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撩開門簾來到外面一看,只見門口站著的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渾身臟兮兮的也看不出男女,攙扶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衣衫襤褸的站在門外,怯生生的張望著。
“你們找誰?”羅生疑惑的問道。
“請問,這里是萬二郎的店鋪嗎?”少年不易察覺地稍稍后退了半步,看了羅生一眼,垂頭再次問道。
羅生很是奇怪,回答:“可能是吧,寫著二郎拉面,我也不知道,我們只是借住在此,此間老板聽人說是去了錦凌關。”
少年略微思索,與老人交談了幾句。
那老人大約是半盲的,頭發披散,拄著棍子艱難的支撐著身體,臉色看上去不太好,皮膚松弛的垂下來。似乎耳朵也不太好,少年與他說了很久,老人才顫巍巍的開口道:“這位小哥請了,不知肯不肯賞我們爺倆一口飯吃,先讓我們住一晚,明日我們便離開去那錦凌關。”
羅生探查一下二人,發現并不是修行者,便側身請二人進去。李元佑得知了經過,便又下廚給二人煮了面吃。
等二人吃飽,羅生倒上水讓二人慢慢喝,這才開口問道:“老人家,你們二人從哪里來?北方可是發生了什么事?”
老人聽聞羅生的詢問,干涸的雙眼瞬間濕潤起來,講述道:“我們祖孫倆,本是松嫩府的人,前幾年家鄉鬧水災,死了好多人,只剩下我這把老骨頭和我這可憐的孫女。今年北方又鬧了水災,大家的房舍田地都被淹了,一開始百姓們組織自救,可是很快更大的洪水來了,天也像漏了一樣整月整月的下雨,很快大家都沒了口糧。年輕力壯的,腿腳靈便的便都逃難了。只剩下我們祖孫二人沒有活路。前幾年收到過我本家侄孫兒托行商的捎帶的口信,說是在這南津鎮一帶開了個面館,于是我們祖孫二人吃盡了苦頭一路要么乞討,要么啃草根樹皮,終于熬到此地。”
“若是有水災,官府定會派兵抗災,派官發糧救濟,斷不至于讓你等淪落至此,老頭,你可是扯謊蒙我們?”帝瑞聽了老人的話思索片刻發問道。
“老朽可不敢欺騙幾位小爺。”老頭說著便要下跪,解釋道:“你們看我頭發都白了,活了這一輩子了,可不敢坑蒙拐騙。這位小哥說的是多年前的光景了,以前修皇帝在位的時候,十分關心民間疾苦,但凡有災情,必然召集士兵相助。但凡有官員瀆職,定要重重處罰。等到迦皇帝即位了,一開始也還好,但是這幾年卻是不如前幾年了,如今官員們人人欺上瞞下,貪贓枉法,瀆職徇私,誰人管我等草民的生死?哪個還會理會是否有災情。更別提平日里橫行鄉里,橫征暴斂。聽聞北邊已經鬧將起來,聚眾造反了。”
帝瑞劍眉倒豎,喝問道:“‘道門’也無人過問嗎?”
老者苦笑道:“道門?如今道門自身難保,聽聞近年來西方的如來教彌勒教大行其道,陛下也非常崇信,道門如今已經已經勢微,哪里還有心思管這塵世間的事。”
李元佑安排老者祖孫倆歇息后,與帝瑞羅生一并關起門商量起來。
帝瑞恨恨的一錘桌子,恨聲道:“原本我與那帝迦只是家恨,如今國家被治理成這樣,恐怕家恨要變成國仇了。”
羅生思索道:“這事對我們剛好有利,若他治國有方,我們反而沒有機會為你報仇,如今若有百姓聚眾造反,我們可以趁機聚攏人心起兵對抗,成算大一些。”
李元佑皺眉道:“看錦凌關部隊的軍容,這樣的部隊靠農民軍恐怕無法抗衡啊。”
帝瑞搖頭拒絕道:“我要報仇,自然是勤學苦練,潛入皇宮悄悄行刺,豈能大動干戈引起戰爭?都是黑水好男兒,如果白白死在內戰里,我可是對不起父親。”
三人商議良久也沒有頭緒,只得各自休息,一夜無話。
第二日三遍雞叫,李元佑才醒來,雖然修行多年,但是依然改不掉前世睡懶覺的習慣,荒野求生的時候沒有辦法睡懶覺,如今安定下來,竟然難得睡了一個好覺。
帝瑞羅生早已起床晨練完畢,正在桌前吃飯。那對祖孫倆也早已起床,并為兄弟三人準備好了早飯。
昨日那臟兮兮的少年今日洗干凈了身子,穿上一件店里的舊袍子,雖然并不合身,不過也能看出是一個姿色不錯的女孩,怪不得要把自己弄得臟兮兮的,不然斷不可能一路平安逃到此地。
老者也洗漱干凈換了一身衣服,如今一臉微笑的坐在桌旁,雖然臉色依然不好,但比起昨日簡直判若兩人,昨日面有死灰,今日竟然有了生氣,可謂是保住了一條老命。
李元佑抽了抽鼻子,聞到一股香味,肚子頓時咕咕叫了起來。老人笑著開口道:“老頭子家傳的煮面手藝,小哥快坐下嘗嘗。”
李元佑來到桌邊一看,竟是一碗面。李元佑先是拿起湯匙喝了一口湯,頓時覺得懷疑人生了,和這老者的面一比,昨日自己做的只能叫做浪費糧食。即便是前世,李元佑也不曾吃過如此美味的面,直接懷疑人生,沒想到面還能做成這樣。帝瑞羅生雖然表情淡定,但是從二人不停的加面來看,也是極度享受的。
兄弟三人飽餐一頓早飯,李元佑揉著肚皮說道:“老人家,你們也不必急著離開,錦凌關那么大,你們上哪找你那親戚去,不如就在此處住下,這里既然是他的家,早晚他是要回來看看的,你們定會遇見,你這做面的手藝不錯,不如你們便在此處賣面為生,也算有了立足之地。”
帝瑞羅生頻頻點頭,表示贊同,老頭想了一下和孫女一合計,也只好如此,二人又沒有盤纏,去那錦凌關也未必馬上就能找到人,若是耽擱幾日,祖孫倆免不了又要乞討為生了。
帝瑞接口道:“不過你們也不能白住,畢竟此間主人不在,也不知你們的話是真是假,萬一是另一個同名同姓的人也叫萬二郎,那你們可白占了許多便宜。”
羅生接著說道:“所以你們不能再用別人的招牌賣面,以免有冒充之嫌。最關鍵的是,我們兄弟三人允許你在此賣面為生,所以你理應給我們三兄弟免費做面吃。”
“不錯不錯”帝瑞李元佑一起點頭應道。
老人趕忙跪倒在地,磕頭感謝,李元佑做為一個現代人最受不了這個,趕緊將老人攙扶起來。
老人有個普通的名字,叫做萬福,于是在門口招牌又掛了一塊布,上面是羅生寫的新店名萬福家。據老人說,如果那萬二郎真的是本家的侄孫,看到這個招牌便知道是自己到了。
商議妥當,兄弟三人便又出門,投入到南津鎮的重建工作。
ps:求幫忙推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