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那些年我遇到的尷尬
- 煙水月微茫
- 尋昭樹
- 1330字
- 2020-03-17 18:06:23
有時候真的很奇怪,你想記住的越是記不住,不想記住的印象最深刻。
一件事情,足以觸動驚心。
記憶里,不是回味無窮就是讓人哀愁!
(一)第一次學習計算機
我第一次接觸計算機課程是在小學四年級,05年左右,信息技術教材在農村普及不全面,要么兩人公開看,要么一個班上只有微機室老師那里獨獨的一本。
上課很單調,學習也枯燥。老師苦口婆心地在講臺上講解知識和寫下筆記讓我們摘抄,方便我們記錄復習的,和現場看老師在電腦前操作,我們感覺辜負了老師的期盼,摸著電腦呆呆望著,一竅不通。
我們是當地接觸信息世界的第一屆孩子,對信息的認知較少,領悟低。加上初期電腦與彩電電視沒區別,除了多了一個打字的鍵盤外,感覺學了沒什么用,還不如電視好看。
想看什么只需動手在遙控器上輕輕一按,什么人物背景手到擒來。
那時候的我們非常的單純,想法簡單,不了解電腦是生活工作中的巨大幫手,沒有分清電視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把它忽略的徹底。(現在想起來,感覺那時候的自己好無知。)
第一次接觸電腦的我們很自卑,除了會玩游戲其他什么都不會,打字叫龜速,一節課四十分鐘打字一百個就是英雄。
起初幾節課,我們對計算機挺有興趣,后來漸漸的失去了信心,不是在室外自由玩耍就是在教室自習。
年齡的增長,對世界變化的認知充滿好奇,冥冥之中我們變得悟性高,不用老師提點,我們自學成才。
我正式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是在初中,老師教程輕松,也不用考試,開學幾節課講解知識,后面我們每節課都在微機室逗留看電視看電影聽歌。
從那時候也可以說,我算半個網癮了,一周不去心癢難耐。
我算比較中等的,我班上也有電腦天才。電腦普及到鄉村的第二年,住在鎮上的班上同學的家里開了第一家網吧,生意好的不得了,至今每天座無虛席,進去還要預約。
小學時候有同學請我上網,當時我沒有同意也沒有回絕,只是告訴他,仿佛在詢問一件普通的事:“蜘蛛網織好沒有嘛?”
對方一聽,懵了半天的看著我,一臉迷惑不解,偏著頭問道:“我織網干什么?”
我聽后理所當然的回答:“好上網呀!”
對方一副見鬼的表情,離開了,轉身邀請其他同學到網吧上網,此后再次見到,我們都沒有打招呼過。
我感覺挺好的,當時的我最討厭到人多的地方,現在也一樣。
或許我性格比較冷淡吧!
我對沒有興趣的話題大多是閉嘴,足以讓對方冷門,知難而退。
看到讀小學的弟弟玩電腦的興奮感,難忘的記憶,匆匆敲字一章呀!
(二)路過的尷尬
那次,我在鄉鎮趕集,路過一個面食攤子,好巧不巧,主人在桌子的另一邊發出邀請:“中午來我這里吃飯!”
當時我真是妄想癥來了,對方是阿姨,標準女音,聲音親切,爽朗,以為是對我說的,聲音很大,仿佛就在耳邊,我連忙偏頭莞爾答應:“不了不了,下次來!”
說完,我感覺奇怪,阿姨沒看我,低頭繼續刮她的絲瓜;不知道阿姨是不是沒聽到,又繼續說:“我說,中午來我這里吃飯!”
我自以為是的繼續回復:“不了不了!”并連連擺手向她表示不需要。
這下,我尷尬了,阿姨終于聽到我的聲音,如夢初醒般的抬起頭怪怪的看著我,這時候我才聽到身邊一個中年男子不大不細聲的道:“不了,我回去吃!”
好奇的我轉過身,就看到他騎著自行車走了。
他是從阿姨旁邊過道出來的,我第一次轉頭看著阿姨時,那男子就在她身邊擺弄他的自行車。
最后,我只有訕訕笑的離開,腳步飛也似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