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為我自己做廣告

ぼくなりの遊び方、行き方

對我創作活動有利的條件

澡堂

富士山

國貞國貞(1786—1865):指歌川國貞,日本江戶時期浮世繪畫家,又稱三代歌川豐國。師承歌川豐國(豐國初代),以色情畫聞名,畫中女性多頹廢好色、憂郁疲憊。他的《原柳橋雪的景象》廣為人知。畫風自成一格,號稱歌川派,是日本浮世繪派別影響力最大的一派。

色情影片(blue film)

SEX

二十幾歲

金田正一金田正一(1933—):前日本職棒投手、總監、球評、企業家,是日本職棒界唯一的400勝投手(298敗),并投出4490次三振紀錄,也是一名強打者,生涯擊出36支全壘打,是所有日本投手之最。

樸拙原始(primitive)

性感(glamour)

阿蘭·羅伯-格里耶

紅豆湯

意大利民謠(Canzone)

現在

偷竊

戈達爾

精神病院

個體

黑暗

對我創作活動不利的條件

SOAP LANDSOAP LAND:ソープランド,土耳其浴。源自土耳其的一種洗浴方式,主要在公共浴場進行,浴者首先在暖間內放松休息,利用室內的高溫使身體發汗,然后用溫水或冷水沖洗身體,并搓洗全身(或做全身按摩、修須、修指甲,等等),最后在溫室中擦干身體,結束洗浴。

高速公路

歌麿歌麿(1753—1806):指浮世繪大師喜多川歌麿。日本浮世繪最著名的大師之一,擅長畫美人畫。生于江戶(今東京)農家,是“大首繪”的創始人,也就是有臉部特寫的半身胸像。他對處于社會底層的歌舞伎、大阪貧妓充滿同情,并且以纖細高雅的筆觸繪制了許多以頭部為主的美人畫,竭力探究女性內心深處的特有之美。

好萊塢電影

政治

三十幾歲

野村克也野村克也(1935—):前日本職棒捕手、總監、棒球解說員、評論家。職棒退休后曾擔任養樂多燕子隊、阪神虎隊及東北樂天金鷹隊的總教練。

現代(modern)

胸毛

松本清張松本清張(1909—1992):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他的創作打破了早年日本偵探小說界本格派和變格派的固定模式,開創了社會推理派小說的領域,著有《砂之器》《零的焦點》等書。

現代爵士

未來

賭博

安娜·卡里娜(Anna Karina)

養老院

集團

朝陽中浮現的垃圾

對我創作活動有利的條件

拉洋片拉洋片:原文“紙芝居”(かみしばい),是一種民間藝術。表演者通常為一人。使用的道具為四周裝有鏡頭的木箱。箱內裝備數張圖片,并使用燈具照明。表演時表演者在箱外拉動拉繩,操作圖片的卷動。觀者通過鏡頭觀察到畫面的變化。通常內置的圖片是完整的故事或者相關的內容。表演者同時配以演唱、演講,解釋圖片的內容。

照相館

朝日圖案

設計學生

從各個角度來看都很新潮

一柳慧一柳慧(1933—):生于神戶,日本作曲家、鋼琴演奏家。1954年赴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就讀,1956年與小野洋子結婚,1959年聽了凱奇的講座后思想大受啟發,開始研究音樂的圖形樂譜和不確定性。1961年回國,在同年8月的第四屆現代音樂節上演奏自己的前衛音樂作品,評論家吉田秀認為他的演出對日本音樂界形成頗大的沖擊。

惡魔

日常的

原始時代

不成熟

費德里科·費里尼費德里科·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1920—1993):意大利著名導演,同時也是演員及作家。生于意大利的里米尼市,并在意大利電影導演羅伯托·羅塞里尼幫助下,開始參與電影制作。先后以《大路》《卡比利亞之夜》《八部半》《阿瑪柯德》《卡薩諾瓦》五摘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鐵人28號鐵人28號:是橫山光輝1958年出版的同名漫畫作品,于1959年制作成廣播劇,1960年后陸續拍攝真人特攝版、動畫及真人版電影的日本機器人科幻作品,動畫版則是日本動畫史上的首部巨大機器人動畫。2006年,《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和《偵探學園Q》的作者佐藤文也再畫新版鐵人28號,名為《鐵人奪還作戰》,在日本講談社的《Magazine Special》連載。

除夕

自我

座談會

莫尼卡·維蒂莫尼卡·維蒂(Monica Vitti,1931—):生于羅馬,意大利女演員,是著名導演安東尼奧尼的御用演員。

異端

對我創作活動不利的條件

TV

商業攝影

格紋圖案

設計學校

從各個角度來看都很規矩

肖邦

天使

形而上的

宇宙時代

圓融

英格瑪·伯格曼

阿童木阿童木:日本漫畫界一代宗師手冢治蟲的首部長篇科幻漫畫連載作品,于1952年至1968年首次于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志連載。故事講述少年仿生人阿童木在未來21世紀里為了人類的福祉而活躍。2003年,日本漫畫家浦澤直樹開始重新繪制原《阿童木》“地上最大機器人”一章,漫畫命名為《PLUTO》(中譯《冥王》《布魯圖》)。

元旦

妥協

演講

黑柳徹子黑柳徹子(1933—):日本女演員、藝人、主持人、隨筆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和平運動家。自日本電視開播以來,一直活躍在第一線超過五十年;擔任“徹子的房間”節目主持人,已超過三十年,是日本電視史上最長壽的節目。自傳《窗邊的小豆豆》累積超過750萬冊,也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最暢銷的書籍。

道德

以上兩欄對照表是根據薩爾瓦多·達利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1904—1989):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他融合了高超的繪畫技巧描繪想象中的風景,積極與各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創作影像、雕塑、攝影等作品。然而他嘩眾取寵的怪誕行徑又使得藝評家、同行和支持者對他毀譽參半。他最著名的作品形象是《記憶的堅持》(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這幅畫作中的軟鐘。的做法將有利與不利于我創作活動的條件相互對照做成的。有些項目直到今天都沒有改變,不過其中也有一些項目就算利弊顛倒過來也不足為奇,此外,現在也必須再補充一些新項目。不管怎么說,大家可以將這張表視為我當時的部分想法。

接下來,我想要局部引用我在這段時間寫的一篇文章《我的創造哲學》。“做設計的時候不要去理會客戶的要求。與其去進行溝通,不如切斷溝通做設計。做設計的時候應該要抱著一股狠勁,用廣告本身的力量來壓倒客戶。”

雖然這篇文章批判廣告行業溝通的虛偽性寫得很激進,可是我的想法至今依舊沒有改變。過去我從來沒有寫過完整的文章,可是設計雜志或藝術雜志偶爾會零零星星委托我寫散文或進行對談。對于不善言辭的我來說這種工作很棘手,可是因為我心里積壓了很多想要說和想要表現的事情,不論是文章還是任何工作,只要別人委托我都會接下來。對我而言工作完全沒有好壞的區別。

披頭士的形象

一九六五年對我來說是變化很大的一年,同時也正好遇到時代的轉折。越戰增溫,美國自二月開始轟炸北越,戰局突然擴大,餐廳的電視播出非常駭人的影像,美軍士兵手拎十七歲越南少年人頭邊笑邊走,華盛頓的反戰示威游行狀況也幾乎天天博得版面。然而另一方面,電視同時也播映美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畫面——美蘇兩國像是競賽一般在宇宙空間成功進行太空漫步。

越戰和宇宙開發——在科學同時導致破壞與進步這一自相矛盾的狀況下,搖滾樂反映出時代的潛意識。這年伊麗莎白女王頒發勛章給披頭士,滾石樂團的《(I Can't Get NoSatisfaction》風靡全球,鮑勃·迪倫從民謠轉向搖滾……搖滾界突然之間開始熱鬧起來。

就我個人而言,我只關心披頭士。我是一九六二年待在日本設計中心時才第一次知道他們。公司圖書館空運來日的外國雜志彩頁上刊著一張色調黯淡仿佛黑白攝影的照片,四個名為“BEATLES”、頂著馬桶蓋頭的年輕人在利物浦的磚造平房前笑得有點靦腆。

我從他們的表情當中看到各式各樣的矛盾:男與女、統治者與勞動階級、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自信與不安、優等生與壞學生、天使與惡魔、天才與白癡、和平與暴力……他們背后隱含的氣息帶著某種充滿魅力的能量。我不知道“BEATLES”這個詞究竟是什么意思。跟公司里面幾位對青年流行文化比較敏銳的設計師請教“BEATLES”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完全沒有人能夠回答。然而這四個人的形象展露出一種不可思議的平衡,讓我完全拜倒在他們面前。在沒有任何人發現的情況下,我偷偷把雜志上刊載“BEATLES”(是團名嗎?)四人照片這一頁拆下來帶回了家。

后來我感到一種驕傲,自己是在還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的時候就認識了他們,幾乎想要告訴別人說披頭士是我率先發現的。對我來說,我是先認識披頭士的形象,音樂是后來才補的。不過這也是因為我認為形象本身就是思想的關系。三島由紀夫、安迪·沃霍爾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美國藝術家,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代表名言為:“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成名十五分鐘。”早年沃霍爾是個不錯的廣告插畫家,他在1962年首度舉辦藝術個展,并且開始運用廣告品牌和名人肖像制作版畫。這時他也成立著名的工廠工作室(The Factory)吸引各個領域的藝術家。他“大量生產、唯錢是問”的作風引發相當大的爭議,作品內容也引發討論風潮,令人質疑“什么才是藝術創作”。沃霍爾的版畫以美鈔廣告商品等日常符號、社會新聞照片,或者明星肖像為主題,采用華麗的配色,以絲網印刷的方式大量生產。這些流行的圖案博得大眾的歡心,也顯示出美國資本主義大眾文化大量消費的氣氛。他毫不掩飾自己追名逐利的企圖,表示自己就是只有表面這么膚淺,把扮演公眾名人形象視為重要目標。、讓-呂克·戈達爾皆是如此。我非常迷戀披頭士的形象,甚至會去搜集他們的照片,可是卻不太能夠投入他們的音樂。我沒買唱片,不過這也是因為我沒有唱機。透過廣播聽他們的歌就夠了。

動畫《堅堅岳夫婦庭訓》

Ilfil三名成員集體在工作室共聚一堂的機會漸漸變少。原田維夫在創立工作室之初就經常往外跑,晚上好像會回自己家工作。宇野亞喜良經常和我一起行動,不過從第二年開始他接到蜜絲佛陀(Max Factor)的工作突然變忙,就幾乎很少在Ilfil露面。和他們兩人相比,我工作沒那么多,不過親朋好友時不時會委托工作給我,至少沒有斷炊之虞。由于我一如以往空閑時間很多,就花了一個月來做投稿給日宣美展的作品。我以手繪地圖的風格把對歐洲旅行的印象畫成工筆畫,沒想到五年前骨折的右手拇指竟然又痛起來。我只好一邊用熱水熱敷一邊工作,簡直就像是拷問或者修行那樣非常痛苦。一方面,當年日宣美展的整體評價還是和往年一樣慘。從設計師普遍無知和缺乏社會關懷開始,到作品缺乏飽滿生命力、呈現荒蕪的景象,讓人覺得沒有未來走到死路……聽到的都是這類的嚴厲批判。另一方面,設計師這邊大家也異口同聲表示不得不承認“自己缺乏主體性和人文關懷”,只是做一下自我批判,也完全沒有做什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事情。

日宣美展結束之后,我開始制作要在十月的草月動畫影展上映的作品。因為我找到愿意提供制作費的贊助者——羽仁進羽仁進(1928—):生于東京,日本電影導演,1947年畢業于自由學園,曾擔任記者。那家做過電影的制作公司。我想將先前出版的《圖說日本民間故事》和《堅堅岳夫婦庭訓》動畫化,自己改編高橋睦郎的原作寫了新腳本。登場角色和原來一樣,用了伊麗莎白·泰勒、理查德·伯頓、碧姬·芭鐸、阿蘭·德龍,還有披頭士。

“本片中登場的角色全部都是偽造的知名電影明星。故事和民間傳說《堅堅山》《堅堅山》:かちかち山,堅堅山是一則講述一只兔子代替老爺爺為被貍所虐待并殺害的老婆婆復仇的日本民間故事。完全無關,完全是虛構的。我想要編一個虛構的傳奇故事來描繪現實的根本樣貌。由于我自己已經變得過度虛幻,真實的事物在我眼中反而看起來像是虛構一般。”(《動畫影展》手冊)

舞臺大幕左右揭開,手持死神大鐮的伯頓(諧仿伯格曼《第七封印》)和手持沙漏的泰勒露出賊賊的笑容站在場上。場景轉換,阿蘭·德龍不知為何口銜萬元紙鈔在開車。伯頓和芭鐸在親熱。德龍現身,從伯頓手里搶走芭鐸,駕馬逃往美國西部(一柳慧替這場景做的音樂真是太棒了)。伯頓和披頭士騎馬緊追其后。遠方可以看到堅堅山和燒燒山。脫逃的兩人開始開飛機。然而追兵開著飛機編隊追上來(模仿《007》)。兩人的飛機被追兵擊落。兩人打開降落傘墜落。兩人掉到海上搭著橡皮艇在太平洋漂流。伯頓和披頭士搭乘潛水艇(戲仿披頭士的《黃色潛水艇》)用潛望鏡鎖定兩人。發射搭載核子彈頭的魚雷擊沉兩人的救生艇。即使如此,命硬的兩人還是被浪潮沖上岸,而且終于逃離追兵的魔掌,在新干線的車里優哉地下將棋(戲仿伯格曼《第七封印》),背后流瀉廣重廣重(1797—1858):指歌川廣重,日本浮世繪畫家。出身于江戶的消防員家庭,1811年他在江戶成為浮世繪大師歌川豐廣的學生。1833至1834期間的《東海道五十三次》系列風景畫確立了他的浮世繪畫家地位。的風景。新干線像毛毛蟲一樣跑上富士山(模仿《魔斯拉》[モスラ])。德龍和芭鐸開始在富士山山頂做愛。背景悠悠響起高橋睦郎的梵歌,“END”字幕出現。


九月四日——我看了威廉·惠勒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1902—1981):美國電影導演,執導了《羅馬假期》《賓虛》等69部電影,曾12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1976年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導演的《蝴蝶春夢》(The Collector)。我小時候就會想象訂下姻緣的女性被別人搶走或者兄妹結婚之類的情境。這部電影的男主角就是保留我童年那種感性長大的大人。他囚禁女性的房間看起來像子宮一樣,青年蹲坐在里面的小小身影看起來和胎兒如出一轍。佐藤重臣佐藤重臣(1932—1988):日本電影評論家。寫了篇影評(回歸母體的思想),然而種村季弘種村季弘(1933—2004):日本德國文學家、評論家。除了翻譯德國文學,還對幻想小說、美術、戲劇有精彩的評論,有關神秘學的思想研究也頗為知名。嚴厲抨擊了那篇文章。

九月五日——我連續熬夜兩天進行動畫《堅堅岳夫婦庭訓》的拍攝。頭疼欲裂,感覺好像有根鉛棍在頭頂和脖子之間進行活塞運動。和吉岡康弘吉岡康弘(1934—2002):生于日本岡山縣,電影攝影總監、攝影家。一起跑去看德·西卡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1902—1974):意大利演員,也是電影史上一位相當重要的導演,電影作品有《偷自行車的人》(Ladri di biciclette)、《昨日、今日、明日》(Ieri, oggi, domani)、《費尼茲花園》(Il giardino dei Finzi-Contini)等。的《意大利式結婚》(Matrimonio all'italiana),可是一下子就睡著了。完全不記得電影內容。

九月六日——在高橋睦郎家和一柳慧討論《堅堅岳夫婦庭訓》配樂。

九月七日——這個月為了制作動畫,完全沒有和任何設計師伙伴碰面。晚上參加完“激流派”激流派: Fluxus(フルックス),這個詞是從拉丁文演化而來,意為(河水)流動,是指1960年代一群藝術家、作曲家、設計師混合各種不同藝術創作媒介和方式而聞名于世的流派。他們在新達達主義、喧鬧的音樂、視覺藝術、文學、市政規劃、建筑和設計等領域都非常活躍。其中有相當多行為藝術的做法,如乘火車故意不買票、保持一天的沉默、吃飯、把身上所有的毛發剃光,等等。因此這個組織基本上被看成從事行為藝術的組織,它同時也出版刊物,舉辦音樂會、藝術展,展覽自己成員的作品,這些作品五花八門,但精神是比較一致的——把藝術弄得不像藝術。活動回家路上,和草森紳一草森紳一(1938—2008):日本評論家。以漫畫、廣告為始,有關攝影等周邊文化的論述著作很多,可說是漫畫和電視廣告等評論的先鋒者。討論戲仿的概念。非常開心。

九月八日——為了復制我在三島由紀夫書房那張畫,我和《美術手帖》的編輯一起造訪三島公館。深夜,和寺山修司電話討論工作。

Ilfil解散的沖擊

某天,和田誠帶著一位名為矢崎泰久、理個流氓頭、形跡可疑的男子出現。然而他的姿態卻和外形不合,一直低著頭。后來我才聽這位矢崎泰久說,當時和田好像認真告訴他:“等一下我們要見的橫尾忠則是非常難搞的插畫家,你要表現得非常有禮貌。”和田臉上還殘留著少年的痕跡,但是這個乍看之下有點危險的男子相當敬重他。他委托工作給我的時候屢屢窺探和田的表情,讓人感覺很怪。他們要為了《LL》(エル·エル)這本休閑雜志創刊做一本宣傳用的試閱本,想要請我畫封面插畫。我正愁沒有工作,接到這個案子非常開心。然而女編輯把圖帶回去的路上卻把它忘在出租車里,就這樣丟了。

不是我在說,那么可疑的男子,真的是很怪,結果不出我所料。后來他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結果雜志也沒出刊就胎死腹中。當然我也沒有拿到稿費。原本還以為接到定期的工作覺得很開心,結果真是令人失望。可是更讓人喪氣的是耗費時間精雕細琢的圖就這樣丟了。

總而言之,我當時很想接案,不管什么工作都好,所以拜托日本設計中心一位文案朋友幫我找工作,結果他找了《周刊女性》卷首彩頁的版面構成(layout)給我做。一般女性周刊雜志的版面構成都很恐怖且丑陋不堪。因此它的設計需要反過來用現代主義的風格來編排。在我接管設計的同時,《周刊女性》的卷首彩頁出現令人震驚的轉變。照片后制編輯簡直就像是美國《VOGUE》或《BAZAAR》的風格。可是最可怕的還是編輯部收進來的照片都讓人懷疑,這真的達到專業攝影水平了嗎?這些照片和設計非常不搭,根本合不起來。編輯部的成員一點審美都沒有,不管照片再怎么爛用起來都面不改色。他們做事的神經很粗魯,只要來得及截稿就夠了。這樣下去做什么都是白搭,所以在拍攝之前我就跑去指揮攝影師。雖然質量因此稍微有所提升,可是他們拍的照片還是沒有辦法符合我的需求。

周刊雜志的工作沒日沒夜。有時候留給我的時間連一天都不到,必須整天待在編輯部等原稿進來,所以越來越難在Ilfil露面這也是理所當然。這個當口,宇野突然打電話來編輯部說想要離開。他在蜜絲佛陀的工作變忙,變得必須要在其他地方找工作室才行。這真是晴天霹靂。然而我卻以驚人的鎮定接受了這個事實。不過,我完全沒有自信可以在宇野亞喜良退出之后讓Ilfil繼續營運下去,而且覺得這樣沒有什么意義。總之,必須通知原田讓他知道這件事,打電話給他之后,他非常驚訝又慌張。

“啊?真的嗎?那怎么辦?”

“宇野退出之后,Ilfil只好解散,沒有其他辦法啦。”

“等一下,這樣就糟了,你設法勸勸宇野先生不要退出嘛。”

“宇野先生只要開口說要走,就會離開啦。”

“那,我們就兩個人繼續嘛。”

“兩個人不夠啊。就趁這個機會解散吧,反正Ilfil這個名字沒有什么用處,我們三個人也沒有真的一起完成過什么作品,最近大家也都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啦。”

因為原田和我都非常仰仗宇野亞喜良的名聲,這次Ilfil解散事件確實對我們造成很大的沖擊。然而就如同往常一樣,我自己內心某處似乎也期待著某一天狀況會如此演變。說起來我們彼此有些部分相互依賴,因此也放棄了主動好好去凝視自己,這個解散事件說不定正是一個讓我們學會獨立的機會。

土方巽的海報讓我建立自信

Ilfil的解散讓我產生一種緊張或者說是危機意識。突然之間感覺自己被迫和社會直接碰撞,必須面對嚴酷的環境。況且工作一個接一個,負擔突然越來越重,讓我覺得自己內在的熔爐開始增溫。總而言之,我正全力投入眼前《周刊女性》的工作,我越全心全意投入,和編輯部之間的意見沖突就越多。后來做不到兩個月,這個差事就被人家收回去了。

我又再次丟掉了工作。不過還是必須要找一個可以代替的工作空間。這次沒辦法像之前那樣大家分攤三分之一的房租,負擔變得很重。加上我連一個常態的長期工作都沒有。就在這種完全沒有目標的狀況下,先在千馱谷鳩森神社附近的牙醫診所二樓借了一間和室。我沒錢裝電話也沒經濟能力雇助手,就這樣開始了心驚膽戰的自由接案生活。

就在我覺得自己又遭受挫折的時候,出現了一道曙光。土方巽土方巽(1928—1986):日本舞踏家,本名元藤九日生。1960年代,舞蹈界在一片西化浪潮下尊崇芭蕾及西方的現代舞,他認為這種表現方式會讓身體有如囚禁牢籠中,虛情并且矯飾,同時為了對文化制約表現出有意識的抗拒,也不愿從日本能劇或歌舞伎傳統中找尋動作元素,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跳出他自己的“黑暗之舞”。強調對內心身體深處能量的探索,與西方追求的外顯美感全然不同。內省的精神加上壓抑、緩慢的肢體動作,與西方現代舞解放身體的自由奔放呈現明顯對比。委托田中一光幫忙設計舞蹈海報,不過一光先生說:“這個工作橫尾比我更適合。”就把這個工作讓給我。像是一光先生這樣的設計師應該沒有什么題目可以難倒他,我覺得這是他的好意,讓沒工作坐困愁城的我重拾勇氣與自信。

然而這個工作對于我從事平面設計師這個行業來說卻成為決定性的轉折點,所以說人類的命運真的是讓人搞不懂。我內心中長久以來醞釀成熟的概念在這次和土方巽相遇之后,一口氣具體成形。

我和土方先生是在他目黑的排練場石棉館石棉館:アスベスト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舞踏家元藤燁子在麻風病醫院基地上興建了這棟建筑。起初聚集邦正美、江口隆哉、津田信敏等戰后舞蹈界的前衛先鋒,后來元藤和土方結婚,土方將其命名為石棉館,又齊集大野一雄、若松美黃等男女舞者,奠定這里舞踏界前衛圣地的地位。自1960年代起,日本有文學家三島由紀夫、瀧口修造、埴谷雄高、森茉莉、石原慎太郎、種村季弘、澀澤龍彥、吉岡實、三好豐一朗、大岡信等;藝術家池田滿壽夫、赤瀨川原平、小野洋子、田中一光、橫尾忠則、中西夏之等;劇場藝術家寺山修司、唐十郎;音樂家約翰·凱奇、黛敏郎、武滿徹、小杉武久、刀根康尚等;導演大島渚;攝影師細江英公、東松照明、奈良原一高等VIVO集團成員;國外則有諾貝爾獎詩人帕斯(Octavio Paz)、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等曾齊集此地。1974年,這棟建筑從師生們的排練場改裝為可以容納五十人的石棉館劇場開始舉辦公演。由于在地居民發起反對運動指稱這些地下演出活動違反東京都條例以及消防法規,劇場從1976年“封印”近十年。1986土方過世之后,元藤又在原處重建新石棉館,設立土方巽紀念資料館、排練場及劇場繼續經營。然而由于泡沫經濟崩潰,施工貸款成為銀行壞賬等原因,2003年遭到銀行拍賣。碰面。和他第一次會面的經過我寫成了下面這段文字。

“土方巽擺出一張像是歹徒一樣的臉,我就像是在蛇面前感到畏懼的青蛙那樣全身顫抖,漫不經心地靠近,好像脖子就會被扭斷,全身毛發會被拔光,覺得會被他從腦袋一口吞下去,同時又被土方巽像是梵歌或者是咒語那般摸不著頭緒又聽不懂的語言擺弄,‘哎,哎,哎,是,是,哎,哎……’非常努力地去聽。回家之后再把一個一個好像有意義又好像沒意義的咒語拼湊起來又拆開,做了一張名為《A LA MAISON DE M, SIVUSAWA》加爾梅拉公司(ガルメラ商會)的海報。”

我把土方巽描述得像怪物一樣,可是另一方面又像下面這樣寫文章贊美漂亮的土方巽。

“土方巽作為一個生存在這個世界的人來說,真的很美。不知土方巽是否已經見過來世。他的臉簡直和涅槃像涅槃像:就是中文中的臥佛,呈現佛陀入滅解脫的姿態。一樣漂亮。然而他的表情絕對不開朗,但也不灰暗。只能說這張臉通透的皮膚像是化蛹前夕一般泛著光芒。單純把這張臉比喻成像耶穌一樣太過簡單,但不管怎么說,那都是一種非人的美。”

我依據土方先生的愿望,將中西夏之的畫(引自弗拉戈納爾弗拉戈納爾(Jean Honore Fragonard,1731—1806):洛可可時期的法國畫家,作品題材以風俗畫、肖像畫為主,構圖大膽生動,用色明亮活潑,畫風甜美輕盈,充滿了享樂主義的樂觀色彩。)用在加爾梅拉公司舞蹈公演的絲網印刷B全B全:即為今天的B1尺寸。——編者注海報上面當插畫。這張海報與其說是舞蹈公演的海報,不如說是一些和土方巽有關的藝術家(中西夏之、加納光于加納光于(1933—):版畫家。十九歲時在古書店偶然買到版畫技法書,自學開始制作銅版畫,1956年借由瀧口修造的推薦于竹宮畫廊舉辦個展,1959年于盧比安納國際版畫展獲獎,1962年東京國際版畫雙年展獲獎。、澀澤龍彥、橫尾忠則)以他為首所發出的訊息。海報超越它原本傳遞資訊的功能,成為我第一張具備藝術性目的的作品。透過海報這種媒介,我在無意之間創作出獨立自主的藝術作品。

這張海報讓我徹底充滿自信。借由這張作品,我運用前現代的元素抵達后現代的世界。當時還沒有所謂后現代這種概念,因此大家就將它冠上現代主義的否定、前現代,或者日本的波普藝術等稱呼。不管怎么說,我透過自己的方法論和技術,成功逃出整齊劃一又封閉的現代主義設計。我發現一旦掌握到這種感覺,就掃除了所有的困惑,放眼望去盡是自由閃耀的寬闊草原。

參加Persona展與母親過世

同一時間,我又遇到一個大機會。田中一光、福田繁雄福田繁雄(1932—2009):日本當代平面設計師、視覺設計大師,長于錯視手法,被譽為日本平面設計教父,與岡特·蘭堡、西摩·切瓦斯特并稱為當代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勝井三雄勝井三雄(1931—):日本平面設計大師,畢業于東京大學教育學系,擔任JAGDA(日本設計師協會)會長、武藏野美術大學名譽教授,是日本使用計算機進行視覺設計的開拓者之一。、宇野亞喜良、和田誠、永井一正、栗津潔、細谷巖、木村恒久、片山利之片山利之:應該是片山利弘,此處橫尾筆誤。,再加上我,集結了十一人的作品舉辦名為“Persona”(ペルソナ)的設計展,我有幸得以參與其中。就這時期而言,把我納入這個日本最強平面設計師的陣容,說不定客觀來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接受。再怎么說,我和其他成員相較之下還沒有獲得普遍性的社會認可。然而這種機會很少出現,我認為必須要趁這股風潮一口氣向上爬,為了參加Persona展,我就這樣在方才搬入的環堵蕭然的牙醫診所二樓投入了原創海報制作。

這是完全為了自己制作的廣告海報,這件事很多人都想過但沒有付諸實行。這個點子是從諾曼·梅勒諾曼·梅勒(Norman Kingsley Mailer,1923—2007):美國著名作家、小說家,作品主題多挖掘剖析美國社會及政治病態問題,以描述暴力及情欲著稱,代表作是他1948年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之小說《裸者與死者》(The Naked and the Dead),曾兩次獲得普利策獎。《為我自己做廣告》(Advertisements for Myself)這本書的書名得到的靈感。以我的注冊商標朝日背景為底,我手持玫瑰花自己上吊自殺,左下方在我孩提時期的照片上標示“一又二分之一”,這是沿用自費德里科·費里尼《八部半》這部電影的標題字形,我畫上這個,右側則是將高中的班級合照搭配一個帶有性意涵的猥褻手指形狀的插畫,再用英文標上“我在二十九歲終于到達巔峰,上吊掛了”這種發布死亡宣言的文案,做了一張名為《TADANORI YOKOO》(“橫尾忠則”這個名字的羅馬發音)的海報。在埋葬過去自我的同時也冀望創造未來的自我,這張海報蘊含了這樣的意義,同時也是我和現代主義設計分道揚鑣的告別宣言。

除了這張作品之外,還有以寶冢歌劇為主題的海報,替栗田勇栗田勇(1929—):日本的法國文學家、美術評論家、作家。《都市和設計》(都市とデザイン)畫的插畫、這本書的概念海報,還有高橋睦郎《睡眠、侵犯、墜落》(眠りと犯しと落下)的海報……我一張張用B全絲網印刷來制作。印刷委托給一手包辦著名設計師作品的專業公司——齋藤Process。我沒有自己付清四張B全海報印刷費的經濟能力,可是跟對方說一旦飛黃騰達我一定會付,獲得了對方的同意。

Persona展十一月在銀座松屋召開,除了十一位參展者之外,還有以邀展名義邀請其他作者參加。日本有龜倉雄策,國外則是梅頓·戈拉瑟、楊·雷尼札楊·雷尼札(Jan Lenica,1928—2001):波蘭平面設計師、漫畫家。、保羅·戴維斯等三人。對于低迷的日宣美展及其批判來說,這個展覽足以成為對它們的解答,每位作者都展出非常有個性的作品。我的作品獲得相當高的評價。栗田勇在《讀賣新聞》一篇名為《新藝術形式誕生》的評論中提到我的作品,大力稱贊:“橫尾忠則的作品透過噴發強烈的色彩來描繪現代文明的夢魘,在當今日本波普藝術當中可以說是最優秀的杰作。”我諧仿龜倉雄策奧林匹克海報的插畫作品也被刊登在報上。栗田勇在此建立論述,將我的海報轉換成為波普藝術的藝術表現形式。雖然這種透過表現媒介來做價值分類的思考方式不是只有日本才這樣,可是我覺得就根本上來說,將表現媒介視為問題切入點這種態度本身,就是超越既有媒體論述的某種提問,不是嗎?

我把刊登這篇報道的報紙拿給病情惡化再度入院的母親看,可是她已經出現癌癥末期的癥狀,任何畫面都沒有辦法投射到視網膜。即便如此,她還是用一種很難聽清楚、小到像是蚊子叫的聲音說:“這是神明保佑。”媽媽信仰很虔誠,這很像是她會說的話。媽媽的癥狀已經發展到最后的階段,醫生叮囑我們說她可能隨時會走。我想要盡可能陪伴媽媽度過最后這段共同相處的時間,在醫院過夜的時候一直睡在媽媽病床旁邊,可是處理Persona展和其他事情的時候偶爾還是得卸掉床位。結果媽媽跟我說她看到我在工作反而比較放心。

某天,我一定得出席去看土方巽的表演,從傍晚就出門離開。雖然在看表演,可是很在意媽媽的狀況,無論如何就是靜不下來,表演一結束我馬上搭出租車回醫院。結果看到兩三位護士小姐慌慌張張在夜晚昏暗的走廊上來回奔跑。我心想“該不會出什么事了吧”,急忙跑進媽媽的病房。媽媽喘著大氣非常痛苦,全身像波浪一樣上下扭動。雖然感覺她有時候好像聽到我叫媽媽有反應,可是實際上已經失去意識。剛覺得好像有黑色的液體從嘴巴流出來,她的頭就叩的一聲向右傾,就這樣斷氣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婺源县| 思南县| 兰溪市| 镇远县| 五常市| 偃师市| 新巴尔虎左旗| 康定县| 延边| 肇源县| 徐汇区| 云霄县| 同江市| 上高县| 台州市| 闽清县| 平和县| 乌拉特前旗| 昌邑市| 龙口市| 通辽市| 玉屏| 清涧县| 永善县| 会同县| 兴国县| 凤台县| 平遥县| 洪雅县| 萨迦县| 肥城市| 平利县| 东宁县| 济宁市| 彰化市| 钟山县| 宁河县| 临武县| 翁牛特旗|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