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好的我們遇上正當年紀的最好的他們
和秦先生在上海打拼的那幾年,沒車沒房,出行基本上是靠地鐵或者是公交車。
后來又爆發了疫情,腦海里響起空城的旋律。
這些都是在此之前難得的回憶。
有一回周末,秦先生說帶我出去郊游休息。
目的地在最后一站,時間還有很久。我和秦先生一人一只耳機聽著歌。
那時候春天剛來,空氣中彌漫慵懶的氣息。我聽著聽著,就靠在他肩膀上睡著了。
到了一站,上車的人變多,聲音嘈雜不少。我迷迷糊糊地醒來,問秦先生:“到了?”
秦先生解釋道:“沒有,現在是放學下班高峰,人比較多。”
我拍拍腦袋,干脆清醒過來,然后就看到了最好的他們。
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站在窗邊,扶著把手。
女孩不敢看男生,頭一直低著,男孩講話時,目光不經意看向女孩。男孩大概是講了什么有趣的事,逗的女孩小聲地笑了。
見女孩笑,男孩像是獲得了最大的寶藏般,也笑得十分燦爛,這才敢一直看著女孩。
可是男孩不知道的是,在他裝作不經意看向女孩后,女孩也看向了他。
可是女孩不知道的是,男孩眼里璀璨只有她。
我看向身邊的秦先生,他也同時看向我。
我們都看到。
如果是以前的我,一定會悄悄對秦先生說:
“那個女孩肯定喜歡男孩。”
可是現在……
秦先生先對我說:
“那個男孩只是想對女孩好。”
窗外春景意正濃,陽光不過暖,到處飛舞著潔白的柳絮,干凈如始。
窗邊的男孩和女孩,在最好的時光,不斷成為最好的他們。
小林日記:害羞、敏感的年少時光總有一天會過去,我們曾把仰慕當做喜歡,把偏執當做獨立。可當有一天回頭看時,所有的青春故事,像鋪展開的畫卷。回不去的叫時光,不能去的未來叫期望,可只有一個叫珍惜的現在,陪伴一生。
(2)沒有什么驚天動地,只是順其自然
工作,生活各方面穩定下來后,我和秦先生在一起的第七年,我們結婚了。
沒有什么驚天動地,只是順其自然。
所以要見家長時我是第一次見秦先生的家人。
高三的時候,秦先生的父母離婚,秦先生跟他的媽媽,也就是我現在的婆婆。
在秦先生的說法里,他的媽媽是個雷厲風行,干什么是都很果斷的女強人。
可我親眼見到和接觸本人后,我發現秦先生的所有情報都有誤。
我第一次見到秦先生媽媽,她很熱情。笑起來眼睛彎彎的,親切極了。吃完飯就拉著我聊秦先生小時候的一些糗事。
整個過程,秦先生都用一種不可思議的奇妙眼神看著我們。
我和秦先生快要離開的時候,秦先生媽媽突然板著一張臉,對秦先生說:“結婚以后別以為我就不管你了,你要是敢欺負我兒媳婦,別怪我六親不認。”
轉變之快,秦先生驚呆地回了聲“哦”。
回去的路上,我跟秦先生說:
“媽也沒有你說的那種嚴厲,你情報有誤啊。害的我一開始怪緊張。”
秦先生說:“至少有一個是真的。”
我好奇地問:“什么?”
秦先生說:“我可能不是親生的。”
有一回秦先生媽媽來上海出差,順道來看我們,帶了水果。
一進門,就喊了秦先生,秦先生感動地以為是他的媽媽太久不見他,終于想他了,趕忙過去。
然后我見到我婆婆把手里水果一股腦全部拿給秦先生,然后走過來跟我打招呼:
“我親愛的兒媳婦,有沒有想婆婆呀。”
剩秦先生一個人在鞋柜旁,拿著果籃風中凌亂。
下午,我婆婆提議一起去逛街。
婆婆對秦先生說:“你也去吧。”
然后,秦先生就被委以拎東西的重任。
秦先生再次懷疑自我。
但在這世界上,我婆婆絕對是最懂老秦的人。
在秦先生不在場的時候,婆婆有一次難得正經聊到秦先生。
她在說的時候,語氣很緩很緩,在努力回憶,在偷偷想念:
“這個孩子,表面看起來很堅強開朗,其實倔強的緊,又不會輕易表露情緒。
我和他爸爸離婚的那一天,他平靜地說了句‘你們開心就好’,然后一個人反鎖上門。他跟了我以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沒理我。
我知道離婚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影響很大,我和他爸爸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以后,我們在生活習慣,價值觀上都不和。倘若我真的就和他將就一輩子,我無法原諒自己。是不是很自私啊?
可是不適合的不能強求。秦先生小時候起,我就對他很嚴格,因為他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有自己的家庭,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我想讓他知道,他可以信任,但不能依賴。”
說道這,婆婆停頓了一下,然后跟我絮叨著秦先生的喜好,習慣……囑咐我多包容。
她的眼中,滿是一個母親的溫柔。
和秦先生聊天,我跟秦先生說:
“我們以后得多回去看看媽。”
我其實想說的是“媽很關心你,我們要多回去陪陪她。”
我正想著,就聽到秦先生“嗯”了聲,然后說:“我知道她關心我。”
小林日記:
親情,友情,愛情。幾乎所有文章寫及相關內容,都是這組排列文字。
這未嘗不是我們體味人生情感的順序。
天生相連的血脈,行至途中的偶遇,充滿未知的余生。
我的生活中遇見的人讓我明白,歲月可以溫柔,美好不負韶華。
在他們面前,我們就算不用丟盔棄甲,他們也能夠明白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