文中的東西就必須標注清楚,否則是違反知識產權法案的。在我們倆交上去的這份作業里,我們原封不動的抄寫了書上的一段話,這叫剽竊他人勞動成果,已經是違反知識產權法的行為了。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少加了一個引號外加角標和注釋,卻成了“犯法”!老師還嚴肅的指出有中國大陸過來的留學生找人代寫作業,找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或是直接抄襲他人的畢業論文。這些事件一旦被發現,教授首先會向系領導反映,最后交由學校學生懲處委員會調查,重者開除遣返回國。除非學生提供有力證據,否則多數學生皆以“該科Fail”論處,而被抄襲者也須負擔責任。無論有意、無意、知情與否,皆會影響成績,并最終拿不到學歷證明。

我們這次的作業也就是模擬一個真實的準備論文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假惺惺”的事情,就是“過家家”而已。比起那些找槍手代寫論文代考的留學生我們的行為根本不會造成任何后果。老師在這這件事情上嚴謹地出奇,抓的相當嚴格。事情的重點在于老師要培養我們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最后,考慮到我和劉蕓認錯態度良好,老師要求我們把作業重新做一遍。臨離開辦公室的時候老師友情提醒我們可以注意閱讀一下圖書館的公共打印機旁邊墻上張貼的告示。我們去了,發現上面寫著提醒使用者注意合法使用所復印內容的話。我在這里復印過很多東西了,還從沒注意過這個小細節。

回家的路上我不由得想到了我那篇神學的“粘貼畫”式的論文。滿篇的抄襲(或是引用),文章最后沒有寫一條參考文獻。幸虧那個老師沒有抓我們的抄襲。想想真是后怕呀!

2006年12月13號周三

mathematical thinking的期末考試結束了。真的后悔選了這門課!考下來感覺真的要掛科了。如果真的過不了,我得在9月份的大學期選5門課才能保證在2008年內畢業,那樣課程壓力會很大。越想越害怕的我給“音樂家”寫了封電郵。老外不是都注重真誠交流的嘛!我打了個腹稿就在電腦上敲了起來:“xx教授你好,我是你班上的一個學生。我是經濟學專業的學生。我之前修過幾門數學課,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我朋友的推薦下選擇了這門課作為選修課。盡管在學期中我努力學習,但是這門課的難度有些超過我的能力。今天的考試情況很糟糕,現在我很擔心如果不能通過這門課,會影響到我的畢業時間。”點了發送后我有點擔心這樣的一番話說給老師聽會不會顯得太幼稚呢?會不會太矯情呢?哎,這樣總比等著得F要強吧!

2006年12月19號周二

晚上打開電腦發現“音樂家”居然給我回了短信:“你太擔心了。”有些欣慰的是他居然真的給我回信了,說明我真誠的一番話他的確是看到了。不過,這代表什么呢?他會手下留情嗎?

2006年12月20號周三

今天又是我的生日。中午我給自己下了一大碗面條。熱乎乎的面條下肚,整個人很快就昏昏欲睡了。是一陣電話鈴把我驚醒的。電話是蓓蓓打來的,她約我去地鐵站門口,說是放假了大家一塊兒出去玩玩。到了地鐵站我才發現原來蓓蓓還叫上了雨晴姐妹倆。大家的臉上都帶著神秘的笑容。直到去了附近的一家糕點店我才明白過來大家是約好了要給我慶祝生日呢。Peter知道我哪天生日,一定是他事先告訴蓓蓓的。蓓蓓今天特地為我訂做了一只草莓蛋糕。奶油蛋糕四周圍著一圈顆顆飽滿的新鮮草莓,蛋糕中央還用果醬寫著“Fei,Happy birthday”。我們一起分享了美味的蛋糕,還照了很多照片。這個下午,蛋糕店里的這個小角落屬于我們幾個在海外相逢的小伙伴。

吃完了蛋糕,我們還意猶未盡。大家提議讓我這個壽星說個地方接著happy。我提議去室內溜冰場溜冰,還把我這些年和溜冰場的故事當做笑話說給大家聽。Peter是這里唯一會溜冰的人。他說在加拿大長大的人幾乎就沒有不會溜冰的。在加拿大這個常年被冰雪覆蓋的地方,溜冰是很大眾化的體育運動,就好比乒乓球在中國一樣。每一個城市都有好多溜冰場,女孩子從小就會學花樣滑冰,男孩子從小就接觸冰球。在北美有好多家滑冰俱樂部,滑的特別好的甚至可以成為征戰國際賽場的滑冰選手。不過專業練習滑冰是相當燒錢的,準備冰鞋、表演服,請教練都是自費的。我提到了加拿大華裔花滑選手陳偉****eter介紹說陳偉群的事情在多倫多的華人全里是家喻戶曉的。Peter高速我們場邊放著的L形的鐵架子是專門給初學者使用的輔助滑冰的工具,相當于一個冰面上的活動扶手,有點兒嬰兒學步車的意思。果然,有了它我們這幾個菜鳥都放開了抓著欄桿的手嘗試著去蹬冰,終于體會到了滑行的感覺。不多一會兒大家都微微出汗了。這次不是緊張的冷汗,而是因為運動而來的健康的興奮的汗。最后我們幾個找了塊空地,試著脫開“學步車”自己滑,結果大家都摔了好幾跤,有狗吃屎也有屁股蹲。

這個生日,可真是熱鬧開心極了!

2006年12月21號周四

今天我們驚聞“怎樣使用圖書館”班上另外一對兒中國學生因為在期末作業中被發現“抄襲”而陷入大麻煩。這兩個人可沒有我們幸運了。因為在期末作業前老師特地給我們安排了一次以知識產權保護為主題的講座。他們這是“頂風作案”。據說這兩個人原本這學期就可以修完所有123個學分的,沒想到卻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得知這個消息以后我越發為數學課的成績擔憂了。如果我數學課沒有通過的話就會直接影響我的畢業時間。其實對于我們大多數留學生來說GPA的好壞并不那么重要,所以有些課的成績很差也沒太大關系。最重要的有兩件事:一個是能否拿到學分,這樣不至于這一門課的學費白交了;另一個是能否在計劃時間內畢業,畢了業就可以工作掙錢或是回國了,省下了吃住這兩大生活開支。我已經在大學的第一學期DISC了一門課沒有拿到學分,我不能再有一門課拿不到學分了!

2006年12月22號周五

我成功啦!當我看到我數學課的成績是D-的時候,激動的程度和大一時在最后時限之前的一刻鐘才成功取消掉“歷史課”時的感覺是一樣的。我一下子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也許真的就是那封電郵幫了我呢。最后我的成績是D-,距離F只差一步了。太險了!這門課不僅是對我有難度。成績走勢曲線圖顯示,全班百分之90的學生成績在C-以下。估計那百分之十的A、B的成績屬于那幾個中東人吧。

我推薦林瓊上的人類學她沒通過,她推薦我的數學我差點沒過。雖然她那門課的GPA為0,我這門課的GPA是3,但是我們之間也算是“扯平”了。誰叫她人類學根本就沒怎么努力看書呢?

2006年12月31號周日

2006年的最后一天,林瓊的電話來了。我們一起去綠房子吃快餐。圣誕節新年假期里,綠房子空空蕩蕩的。今天劉蕓沒當班,我和林瓊面對面坐在空無一人的用餐區。結果到了付錢的時候林瓊突然發現放在她在boxing day剛買的Guess牌的背包里的錢不知什么時候不見了!我幫她買了單,然后幫她一起在四下里尋找,回憶有可能的情況,卻怎么也回憶不起來。我們找到了綠房子的安保部門,要求調取監控錄像看,可是面對一大堆的申請程序我們只能作罷。

我陪林瓊回到家,她趕緊給銀行打電話掛失。她把所有的證件都放在錢包里了:銀行卡,行用卡,中國身份證,學生證,各種購物用的消費積分卡等等。不幸的是,今天是新年前夜,好多地方都關門了,她的部分卡沒辦法報失了。2006年的最后一天居然碰上了這么一件倒霉事。

2007年1月2號周二

今天林瓊決定采取行動,接著努力找回她的包。我表示愿意陪她一起,畢竟錢包是在她和我在一起的時候弄丟的。我們冒著蒙特利爾的低溫滿大街的找和公安局類似的辦公樓,終于發現了一家挺像的,樓門前的廣場上還停放著幾輛警車。

我們走了進去就看到了一個大廳,大廳里居然沒人。大廳角落里有個衛生間,林瓊還進去方便了一下。出來以后林瓊說那衛生間很大,唯一的一只馬桶在最最角落。我們通過一個窗口望向里面,在離我們挺遠的地方站著一個穿制服的黑人。我們用手勢示意他過來,向他解釋了我們的需求。聽完了,黑人兄弟點點頭,平靜地告訴我們要去公安局報案。原來這里根本不是什么公安局,這里是監獄!我們居然闖進了監獄。而讓林瓊驚訝地卻是另一件事:她在擔心她用過的那個衛生間里會不會有監控。

忙活了三天了,林瓊決定放棄努力。沒辦法,太難了!就當做是破財免災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津县| 海口市| 涪陵区| 弥勒县| 忻城县| 永顺县| 奉贤区| 黄浦区| 娄烦县| 开江县| 东莞市| 宣武区| 桂阳县| 永嘉县| 岐山县| 邮箱| 阿尔山市| 印江| 宝山区| 弋阳县| 双桥区| 久治县| 乌拉特后旗| 鄂伦春自治旗| 瓦房店市| 博罗县| 松桃| 夹江县| 延津县| 涿鹿县| 江永县| 丰宁| 扶绥县| 东源县| 苏尼特右旗| 吕梁市| 望都县| 宽甸| 互助| 奉贤区| 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