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日間手術(ambulatory surgery或day surgery)的概念最早是由蘇格蘭格拉斯哥皇家兒童醫院小兒外科醫生James Nicoll(1864—1921)提出的。1909年他在《英國醫學雜志》報道了以日間手術模式治療的8988個兒外科病例,包括腹股溝疝、包莖或包皮過長、乳突炎、腭裂、馬蹄足等手術。但是,由于傳統診療習慣和很多外科醫生對術后安全和質量的擔憂,在當時沒能推動日間手術模式的發展。
到了20世紀50年代及60年代初期,世界上又有人開始嘗試開展日間手術,愛丁堡醫學院的Farquharson醫生在《柳葉刀》雜志報道了其以日間手術模式開展的成人疝修補手術的成功病例,1966年和1968年,華盛頓大學和羅得島州普羅維登斯分別成立了日間手術中心,20世紀70~80年代,開展日間手術的醫療機構及日間手術中心逐漸增加,日間手術得到了初步的發展。
近20多年來,住院治療模式向非住院治療模式的加速轉變已成為醫療服務模式的重大變革,日間手術診療模式正是這一變化的體現。由于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微創外科的大力發展和普及以及麻醉技術、麻醉復蘇技術的進步,醫療支付方式向預期支付制度(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PPS)的轉變,人口老齡化所致醫療需求增長等影響,日間手術在許多國家得到了迅速發展,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西歐等經濟發達國家或地區,印度、東歐、拉美等發展中國家或地區,以及經濟相對薄弱的非洲國家,日間手術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日間手術的比例及日間手術中心數量在全球也都穩步增長。部分歐美發達國家日間手術占其擇期手術的比例超過80%,已成為具有高質量、高安全、低成本、高效益的外科治療模式,備受各國衛生行政部門的重視。
推薦閱讀
- The Origin and Onset of Thrombus Disease: collapsed balancing function of immune cells and triggering factors 血栓病的起源與發生:免疫細胞平衡功能崩潰與啟動機制
- 全國傷害醫院監測數據集(2013)
- 呼吸學科前沿與熱點
- 醫務工作者不可缺少的15種職業精神
- 北京協和醫院標準化病人培訓手冊
- 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阿爾茨海默病
- 胸腔鏡外科學(第2版)
- 犯罪現場勘查指導手冊
- 疑難病證治
- 心血管系統疾病
- 腫瘤骨轉移及骨與軟組織腫瘤合理用藥指南
- 當代名老中醫典型醫案集(第二輯):內科分冊(心腦疾病)
- 跟難纏的疼痛說“拜拜”:自我拉伸鍛煉
- 癡呆的診療及預防
- 中醫外治療法治百病叢書:靳三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