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墨施還真是大神一枚,在他的記錄下,世間萬物即可以提供給人類便利,也可以變成御敵利器。譬如果實、樹葉、花瓣,甚至于水……
在第二部著作中,鄭菡不僅學會制作各類花露、點心、果酒、果醬,也知道了如何用樹葉殺人。
墨施所述用內力結水成冰,從而用不同形狀和大小的冰刃制敵于無形,有些類似天山童姥的生死符,但威力不如它,也沒有那么多變化形式,僅用于殺敵而已。鄭菡試了一下,將寒冰內力聚于五指,真真將水結成一小塊冰刃,捏于指尖,輕輕旋出,不遠處的椅背變無聲削去一角。
鄭菡仔細瞧了一下自己的手,沒有任何變化,若不是椅背缺了一塊,都懷疑剛剛的一切是否從來沒有發生過。
看了那么多制作花露和果酒的方法,鄭菡有些躍躍欲試。想到那一片玫瑰花海,便打定主意,先做些玫瑰花露再說。再說了,做些玫瑰花茶,每天泡水喝也挺好……
這次,鄭菡很快就來到玫瑰花海,紅色的玫瑰花嬌艷欲滴,鄭菡采了一些花苞便返回依法進行蒸煮了。
第二天醒來,聞著馥郁的玫瑰香氣,鄭菡一陣神清氣爽,決定繞湖走一圈。
輕松走過玫瑰花海,是一小片一小片的作物。先是頭頂白色繡球花的綠色植物,鄭菡辨認了半天,感覺有些像白芷,但不確認。
接著是類似的作物,但葉子要秀氣一些,白花要散開些。慢慢走下去,鄭菡發現,作物大多是藥材,有自己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
走過作物,是一片果樹和花樹,有桃樹、梨樹、櫻桃樹、梅花樹、丁香樹等。看的鄭菡目不暇接,簡直佩服死那個墨施了,真不知這一大片樹木他是如何種植的,尤其讓人驚訝的是,他走了這么久,這些植物依然茂盛,不能不讓人心生訝意。
樹林之后又是一片作物,剛接近這些植物,鄭菡就覺得發困,只好跳進湖水中,漂浮著美美睡了一大覺。
等醒來的時候,鄭菡發現已經漂回了木屋附近。
于是只好上岸,換下濕衣,吃了些野菜。
閑來無事,又拿出剩下兩本書翻看起來。這兩本一本是醫書,一本是植物物語。
由于惦記印證昨日看到作物,鄭菡先抱著植物物語翻看起來。
原來走過玫瑰花海的那一小片植物真的就是白芷。其它的還有防風、丹參、甘草……
太有意思了!物語上不僅有植物的手繪,還有如何種植維護、如何取用等。墨施對每種植物還有自己特別的評價。比如稱白芷為“在我頭痛的時候,你拯救了我,你還是腫痛的守護者……”
鄭菡看得津津有味,全然不知外面世界幾何時。
書中記載,樹林之后的那片植物均為有毒的,難怪那天自己覺得發困,還好自己跳到水里,否則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鄭菡真有些后怕。
有毒,那如何接近呢?對了,既然當時墨施種植了毒草,他一定有辦法!但把一本書都看完,也沒發現有接近毒草的辦法,真是郁悶……
如此過了數日,鄭菡對照湖邊的無毒的植物,將物語上的內容記了下來。又用白芷、白術給自己做了一個美白的配方,每天美滋滋地涂抹享用。
最后一本是講如何根據病癥配藥、煮藥、救治等。閑來無事,鄭菡當做閑書細細翻看起來。
這個墨施真是神了,不僅頭痛腦熱有方可治,流血斷骨也能救治,甚至于婦科病癥也有記載。
翻著翻著,鄭菡眼睛不由大睜。
聞后致困的植物,曼陀羅和夜來香?應對措施:閉氣!
天啊,這得多厲害的肺活量,閉上半個時辰,人還有命嗎!
鄭菡雖然對閉氣心存疑慮,但還是按照書中記載,嘗試練習。最開始不得要領,只能堅持一兩分鐘。慢慢地,鄭菡發現,自從進行閉氣練習后,自己的毛孔開始慢慢進入到呼吸狀態,肺部手太陰經脈也愈來愈通暢。到最后,竟然能夠清晰地聽到自己的心跳,感知到血管中血液的流動。真是太奇妙了……
書中還記載了諸如奪命顛茄、天仙子等毒草的特點和救治措施。鄭菡心想,若有朝一日自己出了這處桃源,肯定又要面臨各種追殺,所以除了練好看家本領,還必須把各類用毒方式了解清楚,免得不小心就把小命給翹了。
日子就在鄭菡的閉氣練習和毒藥學習中不知不覺渡過了。
鄭菡發現自己已經可以輕松閉氣一個時辰的時候,決定還是去湖邊毒草園里看看。
毒草園里面許多毒草,鄭菡采摘了一些,用于制備不損害性命的毒藥,以便防身。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鄭菡在藍色湖邊待到玫瑰花兒開了謝,謝了開……,真正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每天除了打坐練功、練習暗器外,就是研究墨施留下的醫書和物語。
這日,鄭菡面對著紫藤花兒,忽然生出想吃紫蘿餅的念頭,而且這念頭一經生出,就再也抑制不住。
也是時候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而且自己身上的悲慘遭遇到底怎么回事,也須得出去多方探尋,才能夠知道。
可面對深不可測的懸崖,鄭菡并無太多把握能夠出去。
她嘗試用天山童姥教虛竹的飛躍方法:往上跳的時候,兩膝微曲,先聚氣在丹田,等到真氣向上走的時候,便放松全身。
結果,飛倒是飛了挺高,就是控制不住真氣。只聽撲通一聲,鄭菡又掉到湖里了。
鄭菡不由對著湖水大嘆:你是我的幸福,你是我的家,每次都是你恰到好處地拯救我!
思慮再三,鄭菡又試了一次,這次她把吐氣、吸氣與上升、下落融為一體,終于可以收放自如。
練習兩天后,鄭菡可以在林間像鳥兒一樣飛躍。然而她要實現的是躍上幾公里高的懸崖,必須躍得更高些才有可能成功。
又練習一段時間,鄭菡發現頂多也就上躍一百米左右,距離幾公里差遠了。可是四周懸崖光滑如鏡,壁立千仞,連個擱腳的地都沒有。除了感嘆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鄭菡每天不得不望涯興嘆。
等等,光滑……
鄭菡忽然想起原來看過的攀巖技術,主要是怎么讓崖壁適合攀爬。
對了,制造凸起和凹陷!
不枉鄭菡的每天苦練,現在已經能夠輕松地控制體內的一冷一熱兩股真氣,且真氣澎湃充盈。
將丹田中的寒冰內力,由少到多,先運到肩頭巨骨穴,再送到手肘天井穴,然后送到手腕陽池穴,最后運到食指商陽穴,指向湖水。
湖水立刻出現一注錐形冰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