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走夜路
- 煙水月微茫
- 尋昭樹
- 1541字
- 2020-03-27 10:30:40
在郊區(qū),我很少走夜路,人多復(fù)雜,晚上出門特別不安全;但在鄉(xiāng)下可不一樣了。
(一)第一次走夜路
第一次趕夜路給我的印象特別不一般,興奮帶驚慌;忘記了是哪一年,那時候天麻黑麻黑的,能模糊分辨事物的原型,卻不能清楚的看到事物的本來面貌。
或許是有家人還未歸家的緣故,出門尋找他們感覺有歸屬感,仿佛他們是我身后巨大的保護(hù)屏障,我一點兒也不害怕。
夜風(fēng)呼啦呼啦的吹,身邊的樹木像瓶瓶罐罐,被風(fēng)使勁搖晃的東倒西歪,如果它們會行走,一定像醉酒的詩人,瀟灑飄逸。
晚上的風(fēng)景玄幻迷人,與白日景致非同一般;老遠(yuǎn)的山間,晚風(fēng)所到之處,漆黑人高的樹影活過來了,像頑皮的小孩子,笑嘻嘻的花枝亂顫手舞足蹈,又像佝僂的老頭,聽著萬物的竊竊私語,笑得駝背彎腰,又像一個背手沉思的智者,默默注視著世間,靜默不語。
最讓人惱火的一定是夜晚的鳴蟲,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忽然,一聲“吱吱吱……”的囂叫,頓時欣賞夜色的興致全無,可它們精明著呢,你到底想找找是什么小動物打擾你的興趣,你還沒走進(jìn),它們仿佛長了一對千里眼,閉口不鳴,聲音消失的徹徹底底,好似一切都不存在的假象;你不動,它們又繼續(xù)狂叫,你一動,它們仿佛又生長一對順風(fēng)耳,瞬間聲音恢復(fù)寂靜無聲;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你只能啞口失笑,無奈帶著煩惱的離開。
夜晚聲音令人凄婉的是貓頭鷹,在濃密的枝頭,一聲高一聲低,似呼喚,似嘆息,似悲歌,如泣如訴,聞得人期期艾艾,幽幽怨怨。
最嚇人的是野草,似與夜風(fēng)打架斗毆,互不相讓,強(qiáng)勁的夜風(fēng)帶著勝利的姿態(tài)把蓬蒿茅草叢林吹得似野獸奔跑,虎虎生風(fēng);一聲比一聲猛,一陣比一陣急;如海浪搏擊巖石;山野的孩子習(xí)慣了夜風(fēng)的咆哮,假如一位旅客漫步這里,一定準(zhǔn)能嚇的尖叫。
最讓人沉醉的是夜色,溫柔的月光似母親的柔弱卻有力的臂膀擁抱著山頭,萬物如沉睡的嬰兒躺在母親的溫暖的懷抱,鳴蟲如嬰孩的呼吸,夜風(fēng)漫過山間,似母親故意逗弄沉睡孩子的吹著和氣,那莎莎聲,似孩子奇癢難耐的咯咯笑聲,打個哈欠變成了天上的星星。
山野的空氣清晰,要是你坐在山頭的地上望著夜空,準(zhǔn)能看到似螢火的燈光不快不慢路過天空的衛(wèi)星;我想,要是我有神一樣的聽覺,會不會能聽到衛(wèi)星與星辰相見打招呼的對話,要是能騰云駕霧,會不會被他們歡迎邀請加入他們的交流圈子呢?
“汪汪汪……!”一陣急促的聲音在夜間的山谷回蕩,似投石入湖的波浪緩緩漫開,我知道,那是家人忙活跟著出來撒歡的花花,估計是看到遠(yuǎn)方有人扯開嗓子通知主人。
我正一步一步慢慢的朝著聲音的方向走去……
(二)現(xiàn)在的趕夜路有點郁悶
最近幾年,特別在高溫天氣的夜晚,我不敢像以前那樣不帶照明設(shè)備就大喇喇的出門,包括到屋外空地游蕩;不知從哪年開始,爬行動物蛤蟆,冷血動物蛇最愛光顧這里。
晚飯后,我沒像平常那樣在廚房洗漱忙活,而是突發(fā)奇想到屋外歇涼再做。
那是一個圓月的晚上,我打著空手優(yōu)哉游哉的出門,一邊漫無目的的跑步,一邊欣賞美麗的夜色。
走到屋外空地上一棵大樹下,突然,我踩到一個又軟又一鼓一鼓的東西,驚得我條件反射跳起多高,嚇得我像瘋子一聲“啊”的尖叫。
我借著月光低頭仔細(xì)辨認(rèn)清楚,原來是一只蛤蟆,正望著我一鼓一鼓的,氣得我不要了月色,氣憤的轉(zhuǎn)身回屋。
這是次要的,還有更嚇人的;一個晚上我著急的等忙農(nóng)活的外婆外公好久不見回家;那天沒有夜色,漆黑一片,我擔(dān)心的出門走到一條路邊盼望他們,那季節(jié)溫度很高,我光著腳行走途中卻踩到一個條狀很厚的一通冰冷的東西,驚的我抬起腳退縮好遠(yuǎn),我想知道那是什么,反身回屋拿了手電筒出來,站在原地尋找很久,什么都沒有發(fā)現(xiàn)!
后來,我把此遭遇告訴外婆他們,想知道那是什么,外婆一臉驚懼的望著我顫抖著好久說不出話來,她說,我踩到的東西是一條蛇,蛇是冷血動物呀。
媽呀,聽后我害怕的要命,哆哆嗦嗦著雙手合十默默感謝蒼天保佑!以至今天想起來還頭皮發(fā)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