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碰撞鈑金修復技巧與實例(第2版)
- 顧平林 馮小青
- 16字
- 2020-02-21 16:40:35
第三章 鈑金修復質量和安全生產要求
第一節 汽車鈑金維修在維修技術中的地位
一、汽車鈑金給人的印象
汽車鈑金給人的感覺一直是不溫也不火。這一點通過設在某學校的維修工鑒定部門所鑒定的人數就可以明顯地看出來,全年最多評定10~20人(不包括學校畢業生)。相對于汽車維修的其他工種,這個數字的確太小了。從高級技工學校汽車鈑金專業班級學生人數也可以看到這一點。在招生爆滿的這幾年,報讀該專業人數較多的一屆大約有30人,而其余各屆也就10人左右。為什么呢?因為人們覺得汽車鈑金維修在汽車維修技術中的地位太低了。
要想知道汽車鈑金維修為何給人上述印象,就要先了解鈑金工及汽車鈑金的概念。所謂鈑金工,也稱冷作鈑金工或冷作工,通俗地說就是“修補”,也叫“銅工”。長期以來,汽車鈑金總是給人一把大錘、一把手鉗、幾只螺釘旋具就可以開個修理鋪的印象。最專業的修理廠所用的設備也無非是葫蘆吊加拉鏈、地樁、地掛等。目前,有些小型維修廠對車輛技術狀況影響較大的車架修復仍使用較為簡單的繩索或皮尺等測量技術,甚至目測了事。正因為這個古老的“鈑金工”概念和對老東風、老解放汽車以及有梁車身的鈑金工藝,使人們對汽車鈑金的理解“根深蒂固”,人們對汽車維修鈑金的認識仍停留在傳統的“敲補”觀念上。大多數人認為汽車鈑金就是指汽車發生碰撞之后一些簡單的敲敲打打工作。同汽車維修技術的其他工種相比,不是覺得鈑金維修又苦又臟,用大力氣;就是覺得它技術含量太低,不用學專業。
二、汽車鈑金維修的重要程度
汽車技術的發展和新材料的廣泛使用,使現代汽車與傳統汽車有著巨大的差別,這也給汽車鈑金維修帶來新的難題。自1940年出現承載式汽車車身以來,為適應汽車燃油經濟性和環保性的需求,各種汽車的車身鋼板重量越來越輕,鋼板厚度越來越薄,材料的合金成分越來越復雜。承載式車身就是一種全新的汽車車身結構,由于其突出的輕便性、節能性和安全性,已為國內外絕大多數轎車所采用。承載式車身與傳統的非承載式車身結構不同,其車身是由若干塊金屬結構板焊接而成,而傳統的結構是把裝飾性的鋼車身安裝在結構鋼制成的車架上。
與傳統的非承載式車身相比,這種車身的完好與否不只是一個外觀問題。作為整個車體的承載結構,它對轎車的操縱性能、行駛性能及乘員的安全與舒適性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且所用材料也有明顯不同。這就對車身修理人員和修理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鈑金修理技術人員的責任、知識、作業和任務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采用承載式結構之前,車身修理人員主要關心的是修復車架和更換、修復已損壞的車身零部件,而現在修理人員的責任要大得多。修理時任何不當的操作都可能導致“不是在修車,而是在毀車”的結果。因此,這種車身的修理是一項技術性極強的工程,需要從結構、性能和外觀方面進行完整的修理。
在維修技術專業化的今天,鈑金技術工人接到需要維修的車輛后,不能再像以往一樣僅憑經驗和眼睛來判斷事故,而應依靠專業的檢測儀器進行檢測;也不能僅憑借經驗進行維修,而是要嚴格按照技術數據進行維修。事實證明,只有依靠專業的設備才能準確地檢測出事故車輛的故障所在,才不會誤斷;也只有依靠專業的設備才能準確對事故車輛進行修復,使其達到技術要求。比如,汽車上安裝有幾十個傳感器,而這些傳感器在維修后能否達到原來的性能,與汽車鈑金維修是密切相關的,取決于車身的修復程度。再如,汽車的安全裝置ABS,如果車身的修復程度存在哪怕一點誤差,都會導致控制模塊不能正確判斷,影響它在0.003s內準確動作,而過早、過晚的動作都會危及駕駛人的生命。所以說汽車鈑金維修是汽車維修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汽車鈑金維修絕不亞于汽車維修中的任何一方面技術。
汽車數量的增加,尤其是家用汽車的增多,使非專業駕駛人迅速增多,再加上道路的擁堵,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交通事故。據有關部門統計,在我國中小型以上的城市中,汽車事故的上升幅度與汽車數量的增長成正比關系。從經濟上,汽車鈑金是事故車維修中利潤最高的一個項目,占了事故車維修30%以上的份額。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私家車越來越多,車主的修復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給維修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汽車保有量與日俱增,汽車鈑金將在汽車維修產值中占有越來越大的份額。
汽車消費的需求使汽車產業迅猛發展,也帶動了汽車維修行業的快速發展,使汽車維修行業分工越來越細,汽車鈑金維修工已從汽車修理工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工種。汽車越造越高級,技術也越來越先進,現代汽車的維修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汽車鈑金維修已經告別了傳統敲敲打打、一把錘子、一把鏨子的時代,而是采用現代化的鈑金機械設備和先進的鈑金工藝。比如,利用汽車車身大梁鈑金系統設備及先進夾具,利用液壓的巨大力量對被撞部位進行多點拉伸修復。
三、正視汽車鈑金維修與汽車維修技術的關系
1.加強政策引導、行業規范、人員培訓
在我國,汽車修理業總體水平還比較低,絕大多數從業人員未經過專門和系統的培訓(尤其是在承載式車身汽車修理方面)。如全國有22萬家注冊企業,僅有8000~9000家屬于一流水平,用于車身校正測量的電子測量系統僅有少數企業具備。國內也有些汽車修理廠花巨資購買了車輛碰撞維修設備,但是使用率并不高。出現該現象一方面是由于維修師傅沒有專業的態度,他們往往認為小的碰撞沒有傷及汽車骨架不值得上線檢測;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汽車修理業在宏觀上必須加強政策引導、行業規范和人員培訓。
美國對汽車修理行業,從政府機構、協會到企業本身,都具有十分嚴格的管理制度,制定并實施著許多的法律、法規、規程和條例,給企業主、管理者、技術人員和操作工人都建立了崗位責任制,分別提出了行為規范要求;同時技術上注重先進、實用,經濟上講求效益,服務上關心客戶。這一切對我們都有一定的啟發和借鑒作用。如美國汽車撞傷修理業協會(I—CAR)從1979年成立以來,已經發展成為這一行業最主要的培訓機構,隨著汽車工業迅速地向承載式車身結構轉變,修理技術落后的差距在擴大,缺乏合格的汽車修理人員,此協會的培訓正好適應了這種需求。
我國已經有建立相關規范的苗頭。由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主辦的“奔騰”杯全國汽車鈑金大賽,已在全國30個賽區相繼舉行。大賽共分為車身測量、車身校正、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等多種鈑金技術的比賽,全部是汽車鈑金維修技術中最尖端的部分,直接接觸國際標準和與美國同步的先進鈑金技術。筆者通過參加這次大賽,不僅提高了鈑金作業技能,最重要的是更新了觀念,真正體會了現代汽車維修鈑金技術“含金量”之重和工作環境的輕松,也相信此類活動對推動全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發展水平有著積極的作用。
由于承載式車身汽車的推廣使用,汽車維修鈑金技術人員必須學習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藝。傳統的非承載式車身汽車,主要用低碳鋼或稱軟鋼制成,這種材料通常是用氧—乙炔氣體焊槍切割或焊接的。承載式車身結構則由高強度鋼制成,所有的汽車制造廠家在它們的使用維護說明書規定,汽車全部構件的修復都必須采用熔極惰性氣體保護焊(MIG)工藝。只有采用這種工藝,才能保持現在用在承載式車身上的高強度鋼結構的優良性能,而氧—乙炔焊接工藝絕不可用于承載式車身汽車。在我國,現在仍有很多汽車修理廠,把氧—乙炔焊接工藝用于承載式車身的修復中,甚至有些廠有熔極惰性氣體保護焊(MIG)設備,也把它束之高閣,原因是他們習慣于用氧—乙炔焊接工藝。所以不得不在加強政策引導的同時,加強行業規范,并進行人員培訓。
2.汽車鈑金技術人員應具備很強的責任感和法律意識
現代的汽車鈑金維修要求維修鈑金技術人員必須有足夠的責任感和法律意識。因為在對汽車車身進行修復時,安全性能不恢復,必定留下安全隱患。隨著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增強,在汽車再次出現事故處理時,肯定會涉及汽車鈑金修理。而且保險公司最強調事故車修復工作必須到位,各安裝部件工作必須正常,行車安全性能必須有保障,否則保險公司是不能給予索賠的。
所以在承載式車身汽車發生碰撞損壞后,汽車維修鈑金技術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承載式車身的鈑金工藝要求,采用先進的測量系統,精確測量碰撞受損部位,通過先進的車身校正設備,利用全方位拉伸的方法進行嚴格校正,保證拉伸校正精度,恢復原車數據,達到原車的性能。同時盡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加熱的方式,以防止金屬內部結構發生改變,導致強度降低,使汽車在第二次碰撞時不能有效保護乘員安全。
總之,不論把汽車鈑金維修當成是汽車維修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把它看成已經從汽車維修技術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工種,汽車鈑金維修技術已經在汽車維修行業中占據重要位置,其維修技術可以與汽車維修技術中的任何一方面技術比強、比精,它的工作環境已經是一個充滿高科技氛圍的場所。現代汽車維修鈑金已經是同消費者的權益,甚至生命維系最密切的技術。作為汽車鈑金維修技術人員,在加強責任感的同時,也應該引以為傲,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