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意不相逢,知交兩兩共。
劍氣凌山雨,野鶴競長風。
——《琨霜雅集》
話說天樞王都中有座鼎鼎有名的如意寺。
寺中供著一尊古佛。
佛前青碑無字,古佛生平也不可考之。
世人將它作“如意佛”,此佛不管妖邪事,只在送子一道上深耕不輟。千年百年,有求必應。
因此,姬有瑕十分篤定。
就是這過于旺盛的香火熏壞了他爹的腦子,以至至于從他三歲開始,他爹便喪心病狂地想抱孫子。
每逢晨昏定省,都要帶著姬有瑕一起來繞著圈兒的抱佛腳,嘴里還神經兮兮地念叨著“善男姬憐在下,求佛祖大發慈悲,為我們姬氏一族早早留后。”等等諸如此類的祈禱。
可憐姬有瑕那時年幼不懂,只當自己聽了一通亂七八糟的“雞”和“狗”(姬-雞/后-狗),如今長大了,卻也只當他爹是病入膏肓昏了頭。
他盤坐在蒲團上,看著眼前和房梁一般高大的佛像。
佛像的面部被工匠雕刻得慈眉善目,寬厚的肩膀深深地低伏下來,像是一座古老的、擁有永恒筋脈的高山。旁人都說,這大山一樣的胸懷里看似空無一物,實際卻裝滿了天上神佛對世間苦厄的慈悲。
姬有瑕對此嗤之以鼻。
他只是想,如果石中佛祖當真有靈,那他老人家豈會不知,“姬有瑕”這三個字,就已經是那位對他生命最初、也是最后的恩賜。
縱然他長大成人娶妻生子,他的孩子也絕對算不了姬氏之后。
原本,“姬”就是一個絕無僅有的稀罕姓氏。
有多稀罕呢?
此乃人皇姓氏,亦是天樞國姓,當今君王名叫姬滿,執政迄今已有二十六年。
而這位王上的一生,也如他的名字一般圓滿。
他青年時掌權,同輩中只有一個同母所出的兄弟,沒有經歷過什么爾虞我詐的奪位紛爭。繼位后政權初穩,便在太后的安排之下娶了一后三妃,據說個個賢良貌美。
可惜月盈則虧、水滿則溢,這絢爛輝煌的帝王畫卷上,終究還是出現了一絲本不該有的裂痕。
這世上,有無數癡男怨女都執迷于修煉成仙。
在這其中,姬滿王上當仁不讓、堪為個中翹楚。
他堅信舉頭三尺有神明,滿天神佛就像是盛夏子夜里的星星,多得數也數不清。所以自打其當政以來,便幾乎從沒干過什么傷化虐民的壞事。
他都是叫別人去干的。
比如,一貫德高望重、算無不準的聞道圣師告訴他——“王上,上天注定您將在膝下七子的輔佐下登天成仙,可不巧您的第八子卻注定是這條登天路上的絆腳石”——之后,他就立馬將剛剛出生還沒抱過的第八個兒子送出去了。
倒也沒有喪心病狂地送與山中豺狼,而是交給了自己的血親兄弟,虞淵王姬憐撫養。
或許是為了表達出對這孩子的不滿,以及稍稍呈現出那么一點為人君父的責任感,尊貴無比的姬滿王上還特地給他御賜了一個名字。
叫做姬有瑕。瑕疵的瑕。
旨意下達后,王都中所有身份顯赫且收到風聲的大人物們就都明白了。這是王上有意以此來祭奠,額不,是紀念他完美生命中唯一存在過的那么一縷瑕疵。
·
就這樣,姬有瑕在整個王室的刻意忽視下,活蹦亂跳地長大了。
風華正茂年近十八,少親、寡友,但有一個不打不相識的死對頭。
此人名叫彌樂。
“彌勒之彌,樂府之樂”。出身于萬法之源的須彌靈山,是須彌靈宮的三少主。
兩人年歲相仿,際遇卻迥然不同。
若說姬有瑕的“兇”名在外還有些水分,彌樂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瑞”氣凌人。
他身在娘胎尚未出生之時,便被靈山之巔的無字天書預言。
說此胎是仙胎,此人是仙人。將來修行有成,他的道心便會化為靈鑰,為天下眾生打開登天之門。
無字天書是天地初開時真神遺留凡間之物,記錄過去未來,卜問萬物蒼生。
沒有人會懷疑無字書的預言真偽,于是小嬰兒的腳底還沒沾上凡塵,就成為了天下人最信仰崇拜之人。
當然,姬有瑕這個怪胎的選擇,總和大多數人背道而馳。
起初,他十分討厭彌樂。
討厭的程度,就和火討厭水、炭厭憎冰差不多。
而這兩人結仇的始末,原出自一股盤旋在口舌之間的妖風。
圍繞姬有瑕的身世——知道內情的王公顯貴會說他生來不祥、注定禍國殃民,而不知內情的尋常百姓則又會說他克死生母、外加來歷不明。
虞淵王生性寬厚,生怕姬有瑕聽到之后不明就里自尋輕賤,索性便尋了個良辰吉日告訴他一應實情。而從姬有瑕知道真相的那一刻開始,便理所當然仇視上了作出預言的圣師……還連帶著“圣”、“師”這兩個無辜的字。
那是姬有瑕生平第一次被宣入王宮。
因王太后年逾花甲有感而發,覺得自己時日無多、可能快要壽終正寢。臨了臨了良心發現,忽然想起了王宮外頭還有一個放養許久的孫子。
老人家掰著指頭一數,覺得這孫子出生十年,她兒子的王位依舊坐得穩穩當當一點兒不晃,那么叫進宮來逛逛應當也是無妨。
于是瞞著姬滿王上,令虞淵王進宮之時,順帶將姬有瑕捎上。
她打算在臨死之前為姬有瑕定下一門娃娃親。
免得將來跟誰學誰,與她那“不孝至極”的小兒子(虞淵王)一樣連半個媳婦都娶不上。落到最后,可能還沒個子孫后代可以送終。
不得不說,老人家的想法還是很好、很周到、且很長遠的。
但姬有瑕當時毛都沒長齊,哪能領會這等深意?
他只是莫名其妙跟著他家老爹進了宮,繼而眼巴巴看著他爹將他交給一個長得皺皺巴巴的老宮女,最后火燒屁股(怕被中年催婚)一般飛速離去。
深謀遠慮的太后終究還是失策了。
那些被她誑來相親的大家千金們此時至多也不過七八歲,小一點的五六歲都有,大多受過父母長輩的言傳身教,認為“虞淵世子生來就是個妖星,千萬不能靠近”。
所以一聽見姬有瑕的大名,在他對面的一眾小女孩便皆都又嫌又怕、嚎啕大哭了起來。
她們團團聚在一處,聲勢滔天得堪比一百窩傾巢而出的馬蜂。而帶著女兒們進宮的那些王公貴婦們也都在愣了一瞬之后,紛紛有所反應。
好端端一場名義上的游園會,立刻就變成了被逼著販兒賣女的交易現場。一時間“嗚嗚”、“啊啊”、“嚶嚶”之聲山呼海嘯一般連綿不絕。
直鬧得老太后臉上掛不住,大手一揮,讓那老宮女又將人帶了出去。
可嘆姬有瑕還沒弄明白這眼淚汪汪的獅吼功是何路數,就又立刻調轉來路。一路上觀花賞鳥,最后還看見了一個穿得雪白雪白的小男孩。
從沒有過朋友的世子殿下寂寞了,指著小男孩問:“那是誰?”
老宮女特別和藹地與他說道:“那位是須彌靈山的彌樂小少主,將來很可能會成為我們天樞國最年輕的圣師呢。”
“?!”
這下可就不得了了,姬有瑕一聽這小孩居然是圣師,盤踞在心的微弱小火苗瞬間躥的比天還高。
也許是因為小小火苗燒到了腦子,姬有瑕也就完美略過了老宮女嘴里的“將來”“可能”兩個關鍵詞。
當然,也就更想不到自己出生之時,彌樂也還是個需要吃奶的孩子,根本無法為他作出預言這種事。
老宮女話音一落,從兩歲開始就每天早起扎馬習武的姬有瑕,就立刻飛身化成了一只山頭亂竄的野豬崽。
“咻”的一聲躥了出去,如愿把彌樂撞飛的同時,還搭上了自己!
待到老宮女后知后覺反應過來,兩個孩子已經一同在結了冰的池水里一邊撲騰一邊互相揪著打架了。
這件事毫無意外的鬧大了。
太后、王上、虞淵王,以及那些還沒止住眼淚的貴婦千金們全部聞風而動,愣是把寬敞無比的宮殿圍得是花團錦簇水泄不通。
彌樂還好,畢竟他深受王上青睞,又是受害一方,根本無人會尋他的麻煩。早在被救起時就被簇擁著請到屏風之后,無比利索地換上了烤得暖暖的新衣裳。
姬有瑕就不一樣了,姬滿王上素來對這他這塊好容易踢出宮門的絆腳石非常忌諱,這會兒陡然一見他居然躥騰到了眼皮子底下,駭得險些沒有當場厥過去。
即便虞淵王和老太后一同開口求情,也還是沒能令他打消怒氣。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彌樂透過人群,看著渾身濕透的小男孩、瞪著眼睛就是不愿服軟的倔強模樣,鬼使神差地動了一絲惻隱之心。
他思量一瞬,于眾人窺視下,穿過燈火下的憧憧人影。
他本來形貌如畫,此時裹著一身雪白輕裘,便像極了降臨凡塵的仙童玉子,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于是,所有人也都看見這位仙童站在姬有瑕面前,伸出兩只白玉似的小手,煞是鄭重地捧住了他冰涼濕潤的臉。
跟他額頭對著額頭,緩緩說道:
“君為我之霞光。”
明明童顏軟語,偏偏聲色空靈,叫人生不出一點褻瀆之心,起不了半絲揣測之意。
自然,也就更沒人想到要去阻止彌樂,任由他牽起這道泡了水的“霞光”,一前一后暢通無阻地出了宮。
不得不說,當時彌樂此舉對姬有瑕來說,堪稱以德報怨。
具體效果,和憑空變出一碗蒙心豬油給他灌下去沒有任何區別。
姬有瑕抱著愧疚心虛抱歉懊惱等等一系列的小心思跟在彌樂身后,就連忍痛割愛、用自己最喜歡的點心來和人家賠禮道歉都想到了。
然而驚天的變故,就發生在兩人跨出宮門的那一瞬間。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兩人剛來到一個四下無人的拐角,白衣如仙的小少年陡然撕下偽裝的假面,轉過身來冷下臉,給姬有瑕迎面來了一記重拳。
只聽“砰”的一聲,和牙齒一起摔落在地的,還有人與人之間脆弱的信任……
此役堪稱兩敗俱傷。
彌樂的風寒過了三天才好,姬有瑕的烏眼青也過了三年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