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寫給工資低、任務重、壓力大的職場新人們

如何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如何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如何從職場小白迅速成長為職場精英?

作為職場小白,你需要知道幾件事。

去年我在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開始帶團隊。看到新人們工資低、任務重、壓力大的時候,我經常會反思,這份工作對于職場新人來說,值得做的意義到底在哪里。

最近面試了兩個新人,一個工作了兩年,一個剛剛踏出學校大門。

工作了兩年,有點經驗的,在想要高工資和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之間舉棋不定。

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的,在自己到底適合做什么,要找什么樣的工作的問題上,迷茫無措。

出于這些原因,我認真回憶了下自己剛畢業時的情景,試圖去找自己一路走來堅持不懈的原因。有幾點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1.興趣愛好是職業的第一步

因為自己一直喜歡讀書,寫文章,在學校開始實習的時候,就希望能找一份跟文字打交道的工作,那時我還沒想過做圖書編輯,覺得做文案編輯、雜志社編輯、網站編輯都是自己的職業可選項。

第一份實習工作是在北京一個非常偏遠的文學雜志社做編輯,每天篩選五六百封投稿郵件,負責選稿和文字校對工作。剛開始做得很起勁,早晨起來讀英語,白天拼命工作,晚上回去讀自己喜歡的書。兩個月之后,發現工作只是日復一日的重復,工資短期之內不會有什么增長,可供自己學習的空間也很有限,未來前途渺茫。當時有一種“廟小容不下自己這尊佛”的感觸,爽快離職。

誤打誤撞去了當時某家還不錯的圖書公司做編輯,試用期沒有五險一金,工資2500元,到手的工資2000元左右。當時跟著一位老師做《胡適文集》,他只教我怎么用Word分大小標題,做文字校對,之后什么都沒再教過我。以至于后來我離職的時候,都不知道圖書編輯到底在做什么。

我在自己的工位上安靜地看了兩個多月的《胡適文集》,也不亦樂乎。

那個時候策劃選題、圖書設計、營銷推廣,都還離我很遙遠,對我來說,這些完全屬于一個陌生的領域。沒有人教過我這些,我也不知道這份工作還有這么多技能需要學習和探索。

當時同班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一個進了港企,轉正月薪4500元;一個進了國企,月薪3500元。其間父親身體不好,這些現實生活中的因素來來回回的刺激,讓我不得不慎重考慮,自己到底是要錢,還是要自己的愛好。

我去過同學所在的港企公司,在王府井的東方新天地里,很大,人很多,環境也很好。我心里很羨慕,覺得自己也要去這樣的大公司才行。

告別《胡適文集》的那天,我從那家圖書公司一路哭著走到地鐵站。我打電話給最好的閨密,問她:為什么人不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為什么自己會那么窮?

后來我果然去了一個高大上的公司,也很受重視,工資漲了點,工作得心應手。只是工作內容我不喜歡,公司同事都很新潮,我的桌子上出現一本《語言學概論》,會嚇他們一跳,“這是什么鬼?”

兜兜轉轉,最后還是做了圖書編輯。去了一家在當時圖書行業很有名氣的圖書公司,月薪3000元,工作內容是自己喜歡的,同事和領導都很友好,公司文化氛圍也很好。一直到這個時候,我的職業生涯才算正式開始。

找到自己喜歡的,待遇又能接受的這份工作,歷時9個月,有很多次我懷疑自己的能力,差點放棄。

其間有的同學從北京回了老家,有的同學工作稱心如意,唯有我,不停地換工作。不是喜歡的工作沒錢,就是可以賺到錢的工作不喜歡。當時住在天通苑六間隔斷房的其中一間里,躺在床上懷疑人生……一次次懷疑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能當飯吃,又一次次不甘心想再試一試。

不管心路如何坎坷,生活如何艱難,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的興趣愛好。

從踏出學校到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歷時9個月以后,我找到了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可是,興趣愛好,真的僅僅是我們職業生涯里的第一步。

2.好待遇,不如好平臺

我告別《胡適文集》,去了一家團購公司做新媒體運營。在這家公司辭職的時候,領導說可以給我漲工資,讓我別走。

給我加的工資,比我要去入職的圖書公司的工資要高一些,可我還是執意要走。

因為我知道,這個平臺不適合我,與錢無關。

我要入職的這家圖書公司,在當時如日中天,出了好幾個百萬暢銷書作家,公司做過的名家明星作者,讓我眼花繚亂。我什么都不會,但看到公司書架上擺放的那些書,我知道我來對了地方。

當時,我是那個部門年紀最小的編輯,其他編輯都很有經驗,并且都有自己的特長。要么是在圖書裝幀設計上比較下功夫,要么是選題能力很強,有的校對稿子校對得非常好,有的很擅長與領導和其他同事友好相處……我是一個“小白”,既然我想留在這個平臺,那就要苦干。

你以為你初到公司,只是不會做大事嗎?不,你首先要熟悉的是公司里這份工作的基本流程。流程這東西,只要在公司待了一兩年的同事,都很熟門熟路。

自己不會,就要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當我發現每天只問一個人,對方會表現得不耐煩的時候,我就向不同的人請教問題。當時部門有11個人,一個總監,一個項目經理,一個主管,剩下的7個編輯,都是我可以請教的對象。

不得不說,圖書行業里的人和事相對比較簡單,人心都不算太復雜。大家都很善良,覺得你是個新人,年紀又小,愛學,只要有時間,多數人都會幫你。

一年時間里,我用3個月學會了做流程,同時在這3個月里,弄明白了自己工作的內容,剩下9個月,用來苦干。一年后,我任務超額完成,做了公司里最年輕的項目主管。

我的工資在一年后,從月薪3000元,變成了月薪5000元。

接下來第二年,我的月薪加提成平均每個月是7000至8000元。我開始和一些同學在收入上拉開了點距離,并且在這個行業里找到了自信。因為我有的不僅是當下的歸屬感,還有對未來長遠的規劃,我知道自己沒了這份工作可以做什么,或者說,也許有一天我可以不用給別人打工,自己開公司,這個念頭是在那個時候萌生的。因為我知道自己的這門手藝,是有機會、有能力去獨當一面的。

兩年后,我迎來了自己工作的“瓶頸期”。

我有兩個選擇,要么坐吃等死,要么跳槽。

我對當時的公司非常有感情,因為我覺得那是我真正找到自我的第一份工作。

可我的野心很大,我不想坐享其成,也不想做井底之蛙。

猶豫了幾個月,最終我花了兩周時間在工位上看完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之后,我就離職了。

那個時候我剛25歲,我不想熄滅自己內心對做書的熱情,也不想過太安穩的生活。

雖然那家公司很好,但已經滿足不了兩年后的我。同事很好,領導不錯,平臺到了發展的“瓶頸期”,我還是選擇離開。

現在的是一個讓我看不到天花板、人才濟濟的公司,會讓我一邊卑微,一邊亢奮。我卑微的是自己還不夠好,前路還很長,追上他們還要很努力;我亢奮的是前面的挑戰還有很多,工作不會那么枯燥單調。

平臺選對了,剩下的就是拼命努力。

所以選對能夠裝得下我們的野心,又能夠給我們公平回報的平臺,是我們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3.好平臺,不如好領導

我第一次做《胡詩文集》的那家圖書公司,當時規模也不小,只是帶我的領導只想自己安身立命,從來不愿意教我什么。每天只是讓我看稿子,從不告訴我怎么出去找作者,怎么做策劃,怎么銷售。

后來遇到過一個很“事兒”的直屬上司。

他定的規矩很多,每天、每周都有填不完的表格。發給他的文件,都必須命好名、標上日期。

當時做的很多事情我都很不解。

為什么回復公司老板的郵件要寫那么多字,說那么多廢話?

為什么每天、每周要填那么多表格?

為什么要去巴結那個跨部門看起來很討人厭的總監?

為什么一個作者簡介,要改十幾版?

我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每項工作在我心里都變成了大大的問號,“為什么”?

直到我自己開始帶人,看到工作室里的小伙伴被我指揮得團團轉的時候,我才意識到:我不僅要讓他們做事,還要告訴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

我也才明白當時那個看起來很“事兒”的直屬上司讓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事出有因:

給老板謹慎地回復評估郵件,才能顯示出你專業度的深淺;

每天總結和每周總結,都是為了更清晰地了解工作進度,及時完成任務;

跨部門的總監是專門幫我們銷售圖書的領導,掌握我們的書能賣一萬冊還是兩萬冊的生死大權;

一個看似簡單的作者介紹,市場上會有不同的版本,好的簡介可以抓住讀者的眼球;

至于他連文件名都要規定,是因為他接收到的文件太多了,到了第二天可能就會忘記,或者找不到。

于是,我開始告訴工作室的小伙伴,你們雖然每天都很忙,但是你們必須明白每天在忙什么。你們必須明白,我讓你做這件事或者那件事是為什么,這件事在某個環節里充當怎樣的一環。把所有的環節都搞明白,并且擁有全流程的把控能力,即便是忙,也不會是瞎忙。

此前帶過一個1995年出生的實習生,每天把他累個半死。半年之后,他辭職了,后來他找了一份自媒體工作,月薪7000元,比當時在我們公司多了2000元。

丹丹說,這不挺好嗎,人家累死累活地為你工作,拿那么少的錢,換一份工作,掙得多了,還沒那么累。

其實我心里最后悔的是,我沒有告訴他,他的工作到底在做什么,沒讓他真正了解圖書編輯是怎么回事。在領導告訴我說,“七月,你要把自己學到的、擁有的所有本事,都教給他們”之前,我潛意識里還沒有這回事。我覺得人只要努力就會自己去學,不懂的事情自己會去問。只要自驅力比較強,任憑他去做就好了。

他走之后,我才發現我錯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我不能讓他們一入職場就扎進快節奏的工作中,卻不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去做。

或者說,我不僅要告訴他們怎么做,還要讓他們擁有會做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成長。

領導也跟我說過,我最關心的是你們的成長。有一天你們不在這個公司了,你們學到了什么,出去能做什么,能有怎樣的前途,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職場里,有人教你和沒人教你,很重要。你的領導,決定了你在最短時間內能夠學到什么,會有怎樣的進步。

如果你擁有超強的自學能力,領導不教你,你也能夠在這個大平臺里學到很多東西,快速成長,這是你的本事。而如果你需要有人帶你,可你對你的領導來說,只是個打雜的,跑跑腿、復印文件、買咖啡、寄快遞,這個時候,即便公司是個好平臺,你也要慎重考慮,是否還要繼續在這樣的公司里做下去。

4.成長空間大小比工資多少更重要

有的新人初入職場,會覺得工作壓力大,活多錢少,慢慢地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份工作。我想說的是,那你的關注點可能錯了。你要關注的不是做了那么多工作,你為什么沒錢,而是做了那么多工作,你到底能學到什么,你的成長空間有多大。

除非你是海歸,高學歷硬技能,直接進入高精尖的公司,工資從年薪算起。

否則不管哪個行業,哪個公司,剛入職的你都不可能有很高的工資待遇。不同公司工資待遇的差距不會太大,一般就是多出500到1500元。

職場和人生一樣是分階段的。而其中的好壞,是由你的成長決定的。

你學習能力強、進步快、成長比別人快,慢慢地你就會與那些學習能力差、進步慢、成長慢的人拉開差距。

這個差距一年之內可能看不出來,不過是你月薪6000元,他月薪8000元的差距。可是兩年之后,你回頭看,那些當初和你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人,快速成長之后,可能早已經把你甩出幾條街了。

因為不知不覺,他完成的業績比你多,比你更受公司的重視和領導的認可,比你前景更加寬廣。一年前只是2000元錢的差距,可能兩年后,就是幾十萬的差距。

就像上面我說的那個入職港企的同學,他在那個港企做了兩年,月薪一直是4500元,兩年之后,月薪漲了500元。雖然最開始工作的時候,我比他賺得少,但兩年后,我比他賺得也沒多多少。3年、5年后,我的收入確是他的很多倍了。

從一個職場小白,到駕輕就熟,到思辨,到不斷地給自己挑戰。你要做的不僅是比別人有經驗,還要比別人專業,比別人更有創造力。

經驗靠積累,專業靠學習和打磨,而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只能靠你自己。

當你選擇了一個看不到“瓶頸”的大平臺,你要做的就是這些:

擁有經驗,成為所屬行業里專業的人,擁有創新的能力。

當你擁有上述這些技能,擁有真本事的時候,你的收入一定是不斷遞增的。

5.喜歡不夠,還要熱愛

最近面試了一個23歲的小姑娘,我問她為什么選擇做圖書編輯,她說自己喜歡讀書、寫字,所以想做編輯。

我跟她說,圖書行業跟其他行業不太一樣,需要你沉住氣,耐心打磨。

你如果只是喜歡書,喜歡文字,現在有很多平臺都可以滿足你的喜歡。

比如“得到”的每天聽書,也在做書的內容,和文字打交道;

比如“喜馬拉雅FM”的付費課程,也是要找作者,策劃課程,跟內容打交道;

比如自媒體“十點讀書”的公號運營,也是找文章,寫文案,培養作者。

包括我工作室的小伙伴,他們每一個都是喜歡讀書,喜歡文字的。可是我覺得喜歡還遠遠不夠,喜歡會被眼前的利益動搖,會被其他相似的行業動搖,而你只有真正愛一樣東西,才會不遺余力。

當然熱愛不是憑空來的,是你與它朝夕相處,一步步磨合出來的。

你因為做了一本裝幀設計很美的書,覺得很有成就感;

你因為簽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作家,開心好幾年;

你把一個不知名的作者的書,做成了暢銷書,證明了自己挖掘作者的眼光;

你因為做書結識了某個很投緣的作者,他成為你的朋友、人生導師,或者知己,你覺得三生有幸;

你為自己給圖書市場添加了一本署著你名字的、有意義有價值的書而感到驕傲,為過程中的艱辛和折磨無怨無悔……

在這個行業里,大家提到你的名字,就贊不絕口,知道你做了很多暢銷書和有價值的書;

在公司里,你游刃有余,不管是領導還是跨部門的同事,都非常認可你的能力;

在生活中,你因為工作的收入過得體面而輕松;

在愛情里,你的執著和努力,得到了另一半的鼓勵和肯定……

這些都是你熱愛它的緣由。

而現在你可以仔細想一下,你現在從事的工作,有沒有給你帶來過以上的欣喜和滿足、贊揚和認可。它以此證明,你有沒有把你的事業做好。

你不會因為今年流行做電影,就轉頭去做電影;不會因為明天興起新媒體,就要去做新媒體。

因為它就像你慢慢哺育的孩子、掌心中的寶貝,你想要看著它長大并且長成美好的樣子。

也許你要辛苦好幾年,甚至很多年,可是有時候我們大部分人,可能會工作一輩子。

不管你是給別人打工,還是給自己打工,能夠找到一份自己永遠無悔為之努力的事業,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

6.不要變成溫水中的青蛙

在職場中,我最怕遇見的就是這種人:他們不冷不熱,咸淡相宜。

你讓他們做什么,他們就做什么;你不讓他們做的事情,他們也絕對不會主動去做。

他們在公司里,業績不算墊底,但也不可能會冒出頭來。

工作不討厭,但也不會喜歡。有溫度,沒熱情;有行動,沒效率。

他們不管是一兩年還是三五年,變化都不會太大。

這種性格使然,或者家庭條件使然的人,是最難被改變也最不愿意改變的人。

記得一個同事跟我說,七月你招人,要招自尊心比較強的人。這樣的人,他自己就不允許比別人差。

而放眼去看,一個公司里,成長最快、最受領導喜歡的,也就是那種自尊心比較強、自驅力比較足的人。并且這樣的人,大都會在很短的時間里,有很大的進步,成為公司里的佼佼者。

比起抱怨自己工資太少、壓力太大的職場新人,我更擔心的是變成了溫水中的青蛙的人。

新人抱怨工資少,也許還會為之努力,想著多做一些事情,去更好的平臺發展,擁有更多的回報。

而溫水中的青蛙,只是雷打不動,循規蹈矩,索然無味。這種人,即便遇到了好平臺,有了一個好領導,也不會有什么起色。他不想動,不愿意動,毫無辦法。

所以在面試新人的時候,我會跟他們說,你沒有經驗我不在意,我在意的是你有沒有學習的能力和欲望。

7.永遠不要說“放棄”

人生不進步,就是退步。

你沒有找到一份好工作,你要放棄;你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但是賺不到錢你要放棄;你的領導很差勁,你想要放棄……而我想說的是,任何情況,都不是你選擇放棄的理由。

你不喜歡的工作可以換,你不喜歡的領導可以換,你不喜歡的公司也可以換,但你不能消磨內心的意志,讓自己成為一個很喪的人。

你覺得大公司不好混,要去小公司。你覺得這個行業不好做,要換個行業。

你覺得北京混不好,放棄了,回老家。你回老家之后,混不好,要回農村。

人生就是在你打算要放棄的時候,開始一步步走下坡路,你松了一口氣,就還想再松一口氣,再松一口。

于是,“夢想、追求、努力、成長、幸福”這些詞,將徹底和你的人生無緣。

年輕的時候雖然辛苦,可幸好我們還年輕。有體力,有精力,有時間。

所以,“Never say give up.”(永遠不要說放棄。)

總結:

1.工作從自己感興趣的行業開始: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職場第一步該怎么走,那可以先從你感興趣的行業入手。

2.去有實力的平臺發展:最好是建立在你已經擁有了一些工作經驗的基礎之上,可以試著跳槽,去更有實力、更有發展前景、更專業的平臺工作。

3.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領導:有的公司平臺很好,但你的直屬上司跟你氣場不合,也會影響你的水平發揮,以及工作效率。

4.成長比薪水更重要:薪水只是暫時的,但成長是不會止步的。

5.把工作變成自己喜歡的事業:如果你把這份工作當事業去做,眼界就會不一樣。你做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還是關乎你未來發展的終身事業。

6.找到自己的人生底線:可以進,可以退,但千萬不要不進不退。做一個普通人會很幸福,做一個優秀的人也會幸福,唯有高不成低不就的人,人生會比較難過。

7.“堅信定律”你值得擁有:人生其實就是我們自身和自己的內心博弈的過程,你正,它則正;你負,它則負。心理學中的堅信定律說:“當你對某件事情抱著百分之一萬的相信,它最后就會變成事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闵行区| 赤水市| 望都县| 集安市| 和龙市| 宁城县| 南宫市| 神木县| 建德市| 武强县| 华蓥市| 手游| 北京市| 遵义县| 泰兴市| 彰化县| 肇东市| 金塔县| 托克托县| 泸溪县| 沙田区| 瑞金市| 丹江口市| 寿光市| 蕲春县| 剑河县| 贵南县| 永定县| 双流县| 琼中| 道真| 高碑店市| 伊吾县| 子长县| 水富县| 湖北省| 永川市| 化州市| 海晏县| 大竹县|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