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陣感嘆,皆很盡興。
蕭老安人故事告一段落,喝著親家長公主吩咐上的香茶潤喉,耳邊聽著滿是驚訝贊嘆的紛紛議論,心情只有一個詞兒可以形容:
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老嫂子。”沈老太君聽得真真的,心動不已,換到蕭老安人身邊坐下,主動套近乎。
“我聽您說起這小神仙的本事,心里頭仰慕得緊。能不能煩請老嫂子替我引見引見?”
沈老太君抓著蕭老安人的手,擼下一串佛珠給套到對方手腕上。
“這佛珠是我家老大親自去少室山替我求來的,云深大師給開過光,算得上一件能拿得出手的物件兒,老嫂子你戴著頑。”
蕭老安人哪里會要她的東西,趕忙又摘下來重新塞回去。
“您千萬別這么客氣,這是孩子對您的一片孝心,我可不能要。您家里是有人身子不適?別的事我不敢打包票,替您傳個話兒請小神仙幫忙給瞧瞧病,這是行善積德的好事,我樂意著呢。”
“不過丑話說在前頭,小神仙再聰慧,也不過才學醫三載,滿打滿算今年才將將九歲,還是個孩子。”
“這孩子實誠,佛門里長起來的,心善,還不喜打誑語。所以找她瞧病,她從來都是盡力而為,能治九分,便不會只治到八分半。”
“但假若有她瞧不懂的病癥,她也不會隨便應承,不拿病人練手。這您能理解吧?”
沈老太君得了這話,心里更是熨帖,連連點頭,目光殷切:
“懂的懂的!大夫治病不治命,有一說一最好不過。那,就拜托老嫂子了?無論成與不成,診金必定厚厚奉上,我承您二位的情!”
蕭老安人見她通達,也含笑應聲:
“成,這事兒我攬下了。”
“實不相瞞,我呀,是真覺得跟這孩子有緣,琢磨著想認她當個干孫女。”
蕭老安人推心置腹,沈老太君有求于人,面上雖無逢迎之色,可也極為關切親昵。
“這是好事兒啊!”
蕭老安人得她肯定,心里更樂呵了,跟她細說起這事兒。
“前頭說過,這孩子命苦,親娘兄弟全靠不上,被逼得小小年紀離家,在那寺廟里受盡清苦。”
“她師父活菩薩叫她此番來京城,其實也有叫她趁機尋回親父,好認祖歸宗的意思。這人吶,總得有個根不是?”
“不過我尋思著,她這親爹未必靠得住。否則何以她都長到這樣大了,從來沒派人來尋過一回?怕是壓根沒將人放在心上。這樣回去還能有個好兒?”
蕭老安人嘆口氣,眉目慈善。
“這還是好的呢,怕就怕壓根尋不著這家人。這孩子總不能一輩子在廟里頭混著吧?眼瞅著她一天天大了,親事也該準備起來,這可是關乎女人一輩子的大事。”
“這不,我就起了心思,想認下她,好賴給她個出身,到時候說親的時候也好聽,也算是我報答她解除我多年病痛的恩情了。”
沈老太君極力捧場,大拇指挑得高高的,揚聲盛贊:
“您仁義!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合該您家太平康泰!”
長公主不動聲色地把遞上來的方勝拆開看了,又交還給隨身女官,附耳吩咐幾句,女官肅容應聲退下。
長公主朝黎妃使個無事的眼神,含笑問湊在一塊的沈老太君和蕭老安人:
“您二位說什么悄悄話呢?說得這樣熱鬧,倒叫本宮也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