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謝
我首先要感謝李濟、石璋如、高去尋和已故的董作賓教授,他們都是我大學時代的老師,通過講授安陽考古引導我走入考古學的大門。安陽對我一直具有特別的意義。正是由于和安陽的這種感情上的聯系,我才能克服種種困難完成討論整個商文明的著作。已故的潘愨先生和李光宇、胡占奎先生也都是戰前安陽發掘的參加者,他們私下里教給我許多寶貴的經驗。
關于戰后安陽發掘的信息和第一手資料,我要感謝夏鼐博士和安志敏、王世民、陳志達、楊錫璋、楊寶成、戴彤心、許景元先生和鄭振香、劉一曼女士的慷慨幫助,我和他們曾在1975或1977年會面并交談。我將牢記1977年7月我在安陽與楊寶成、陳志達和鄭振香所作兩天兩夜漫長而又富于成效的談話。
本書的完成有賴于國家人文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Humanities)的研究基金資助。但是本書的發現和結論不代表該機構的觀點。
本書關于商文明年代學的討論,得益于潘武肅和伊麗莎白·福倫德(Elizabeth Freund)的兩篇沒有發表的手稿。有關天文資料得到哈佛大學天文系邵正元(Shao Cheng-yuan)的幫助。伯克利加州大學的吉德煒(David N.Keightley)以多種方式影響到我對商代歷史學許多方面的認識。
我感謝哈佛燕京圖書館的賴永祥(Lai Yung-hsiang)在目錄學方面的慷慨幫助,也同樣感謝惠特尼·包維爾(Whitney Powell)、多娜·樸樂徹(Donna Pletcher)和南西·福那德(Nancy Fernald)在美術設計、希爾·博格(Hellel Burger)和克里斯托夫·布內特(Christopher Burnett)在攝影方面提供的幫助。馬麗·克勞瑞·占賓斯(Mary Clare Gubbins)打印文稿,也在此表示感謝。
耶魯大學出版社的漢學家薩麗·科博·色拉費穆(Sally Cobb Serafim),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極大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