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食管癌微創外科手術教程作者名: 赫捷本章字數: 1537字更新時間: 2020-07-24 12:57:06
第二節 能量器械
一、超聲刀
超聲刀通過刀頭55.5kHz的高頻振動將組織氫鍵斷裂并重組,使得蛋白變性達到切割凝血同步完成(圖2-16)。優勢是沒有電流通過身體;產生較少的煙霧,利于在不能使用吸引器的人工氣腹、氣胸環境使用;止血效果比較滿意,可以閉合5mm以下血管,術野比較干凈,是腔鏡下游離食管、胃及清掃淋巴結的主要工具。

圖2-16 超聲刀手柄
需要注意的是超聲刀頭的工作面溫度較高,熱量會隨振動側向傳導一定距離,停止擊發后刀頭工作面還會保持一段時間的余溫。游離重要神經(如喉返神經)時工作面應遠離神經操作,避免神經側向熱損傷。保持刀頭工作面在視野范圍內避免接觸周邊神經、血管、臟器造成附帶損傷。術中可準備濕紗布墊隨時降低刀頭溫度。一定要注意超聲刀的正確安裝和養護,避免損壞超聲刀頭和線纜,否則影響止血效果,增加出血風險。
二、電外科器械
電外科的基本工作原理指的是將220V/60Hz的低壓低頻電流通過高頻能量發生器變頻變壓,變頻為頻率0.3~5MHz、電壓為千伏以上的高頻交流電,這種高頻交流電能量作用于組織后僅產生熱效應,達到對組織的切割和凝血效果,而不會對人體產生電擊風險。電外科設備切割和凝血所使用的電壓應盡量選擇臨床所需的盡可能低的電壓,以減少對醫師及精密儀器的影響(圖2-17)。
1.單極電凝
單極技術通常由設備主機(電外科設備)、作用電極(單極器械)和中性電極(負極板)三部分組成(圖2-18)。工作時,設備主機產生的高頻電流通過單極手柄傳導至靶組織,再通過人體傳導至負極板,最終流回設備主機,形成一個工作回路。負極板可將電能量高效分散,減小電流密度,減少負極板處組織發生熱損傷的風險。

圖2-17 電外科工作站

圖2-18 單極電刀回路
當電外科設備作切割使用時,作用電極處的切割電流使細胞膨脹、破裂、汽化,產生切割帶,達到對組織切割效果;作電凝使用時,電極處的凝固電流則使細胞干燥凝固、達到止血目的。電外科設備可通過改變輸出電流波形達到以上目的。
電鉤為最常用電外科器械。刀頭為L形,根據個人習慣刀頭有細微變化(圖2-19)。依據醫師喜好可以采用手控或腳控。電鉤操作簡單,可以挑起組織,產生安全距離,達到安全分離、止血的效果。操作者應當熟悉電鉤設置,達到最佳切割凝血效果。使用電鉤時容易產生煙霧,因為在氣胸或氣腹條件下無法持續使用吸引器,限制了其應用。

圖2-19 L形電鉤
其他還有鏟形刀頭和球形刀頭。一些分離鉗和吸引器也可以接單極電凝,在鉗夾血管或壓迫吸引血管的同時進行凝固止血達到很好的效果。
2.雙極電凝
雙極技術工作時通常由設備主機(電外科設備)和作用電極(雙極器械)兩部分組成。工作時,設備主機產生的高頻電流通過雙極器械的一極發出,通過人體組織到達另一極,最終回流至設備主機,形成工作回路。它的作用只限于器械兩極間,對人體組織的影響范圍遠比單極模式小,常用于手術中對出血組織的止血。
3.結扎速
結扎速(Ligasure)高能電刀,通過融合血管壁膠原封閉血管,再通過刀刃切斷,7mm以下血管止血效果確實。但刀頭較粗大,不利精細解剖,多用在游離胃網膜(圖2-20)。



圖2-20 結扎速各種刀頭
4.氬氣刀
氬氣刀原理是惰性氣體氬氣在高頻高壓的作用下,被電離成氬等離子,通過傳到高頻電流至靶組織產生熱效應,達到治療或止血的效果,是一種非接觸式的電凝技術,避免了電極與組織的直接接觸。氬等離子束可以避開高阻抗區域,而自動流向低阻抗區域,實現對靶組織淺表均勻的電凝效果,有效控制凝固深度,避免穿孔和過度電凝(圖2-21)。由于氬氣刀的特點和優勢,在手術中可對胸膜、肺創面及縱隔滲血進行彌散性止血,可獲得滿意效果。對于經過內鏡黏膜剝離術治療后的食管癌殘余病變,也可通過氬氣刀治療進行滅活,降低其復發率。此外,還可以進行氬氣保護下的電切,在切割靶組織的同時噴出氬氣從而隔絕周圍空氣,減少組織的氧化、炭化(煙霧、焦痂、異味)。

圖2-21 氬氣刀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