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所有美好都值得等待
- 從喜歡到歡喜
- 二月ey
- 1704字
- 2022-05-28 23:50:09
(1)我的童年
小時候,父母外出打工,所以自我有記憶起,我的一半童年回憶都是和姥姥,姥爺在一起的。
我對姥姥的印象一直很深。
那時候姥姥是個頭發還沒有花白的慈祥老人,把我照顧的很好。
有好吃的,她總會先想到我。我吃魚喜歡吃魚頭,姥姥知道,所以每次她總會把魚頭夾到我碗里:
“枝意吃魚頭,姥姥不喜歡吃。”
哪有那么多的不喜歡。
有段時間我挑食,姥姥就故意在我面前吃著冬瓜,形容有多么多么的美味。
要不然就是或者把我不喜歡的蔬菜切成各種有趣的圖案,和肉放在一起燉湯喝。
后來我去過很多地方,吃了很多美食,卻再也沒有喝過那么好吃的肉湯。
我小時候,經常在晚上看到姥姥對著相框里的姥爺叨叨:
“枝意是個聽話的孩子,也不會給我惹麻煩,就是有點挑食。唉,這孩子,也是命苦。從小都沒和父母見過幾面,倒是生疏。如果你也在該多好,我們一起對她好點……”
姥姥小心翼翼問過我:“枝意,你想爸爸媽媽嗎?”
我搖搖頭,不想讓姥姥傷心:
“不想,有姥姥在就夠了。”
說完,我沖姥姥笑了笑。
確實,姥姥對我很好,我也有很多小伙伴們,每天都無憂無慮的。可是,說實在的,有哪個孩子不想爸媽的,我總是沒有安全感。
每次小伙伴們玩游戲快結束,他們的父母總是催促。我等他們都被父母接走了,自己走回家,發現姥姥站在路口等我,我向她跑去,心里十分滿足。
時間如流沙般一天天地從指縫中溜走,姥姥也逐漸顯露衰老。
我看著她的黑發一根根變白,背一點點駝下,皺紋在她的眼角處絲絲分明,雙眸的亮色一點點黯淡。只有話語還是那么溫柔,輕聲喚我的小名。
在我讀二年級時,父母回來了。在外面打拼那么多年,賺到錢也累了,干脆回來開了家飯店。
記得他們回來的那天,姥姥牽著我的手,對我說:“枝意,快叫爸爸媽媽。”
我怯生生地看著這兩個陌生的人,生硬地發出兩個音:“爸……媽……”
爸媽總覺得虧欠我很多,回來后對我很關心,姥姥做中間人,本來就是血緣親人,不過一年,我和爸媽之間就沒有什么所謂的間隔了。
剩下的一半童年回憶,就是和姥姥,父母在一起的時光。
好時光不長,姥姥身體不好。
小學畢業的那年,姥姥去世了。
我仍舊記得那天是晴天,但似乎在我的世界中,天空缺了一角。
突兀地照進一片片連續不斷地黑暗。
小林日記:
我是個容易滿足的人,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姥姥很愛我,也曾全力想給我安全感,我很感激,也很愛她。
可我想把她的愛當做寶藏好好珍藏,而不是安全感的借宿。
孩時的習慣,真的很難改,不是我沒有嘗試,只是那時候的心一旦空了一部分,就很難再填滿。
但好在,溫暖缺席并不意味離開。陽光會慢慢彌補天邊缺口的烏黑。
( 2)唯一回應
一次體育課回班,坐下拿起筆準備寫作業。發現手不知道在哪里劃破了一個口,血從里面一點冒出。我馬上別過視線。
可是暈血的反應還是來了,好在也不是很嚴重。
剛上完體育課,很多同學去食堂買水還沒回班。我問了就近已經回班的同學借紙,都說沒有,最后,我去問了秦同學。
秦同學那時在喝水,一眼就瞄到我手上的傷,立即把水瓶蓋擰好,回我道:
“我也沒有紙。”
我:“那好吧,謝謝。”
我閉眼吹吹傷口,傷口不大,短短的一條劃痕,血滴滴流出,倒也不是很嚴重,但是我會暈血。
還在發愁,突然面前遞過來兩張紙,抬頭就看到了秦同學。
那時候的秦同學已經逐漸長開,身高快到一米八,俊朗的五官,眉宇間是少年的青春氣。
窗外的陽光暖暖地照在他的臉上,他習慣淺淺地笑,沒有說話,雙眸如墜入星辰大海般光彩耀眼。我的心跳不自覺地加快,暖暖的,臉有些發燙。
我感激地看著秦同學,他不自然地躲閃目光。
我接過紙說了句謝謝。
秦同學欲言又止,最后開口問道:
“你是不是會暈血?”
我點點頭,他明了。
秦同學:“那你怎么處理傷口?”
我:“小問題,我有辦法。”
他“哦”了一聲。
這時,有個朋友回來了,也看到了我手上的傷,她關切地詢問:
“怎么了?”
“沒什么,就是不知道在哪劃破了一口子。”
秦同學坐在前面,轉身補充了句:
“她暈血。”
然后又轉回去,靜靜寫東西。
“當我看向你,滿天星星都落在你頭上。”
小林日記:
少年眸中若有星辰,那么我就是追逐星辰的人。
喜歡你,并不是你長得好不好看的原因,只是你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了我別人都給不了的感覺。
原來,所有美好都是值得等待的。怦然心動,原來真的是一瞬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