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友病性骨關節病外科治療
- 翁習生
- 1509字
- 2020-02-28 20:30:47
第四節 治療
治療vWD出血的策略:①首先應用去氨加壓素(1-去氨基-8-右旋-精氨酸加壓素,DDAVP)以增加血漿vWF水平;②其次用vWF濃縮物作替代治療;③使用促進止血和創口愈合的其他藥物。合理選用治療方案取決于vWD的類型、出血的嚴重程度和出血的性質。
一、一般處理
包括:①避免創傷、手術;②禁用抗血小板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非甾體類抗炎藥等以及抗凝藥(肝素、華法林等);③預防:口服避孕藥有效。
二、DDAVP
藥理作用及用法:DDAVP促進機體儲存的FⅧ和vWF的釋放,而非促進其合成能力。DDAVP可能通過刺激單核細胞產生細胞因子或其他物質,從而促使內皮細胞釋放Ⅷ/vWF,增加血漿vWF水平,防止出血。這種vWF臨時性的增高可維持4~8小時,需反復使用。但如使用間隔小于24小時,則對治療反應進行性減低。1型vWD對DDAVP反應良好,部分2A型vWD有效,在2B型vWD,DDAVP可以引起一過性的中重度血小板減少,而加重出血。DDAVP對3型vWD無效。
DDAVP的給藥途徑及劑量:靜脈注射為0.3μg/kg加入生理鹽水50~100ml,緩慢滴注>30分鐘,每12~24小時1次;皮下注射為每次0.3μg/kg,每12~24小時1次;鼻腔滴入為兒童(體重<50kg)每次150μg,每天1次,成人(體重>50kg)每次300μg,每12小時1次。vWF和FⅧ:C升高程度為基礎水平的3~5倍。達藥物峰值所需時間為靜脈滴注后30~60分鐘,皮下注射后90~120分鐘。
三、替代治療
vWD患者輸入血液制品后可使血漿中Ⅷ:C水平增高,增高的程度比輸入的量相對較大。輸入后即刻可達高峰,以后Ⅷ:C水平仍將持續在高水平,可長達24~28小時。
常見制劑有新鮮血液、新鮮冷凍血漿(FFP)、冷沉淀(CPT)及因子Ⅷ/vWF濃縮物。FFP含所有的vWF多聚物,但控制出血所需體積大,限制了它的使用。CPT主要含因子Ⅷ/vWF及纖維蛋白原,而vWF較FFP高5~10倍,可同時縮短出血時間及提高Ⅷ:C,但由于CPT沒有經過病毒滅活處理,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不主張用CPT,除非在大出血且Ⅷ:C濃縮物不能獲得時才使用CPT。與CPT相比,因子Ⅷ:C濃縮物含有有vWF和FⅧ兩種成分。劑量主要根據vWF:Rco單位和因子Ⅷ單位來標記。具有下列優點:①明顯減少傳染病毒性疾病的危險;②減少輸注體積,此對嬰兒特別重要;③易于儲存及使用;④纖維蛋白原含量低。常見的有人抗血友病因子復合物(Humate-P)和Alphanate SD/HT制劑。
因子Ⅷ:C濃縮物適應證為治療和預防成人血友病A、vWD患者出血。如:①自發性和創傷引起的出血;②術中和術后過多出血。適用于嚴重vWD患者及對DDAVP無效的輕、中度vWD患者。禁忌證為有過敏史或對抗血友病因子或vWF制劑有嚴重全身反應史的患者,對任何藥物成分過敏的患者。不良反應最常見為過敏性反應,也有接受替代療法后的血栓性事件的報道,對手術患者,最常見為術后傷口或注射部位出血。接受替代治療前必須先確定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礙確實由vWF(或FⅧ)缺乏引起,對其他凝血因子缺乏無效,同時應謹慎用于接受凝血因子替代療法,尤其有血栓形成危險因素的vWD患者。因子Ⅷ:C的使用劑量建議見表6-2。VWF:Rco預防術中術后失血的使用建議見表6-3、表6-4。
表6-2 vWF:Rco和FⅧ:C預防術中和術后失血過多使用劑量的建議

IVR假設每公斤體重所需活性單位為2U/kg
表6-3 vWF:Rco治療vWD劑量建議

表6-4 血漿vWF:Rco和FⅧ:C目標活性和預防術中、術后出血過多維持劑量的治療最短持續時限

四、其他
抗纖溶藥物,可以穩定已形成的凝血塊,達到輔助止血的目的。臨床常用氨甲環酸每次10mg/kg,每8小時1次。兒童劑量需按體重計算。
局部用藥,如纖維蛋白膠、生物蛋白海綿等制品,對毛細血管和小靜脈出血有用,可以選用或輔助DDAVP和vWF濃縮物治療vWD患者。
口服避孕藥,可作為vWD防治,尤其女性患者出血(如月經過多等)的預防治療。如乙烯雌酚、炔諾酮。
重組人活化FⅦ制品(rhFⅦa):近年,常用rhFⅦa制品治療FⅧ/FⅨ抑制物患者,取得良好療效。
(馮 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