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不忘初心,守護生命的溫度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醫療技術、科研水平是衡量一個醫院品牌的關鍵“硬指標”,80年輝煌成就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正因此贏得了整個行業的敬意。然而,翻閱中山醫院厚重的歷史成就時,我們總能感覺到一種力量的存在,用中山人的話講,那就是“我山的精神”。80年風雨積淀下來“以人為本”的醫院文化,構成了中山人獨特的氣質和精神面貌,鑄就了這張熠熠發光的“國家名片”。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精神文明工作取得的累累碩果,離不開院領導班子一直以來的高度重視。醫院精神文明領導小組由汪昕書記和樊嘉院長擔任組長,各科室除設有分管精神文明的副主任外,還設置精神文明聯絡員崗位。在領導小組的帶領下,醫院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狠抓醫療服務質量,高度弘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醫德和廉潔醫風,服務民眾、彰顯社會責任,傳承強大而富有凝聚力的醫院文化,在全院形成了“中山就是我的家、我為中山添光彩、中山為我而驕傲”的氛圍。

一、溫暖——為職工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在中山醫院的管理文化里,要讓職工帶給患者溫暖,首先就要讓職工自身感受到溫暖。中山醫院就如同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每位職工都能在其中沐浴著公正、體會到尊重、釋放出光彩。

(一)樹立典型,思想引領,加強員工素質教育。

院黨委注重對職工的思想引領,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等重要思想武裝職工的頭腦。2016年建黨95周年,醫院組織開展“紅七月”系列活動,包括支部微黨課分享評比、“學黨章黨史、踏紅色足跡”主題活動、中山黨組織變遷歷史影像展覽和視頻展示等。

院黨委積極貫徹“三嚴三實”“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的文件要求,結合醫院實際,制訂系列教育活動實施方案。醫院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修訂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施辦法》,組織相關領導簽訂責任書;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制約,加大院務公開力度,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落實“八項規定”,堅持依法依規辦事。啟動醫院“即查即改”工作,成立專項工作組,由分管院領導任工作組組長。

醫院注重加強對全院職工的醫德醫風教育,建立健全管理體制,規范醫德醫風電子檔案的管理。在全院開展“三個一”活動,即一批“院訓院風”形象宣傳、一次“院訓院風帶動醫德醫風”主題大討論和一次“院訓院風引領我成長”征文演講比賽,并邀請專家對職工進行醫德醫風專題培訓教育。

培育和樹立先進典型,在全院形成“人人學先進、人人爭先進”的良好氛圍。2017年葛均波院士獲得“白求恩獎章”“仁心醫師”等稱號,院黨委舉行先進事跡報告會,倡議全院職工向葛院士學習。內鏡中心團隊榮膺“2015 感動上海年度人物”,在全市舉行了事跡報告會。院黨委在全院范圍開展“兩優一先”評選活動,促進支部和黨員更好地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二)凝心聚力,暖心舉措,提升員工歸屬感。

2017年中山醫院再次獲得“中國醫療機構最佳雇主”稱號,醫院已先后五次獲得這項榮譽。“有溫度”的中山文化,成為中國醫療機構中引人矚目的標桿。

在中山大家庭中,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被充分地重視和滿足。醫院積極培育扶持杜鵑花節、巴林特小組等醫院優秀文化品牌。同時還加強職工文化藝術基地建設,開展室內樂團、語言藝術劇社、時裝隊、辯論隊等各類社團活動。一系列職工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成為職工展現精神風貌、陶冶高尚情操的舞臺,為此,醫院被評為上海市衛生系統職工文化藝術基地。在中山大家庭中,員工可以感受被關心和重視的家庭溫暖。醫院從細微入手,將職工的心連在一起,已連續27年開辦寒暑托班,2016年中山醫院職工子女晚托班也順利開班,真正解除了職工的后顧之憂。

二、溫情——為患者打造便利的就醫體驗

談及中山醫院在心目中的印象,很多患者都喜歡用“溫暖”這個詞。醫院注重人性化服務,從細微之處體察和滿足病人需要,凸顯“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中山精神。

2016年開展第五屆精神文明建設“創新獎、金點子獎”評選活動,申報項目均從患者角度出發,通過改善細節,為患者提供優質醫療護理服務。醫院在國內率先建立“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MDT)”,為患者選擇最優治療方案,贏得最佳治療時機,以達到最好治療效果。2015年,結直腸癌肝轉移的MDT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基于互聯網+的護理服務新模式”“無縫銜接的門診急救體系,密實周全的生命安全保護網”獲評上海市衛生系統第二、三批“醫療服務品牌”。

醫院一直致力于建設快捷便利的“醫療高速公路”,努力建立起長三角地區患者“一日就醫”模式。通過醫學檢驗大提速,推進預約診療服務,推廣手機APP、社區轉診預約等具體措施優化了服務流程,最大限度地減少病人在醫院內的無效往返和等候時間,節省了就醫成本。

醫院努力推行優質護理服務。不斷修訂完善流程、制度,并將服務規范張貼在醒目位置。每年組織相關培訓,不斷提升護理技能和服務理念。中山醫院護理部榮獲第四屆上海市護理工作改進成果獎;重癥醫學科護理團隊榮獲國家衛生計生委“2015改善醫療服務創新亮點活動——優質服務崗”。

醫院以品管圈為抓手,持續推進“質量持續改進活動”。2015—2017年,全院共組建了382個質量圈,實現醫、教、研及管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在全國醫院品管圈大賽中,醫院已連續五屆榮獲一等獎。

醫院組織開展臨床新技術應用推廣獎評選活動,核心在“新”,重在“應用推廣”,鼓勵創新和引進處于領先地位、能真正讓患者受益的適宜技術。共有107個申報項目獲得“臨床新技術認證”。

三、溫度——為人民肩負光榮的國家使命

80年前,中山醫院為“民”而生。80年來,為踐行這個承諾,中山人始終奮斗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醫院在全市范圍內率先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實現“立體綜合模式”等多種科普宣傳方式,將健康教育延伸到全社會,力求使受眾達到最大化。

院黨委積極參加徐匯區區域化黨建工作,與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廣播新聞中心、徐匯區區域醫療行業、楓林社區平江居委、對口援建的云南省富源縣等開展共建活動,共建精神文明,爭創共建先進單位。醫院還與徐匯區衛生計生委簽訂共建“上海市全科醫生實訓評估基地”協議,為培養全科醫生,提高上海市整體醫療水平盡力。醫院積極投身徐匯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行動中,爭創“美麗窗口”。

醫院積極參加國家和上海市的各項醫療援助項目,先后派出了多支國家醫療隊赴“老、少、邊、窮”地區開展巡回醫療,并與受援醫院達成多項協議,努力為當地建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2016—2020年,對口幫扶西藏自治區察雅縣衛生服務中心。

醫院積極參加各種應急醫療任務,圓滿完成2015年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4·25尼泊爾地震”、2016年申嘉湖高速車禍傷員搶救等醫療救援工作。順利完成F1世界錦標賽中國大獎賽和國際田聯鉆石聯賽(上海站)等重大活動的醫療保障工作。

作為上海市志愿者基地,醫院在門急診志愿服務、社區義診服務、醫療援建服務和各類專項服務等層面積極推進志愿者工作。2015年成立癌癥康復、移植受者志愿者服務基地,為有需要幫助的病人提供心理支持,為病友們重燃“生命之光”。“抗癌路上,他們與患者同行”獲得2015年度上海市志愿服務項目資助。同年又成立“徐匯區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為學生志愿者提供規范有效的志愿服務平臺,并啟動“醫二代”職工子女志愿者招募活動。

醫院積極開展紅十字工作,在新職工中招募新志愿者。2015年參加上海市冠名紅十字醫院緊急救援隊訓練比賽,并獲得總分第三名的好成績。醫院連續兩年獲得年度上海市冠名醫療機構紅十字工作年度評估優秀獎。

讓醫療始終是溫暖的,讓每一個人民觸摸得到生命的熱度,這是“健康中國2030”的理想偉業,是醫務工作者的“國家使命”,中山醫院一直是踐行這份“國家使命”的排頭兵和先行者。

“一切為了病人”是中山精神,更是中山人作為醫務工作者的自我要求;一切為了員工,則是醫院對員工的承諾,醫院全方位的關愛激發起員工全身心的熱愛,從而努力工作,回報患者與社會。80年風雨兼程,中山人始終不忘初心,孕育和傳承著“以人為本”的文化理念,中山人用自己的溫暖情懷,全心守護著生命的熱度。

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文明辦: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注重黨建示范引領,在全院范圍開展“兩優一先”評選活動,促進支部和黨員更好地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培育扶持巴林特小組等醫院優秀文化品牌,鑄就“有溫度”的中山文化,加強職工文化藝術基地建設,增強職工凝聚力;通過精神文明建設“創新獎、金點子獎”評選、品管圈等活動,發動職工為改善醫療服務建言獻策,從細微之處體察和滿足病人需要;在國內率先建立“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MDT)”,致力于建設快捷便利的“醫療高速公路”,努力建立長三角地區患者“一日就醫”模式;積極參加國家、上海市的各項醫療援助項目,派出多支醫療隊趕赴“老、少、邊、窮”地區開展巡回醫療;作為上海市志愿者服務基地,積極開展各類醫療援建服務和專項服務,大力推進志愿者工作。

以減輕工作壓力、促進身心健康、分享愉悅生活為活動目標,舉辦杜鵑花暨文化體育節

大醫精誠,舉辦葛均波院士事跡宣講會

大愛無疆,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29年初心不變,醫院開辦寒、暑托班,解除職工后顧之憂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通辽市| 隆回县| 潮安县| 遂宁市| 垦利县| 祁连县| 常熟市| 寿光市| 绥中县| 土默特右旗| 确山县| 鹤岗市| 呼伦贝尔市| 内乡县| 盘锦市| 黑山县| 大化| 莎车县| 孝感市| 宁阳县| 鹤壁市| 太保市| 赣榆县| 武汉市| 北宁市| 天全县| 石狮市| 清徐县| 绵阳市| 阿拉善左旗| 龙山县| 衡阳市| 徐闻县| 略阳县| 黑水县| 北碚区| 泸溪县| 苍溪县| 常州市|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