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陽春三月(二)
- 期待春暖花開的日子
- 青青子裳
- 2992字
- 2020-04-02 11:07:00
今天是3月12日,植樹節。
中國人,自古親近自然,喜愛樹木。《禮記》記載:“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即春天植樹造林是最大的道德。植一棵樹,德行馨香熠然。收萬份福,康寧芬芳綿延。
早在公元前五帝時代,舜帝便設立了九官之一的“虞官”,這可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林業部長”。
到了現代,人們把每年的3月12日設定為植樹節。種下一棵樹,就是在春天種下一份希望。它象征了所有值得等待的事物,萌芽、生長……
萬物生長,種子穿透冷而沉悶的泥土,破出來。枝頭緊閉的芽蕾,將使大地色濃、變成深樹茂林。
植樹節是為了保護倡導人民去種植樹木,鼓勵人民去愛護樹木,提醒人民重視樹木。樹木對于人類的生存,綠化工程對于地球的生態環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書于先秦時期的《管子》一書就曾經說過:“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碑斎?,這句鼓勵種樹的名言,后面還跟著一句,也是我們經常用的,那就是“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可惜今年的植樹節,由于疫情的影響,我們無法走向公園、山野去植樹,但是我們把種子種進了心間,讓愛心發芽,讓善意傳遞,把和平的種子撒遍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今天,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和中國紅十字會共同組建的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9人抵達羅馬,并攜帶部分中方捐助的醫療物。
中國專家表示,將抓緊時間了解意大利疫情,并與意方同行們全面分享中方的經驗和做法,同意方共渡難關。
大愛無疆!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晶晶想:今天是植樹節,可惜不能出去挖個小坑,種一棵小樹,雖然想法是好的,但物業管理較嚴,別說是在房前屋后種菜種花了,就是種樹也不行。
其實,個人感覺,種樹也是為了綠化,種也沒什么不可以的,當然純粹是個人意愿罷了。
國內疫情大好,國際形勢卻不容樂觀。
黑塞說:“從黑夜和不幸之中找到出路,我們終能走向自己所愛戴的明媚之光?!??
晶晶打開微信,被李蘭娟院士的一席話刷屏了。
李蘭娟院士說:“疫情結束后希望國家給年青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不要讓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藝明星,他們是強不了國的。”
李蘭娟院士還說:“國家的興衰要靠科技、教育、醫療,所以要樹立全民崇尚醫生、科學家、教師、軍人,是他們在支撐民族脊梁?!?
疫情期間,她不顧自己70多歲的身軀,帶領自己的團隊去了武漢。每天搶救病人、研究病毒……。
疫情緩解之后,又說了如此憂國憂民的話語,這不是她偶然說出的,是她看到這種社會現象,再不糾正,邪氣壓倒正氣,令人心寒,謝謝李蘭娟院士的警示良言,真令國人慚愧!
……
晶晶越發覺得李院士的警言說得好,于是,把整段話給景曉轉了過去。
景曉馬上回復了:“我正在看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說疫情的事,也看到了李院士的話,說的大氣磅礴,說的真及時,當下確實是這樣一種情況,人們追捧明星,看不到所說人員的努力,不說不知道,猛然發覺長此以往,悔之晚矣!”
晶晶:“嗯!我也受到了很大的觸動和感動,少年強則中國強,大部分青少年追星,細思起來令人擔憂??!”
景曉:“通過這次李院士的警言,應該讓中國人都重視了起來,娛樂可以做消遣,但不能作主業,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娛樂圈里?!?
晶晶:“對!但愿以后能改觀,我們每天學習都怕時間來不及,不可能去追捧明星的。”
景曉告訴晶晶:“不能放棄警惕,境外感染者增多,好像有境外輸入感染者,堅決不能出門,繼續宅吧!”
晶晶:“嗯!你也是!”
景曉突然想起來,晶晶拍的全家照片:“對了,你拍的照片昨晚我又讓我媽看了,她說你一看就是個有福氣的女孩,爸媽看著眼神清明有正氣,一家人很幸福,多希望加上我變成一家四口??!”
晶晶:“你讓阿姨看了???沒事,不怕看,阿姨的評價挺高?。≈x謝阿姨!”
又說:“你為此努力吧!”呵呵地笑了。
景曉:“當然,真希望早點看到你?。 ?
晶晶:“傻樣!”
景曉:“咱們還是視頻通話吧!這樣能看到你!”
晶晶:“行吧!”
視頻中,互相深情地注視著彼此,好像牛郎織女相會一樣。
……
最后聊到,景曉的堂妹支援武漢回家了,受到了國寶級的待遇,當地記者采訪,電視中播出,親戚們打電話問候,父母等親人感動落淚,好像失而復得的大寶貝一樣。
他姑姑也從醫院回家,隔離完畢。
醫務工作者,是多么崇高的一種職業啊!平時治病救人,國難時如同戰士一般沖鋒在前,值得人們尊敬。
放下手機,晶晶去了趟衛生間。
自己一個衛生間真是爽,洗手臺上擺滿了化妝品和洗滌用品;坐便器上套著粉紅色的絨布套裝;好幾雙粉色的拖鞋擺在不銹鋼的鞋架上……,媽媽知道女兒喜歡粉紅色,所以買東西時,大部分是粉紅色的。
洗完手,一看時間,呀!11點20了,趕緊去廚房里做飯。
今天換個吃法,主食做燜米飯吧!米飯的絕配是西紅柿炒雞蛋,好來,就這樣。
做好后,打開冰箱,看到有菠菜,挺新鮮的小菠菜,很嫩,炒就可惜了這么小的菠菜,那就用熱水稍微煮一下,涼拌好了,速度行動起來,焯好后,等涼了切碎,放大碗里,放點鹽拌均勻,再倒點香油和醋即可。
做個什么稀飯呢?每天大米稀飯和小米稀飯的太單調了,好了,就做紫菜湯吧!
鍋里加水,同時放入紫菜、蔥花,一起煮開。
開鍋后,放上點菠菜末,再放入攪拌均勻的雞蛋兩個,一邊往鍋里慢慢地倒,一邊用筷子攪拌入鍋的雞蛋汁,這樣放雞蛋,湯上面就會漂浮著很多雞蛋絲,顯得雞蛋也多。
熟了后,黃色的雞蛋,綠色的菠菜,很是鮮艷,又放鹽少許,炒青菜都是應該最后放鹽,如果一開始就把鹽加入青菜中,那么青菜的營養成分和水分就會流失,炒出來的菜也就會又干又苦的。
炒青菜和做湯,如果開始的時候放鹽,熟了后感覺不出咸來,但實際上鹽挺多。
炒菜先放鹽會讓鹽里面的碘都蒸發掉,長此以往下去,身體補充不到足夠的碘,容易得大脖子病,對身體不好,所以放鹽最好是菜快熟的時候放。
做完這些,媽媽正好下班,提著一小盆草莓進了屋里。
晶晶驚喜地說:“媽媽,怎么買了這么多草莓?挺貴吧?”
媽媽笑說:“路上正好看到有人在賣,心想閨女愛吃就買了,人家不分著賣,就一盆一盆地賣,有好幾個人在買,說是叫牛奶草莓很甜,這一小盆花了80多塊錢??!只要閨女愛吃就行,沒事?!?
媽媽去換衣服,洗手,晶晶就洗了一盤草莓,剩下的放冰箱里了。
吃了一個草莓,又涼又甜,人間美味?。?
看到媽媽走過來,晶晶趕緊拿了一個草莓放媽媽的嘴里。
媽媽吃了后,說:“閨女放媽嘴里的草莓真好吃,沒有買錯!”
等到爸爸下班回家,媽媽和晶晶已經把一盤草莓你一個我一個地全吃沒了,晶晶只好又給爸爸洗了些,讓爸爸也嘗嘗。
燜的米飯也好了,打開電飯鍋蓋,聞到一股米飯的香味,“好香??!”晶晶陶醉地說。
一家三人吃的開心,最后都吃撐了。
因為撐了,爸媽收拾完廚房又坐了一會,才去房間休息。
晶晶也不想這就躺下,反正每天在家,啥時候想躺著都行的。
坐在家里的吊椅上,看會手機吧!聽聽抖音,看看微信……
抖音上的音樂大多是最好的部分,像今年流行的《橋邊姑娘》、《火紅的薩日朗》、李榮浩的《麻雀》,太好聽了也;還有排行榜第一的張韶涵和王晰合唱的《黎明前的黑暗》,是鉆石高音與性感低音的超級碰撞和完美結合,太有感覺了!網上說是神仙的碰撞,說的很有道理。
晶晶不知不覺哼起了這首歌:“風伴著黎明的歌聲,敲響命運的鐘,是夜不滅的燈,那顆星在閃爍?!?
又故意用低音唱男生:“掙脫黑暗的落寞,不甘是誰的過錯,信仰年少的夢想,挫折不過夢一場?!?
……
唱了了好幾遍,這首歌太令人振奮了!
也不困了,干脆看看考博的有關書籍吧!
屋里,靜靜地,只聽到晶晶時不時地翻書聲,還有重點段落的默念聲……時光慢慢流瀉,歲月一片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