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長期艱苦奮斗,點滴開拓市場
客戶經理(華為負責銷售和服務客戶的人員)的直接目標便是開拓市場,挖掘市場潛力、把握市場機會、促進項目達成,最終產生銷售額和利潤。
客戶經理在開拓市場時不能急功近利,應該放眼未來。今天的市場由昨天決定,而明天的市場靠今天的耕耘。不速成,也不懈怠;不自負,更不自卑。
客戶經理要善于開拓市場,應該具備自驅力、能效力和凝聚力的三力合一。自驅力是“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精神,不需要別人的提醒和督促,應該自發自覺;能效力是能力和效率的融合,有能力,有效率,有成效;凝聚力是指要善于融入團隊,形成開拓市場的合力,獨立則如雄鷹,搏擊長空,合作就如同大雁,集群翱翔。
- 對市場無益的工作是徒勞的,必須盯住市場目標不放松;
- 開拓市場要有前瞻性,辨時機,增效率,促成效;
- 速成的市場不長久,短視的市場沒未來;
- 開拓市場必須“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堅持自我批判”。
案例1-3 華為開拓市場的“鹽堿地”戰略
任正非在財經變革項目規劃匯報會上曾提到“鹽堿地”的概念,后來這個詞被多次提及,多指以艱苦奮斗的精神去開拓市場。
鹽堿地因為所含鹽分太多,作物無法生長。鹽堿地在月光下一片白茫茫,猶如雪花覆蓋,那是析出鹽的反光。華為在開拓國際市場時,由于受國際環境、人文環境和法律法規等諸多因素影響,長期的辛勤耕耘和辛苦付出卻可能顆粒無收,這些地區和國家猶如市場的“鹽堿地”。
華為國際化的成功在于堅持不懈地推進“雞肋戰略”,在西方國際化通信公司看不上的“鹽堿地”上,一點一點地清洗耕耘,一步一步地艱難推進。薄利微潤戰略逼著公司在夾縫中生存,在迷霧中前行。
“清洗鹽堿地”戰略猶如煉獄一般鍛煉了華為的市場開拓能力,這避免了華為市場人員因為“在溫暖環境或者心理舒適區”待太久而成為“溫水青蛙”,提升了華為管理干部的國際化視野。
案例1-4 華為開拓市場的“薇甘菊”精神
薇甘菊是南美的一種野草,它瘋狂生長的速度超越了所有的植物,被植物學家稱為“每分鐘一英里”的恐怖野草。薇甘菊只需要很少的水分,極少的養分,卻能迅速地生長,一夜之間可快速地覆蓋周邊所有的植物。
創業初期的華為不過就是一粒草籽,一粒草籽長成一株小苗,一株小苗上長出幾個節點,這些節點再以“每分鐘一英里”的速度迅速擴張。到了今天,華為的競爭對手,那些百年巨頭們,那些電信巨無霸們,一個一個在衰落,一個一個在垮掉,而華為成為電信行業的全球領導者。
任正非號召華為員工向薇甘菊學習,學習薇甘菊的勇氣、力量、信念和激情。帝國型大企業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也會轟然倒下,永恒的商業模式是不現實的。創業初期的華為是一株薇甘菊,今天19萬人的華為在西方企業的眼里已經是一個商業帝國了,但是這個帝國能夠持續地存在嗎?如果下一個倒下的不是華為,華為就必須具有強大的成長性和開拓性,依然具有薇甘菊那種瘋狂蔓延的激情。
(1)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和通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