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在故鄉
- 情迷契訶夫
- 大周小說
- 1748字
- 2020-02-11 09:15:32
在故鄉。
契訶夫的短篇小說《在故鄉》共兩章,咱們一起看完吧。
人物:薇拉,車夫,姑姑達霞,祖父,涅希恰波夫(醫師),阿遼娜等。
句子:
[開頭]頓尼茨的鐵路。一個白色的火車站,清靜而又無精打采,孤零零地立在這片草原上,車站上似乎空無一人。火車把您送到這里,然后又接著向前開去;它的聲音開始還可以隱約聽見,最后便什么也聽不見了。車站的外面一片荒涼,除了您自己的馬以外,沒有其它的馬。
……
車夫沒有吭聲,卻用烏克蘭人那種眼光憤怒地瞪了她一眼,爬上了車夫座位。
……
從火車站起程還剩三十俄里的路要走,薇拉也被草原的魅力迷住了,只想著這一帶地方是多么廣闊,多么自由。到目前為止她生活里所缺少的,正是這種廣闊與自由。
……
我的心肝兒,我的心肝兒!”她姑姑尖聲地喊叫著,“我們的真正的女主人來啦!你肯定清楚你是我們的女主人,我們的皇后!這兒的每一件東西都是你的!我的心肝兒,我的美人兒,我并不是你的姑姑,而只是你的奴隸!”
……
她的姑姑是個四十二歲的女人,穿一身入時的衣服,腰身勒得很緊,甚至肩膀那里的衣袖也鼓得高高的,明顯地是想盡力裝扮得年輕,還想嫵媚動人;她走起路來步子很小,脊背扭動著。
……
他們為她安排了一個最好的房間,這所房子里所有的地毯都被鋪到這個房間里,此外還擺上了很多花;晚上她躺在那舒服、寬大、柔軟的床上,她快活得笑起來。姑姑達霞走進房間里來,待了一會兒,向她道晚安。
……
涅希恰波夫常來我們這兒——非常英俊而且有趣味的男子!他愛上了你的照片。
……
他從中午一直坐到深夜十二點鐘,卻沒講一句話;薇拉覺得不喜歡他。她覺他那過分的客氣、過分的斯文、長著濃黑眉毛的死板的白臉,都惹得她膩味;她猜想他死不開口的原因,也許是因為他太笨。
……
到了傍晚時分,他們總算準備走了,她看到他們終于要走了,非常痛快,就說:
“你們再坐一會兒吧。”(第一章完)
她覺得應酬客人是件很勞神、又極不自在的事情。
……
為百姓服務,減輕他們的痛苦,教導他們,啊,那肯定是多么高尚、神圣、壯麗的事業!但是她薇拉卻不了解民眾。她如何才能去接近他們呢?對她而言,他們是沒有趣味的、陌生的;草房里的窒悶,飯館里的咒罵,沒有洗過臉的孩子們,女人那些嘮叨的瘋顛話,她都無法忍受下去。
……
做個工匠、法官、船長或是科學家,做一種能夠用出一切體力和腦力的事業,累得筋疲力盡,晚上再美美地睡上一覺,那該有多好;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一種事業,使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有趣味的人,能夠讓有趣味的人喜歡,能夠愛,能夠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家庭,那有多好……但是,究竟該做些什么呢?又該從哪兒做起呢?
……
“嗯,對了,”她想,“大概我還是結婚的好!”
……
“孩子,銀行的借款,我們該付利息了,但是那些佃戶還沒有繳租子。你能夠先提點兒錢交付嗎,就從你爸爸留給你的一萬五千盧布里?”
……
“不行,夠了,夠了!”她想著,“我需要開始想辦法了,否則的話就不會有好下場了……夠了!”
……
她又走出了屋,走到田野上。她漫無目的地??著,暗自下決心:等結了婚,她要管家,要給人看病,要教書;所有周圍一切女人所做的事,她都要做。那常常對自己對別人都不滿意的心態,每逢回想自己的過去、便會如同大山一樣呈現于眼前的一長串的大過失,她開始認為是她命里注定要過的現實的生活,她再也不期望更好的生活了……確實也不會有更好的生活了!美麗的自然、夢想、音樂,都是一回事,而現實的生活卻是另一回事。幸福和真理,顯然存在于生活以外的其它地方……人應該不要生活,而是跟這個茂盛的、如同永恒一樣漫無邊際、漠不關心的草原,還有里面的花朵、古墓、遠景,打成一片;假如是如此,那就萬事大吉了……
一個月以后,薇拉搬到工廠里去住了。[結束]
小結:
這篇短篇小說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薇拉從女子學校畢業回到草原老家,姑姑給她介紹了一個醫師。這個人現在是工廠的股東,對醫師的工作已經不怎么上心了,一表人才,很有風度,話不多。開始,薇拉看不上他,覺得他太悶了,就像草原上的一切,每天都一個樣,吃飯、打牌、喂豬之類的,看著都沒勁。后來,看的時間長了,她也整不出個什么新花樣來,于是回到現實,嫁給了醫師,過上了大家都熟悉的生活,每天給自己安排得滿滿的,管家、教書等等。
故事啟示我們:
第一,面對現實。
第二,要有事做。
第三,夢不能丟。
第四,親近群眾。
第五,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