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幾人話語投機,趙旭顧之俊與譚鈞一行拼了一張桌子。

沒想到有意外之喜,店家給每桌加送了荷包蛋和一盤牛肉,忍冬一邊吃一邊贊,還想去討教一二。

“諸位客官,楊澈將軍大敗大夏,小老兒高興,給大伙送點吃的。”掌柜樂呵道。

原來這段時間大昭有兩件大喜事,第一件是鎮北侯大敗大夏,奪得潁州。第二件就是京試之外,還要加開恩科才選,對天下學子來說,這是又多了一次機會。

斜對面那桌領頭之人正在喝粥,聽了此言頓了一下,又繼續喝粥。

顧之俊頗為興奮道:“這可算是我朝立國以來打得最漂亮的一場仗,這下總算揚我國威,我們大昭總算有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將軍了!”

“以前每年都納貢送美,真是喪權辱國,這下這些蠻夷可不敢輕易進犯我們,邊境百姓也可安寧好一段時間。”

“我們不可掉以輕心,這次大夏內斗,領兵的是他們二皇子,此人雖然詭計多端,善于用兵,但比起大夏的四皇子,文韜武略要差得遠,如果是四皇子領兵,還不知道鹿死誰手,不過能出楊澈這樣的帥才也是大昭大幸。”趙旭也很激動。

“那個楊澈想不到還有這樣的本事,他接手厲家的亂攤子還能勝得那么漂亮,倒是不可小覷,陛下已經封他為鎮北侯,真是一步登天。”右桌那白面書生說道。

“嗨,也不過是得儲君寵幸,運氣好點罷了。”瘦弱師爺摸著沒有幾根的稀疏胡子,不以為然道。

聽眾人講了半天,譚茵終于理出點頭緒。

大昭有著綿延千里肥沃的土地,鐘靈毓秀,人才輩出,生活富庶,卻也滋生出無數天天西湖歌舞幾時休的官員們,他們不愿意打仗,總說打仗老百姓吃苦。

縱然老百姓也不愿打仗,可每年要上繳那么多貢銀,稅負不輕,且北疆邊民時常被騷擾打劫,婦女們被凌辱擄虐的事情時常發生,邊民苦夏久矣。

戰亂不斷,更有當地歌謠傳到內地。“亡我祁連山,使我婦女無顏色,亡我黃河水,使我孩兒無面色。”

加上大夏變本加厲索要銀兩,更是激起民間極大憤慨。此次勝利自然是鼓舞大昭上下,都將楊澈比作衛青霍去病再世。

如此一來,這楊澈掌握了大昭三分之一的兵力,一時權傾朝野,無人能比。

說來這楊澈也十分傳奇。他乃京城戶部侍郎三公子之子,母親本是官宦小姐出身,因家族獲罪流落青樓,被三公子贖出,后被大房所嫉恨,找了一個因頭誣陷他非親生,是母親偷人。

六歲那年母子二人被趕出家門,流落街頭,只得乞討過日,后來母親被迫重操舊業才養活母子倆。

母親更是不惜血本求她的一個恩客讓楊澈拜師于大儒方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少有名聲。

十五歲那年他回去看母親,帶著東拼西湊借來的銀兩想把母親贖出來。然而當時楊澈最驚人的卻不是他的才華,而是他的相貌。

他碰到襄陽王世子,世子驚為天人,要搶他回去,母親為了護他逃走而亡。

楊澈逃脫后性情大變,機緣巧合,他結識了東宮太子,深受太子信任,后又文武并舉,拜師于大將軍藺青城,先是成為九門副提督,然后拜將。

聽說其愛穿紅衣,容顏絕世,風姿優雅,卻又陰沉無比,城府很深,難以琢磨。

民間盛傳他與太子關系曖昧,他又是青樓常客,放蕩不羈,時人對其有幾分鄙薄,但是又同情他的遭遇,愛慕他的風姿。

這次大勝后,此人威望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

“那為何這次要加開恩科才選。”譚茵問道。

這事與天下士子最為密切相關,顧之俊慢慢解釋給她聽,“這次楊將軍大勝,圣上大喜,決定在全國大舉選拔賢能之才,以期文能治國,武能定邦,不論出身,不論門第,只論才干。”

“本來京試三年一次,明春剛好舉行,不過東宮說自古天下才子多能,不拘一格,考試未能選出所有大昭需要的人才。”

“圣上甚為嘉許,決定由太子負責,召集六部精干組成選才小組,選出天下英才,人稱才選。”

“明春京試不過的舉人們只要有兩名四品以上官員保薦,即可有資格參加才選,經過兩輪篩選后由太子親自選拔,最后由圣上定奪。”

看女兒聽得精精有味,也知道她關心李征,譚鈞補充道:“這次不僅選文,還選武將,像工程、農藝等各方面有才之人皆能入選。”

“此次才選極為英明,天家這是不拘一格選人才,乃天下有才之人大顯身手的好時機,你們二人可不能浪費這樣的好時機。”

“夫子所言極是,我等切不可錯過這等天賜良機,今年鄉試,明春京試可都馬虎不得。”趙旭點頭道。

“預計這樣一來,今冬明春各位才子會聚京城,必定集會甚多,我等即使不能高中,或者得不到保薦,也不可錯過與天下才子切磋學問、共謀治政的機會。”

譚茵聽明白了。東宮太子真會收買人心,這一招可將天下讀書人、習武人都收買了,又為朝廷招攬不少人才,更是為自己培養了很多親信,真是一石幾鳥!

……

離開大堂回到父母房中,譚鈞問譚茵道:“你看今日說話幾人如何?”

“那白面書生和瘦弱師爺本是一類人,他們與周探花沒什么區別。顧之俊為人端方,值得深交。”

“那趙旭呢!”

“顧之俊為人仗義,熱腸正派,趙旭卻更為深沉。不過只言片語,此時判斷為人還為時尚早。”

“時間雖短,到也足以管窺一豹。茵兒,如若你是李小姐,該當如何?”譚鈞問道。

“哪有做父親這樣問女兒的。”譚夫人嗔道,譚茵也不好意思。

“世事艱難,女子生活不易,一步錯步步錯,多少女子蹉跎孤苦一生。茵兒大了,一些道理也要說給她聽。”

“爹,娘,女兒不是那種不自尊自愛之人,我絕不覬覦不屬于我的東西。”譚茵收起羞色,鄭重道。

“好,不枉為父汝母教養你多年。那如若你是那周探花原配,又當如何?”

“若有人把我置于這種境地,即使表面對我呵護備至,實際已棄我如敝屣!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譚茵神色更為凝重,對著父母道。

“你有如此見識便好。天下女子之苦,一是看不清,稀里糊涂,受困于情愛,被那不懂得珍惜的虎狼之輩所驅使,向東向西,耗盡一生心血,最后為她人做嫁衣裳。”

“二是雖看得清,卻難以割舍,心存僥幸,總以為那虎狼之輩會發善心,會改正,常常是一讓再讓,一退再退,最后無路可退。”

譚鈞對女兒教導嚴格,除了教育女兒要讀書外,還喜歡就一件事和她講解其中的道理。

“爹,第一類如那王寶釧,就是一生受困于情愛,在寒窯苦等十八年,最后等來丈夫,結果三天便已過世,一生孤苦無依。”

“這王寶釧不是一直人人稱頌嗎!”譚夫人不解道。

“若是茵兒要做那王寶釧,你可愿意?”

“那自然不愿意。”譚夫人立馬撇了撇嘴道。

“真正疼愛女兒的誰會愿意,不過是編出來的戲文。可恨這種戲文不知要禍害世間多少女子!”譚鈞恨恨道。

譚鈞最恨假仁假義的道學家,對世人贊頌的貞潔烈婦嗤之以鼻。

待譚茵忍冬回房,譚夫人忍不住問道:“你今日怎么了,雖說要講些道理,可未免小題大做,可是想到李征?李征可不是周探花之輩。”

“李征自然不會是周探花之徒,只是世事難料,總得預防一二。”

只要不是李征有什么情況,譚夫人才不管他人如何,“只是茵兒這樣與李征就要相隔一年才能見面,說不定時間更長,這可如何是好。”

“這不是更好,他們倆一直沒有分開過,如果相隔一年多還能在一起,我也不用多擔心了。”

“你啊!總是你有理,一點也不心疼女兒。”譚夫人嗔道。

半夜,輾轉反側良久,譚茵坐起來,忍冬仍在熟睡。

父親借周探花之事說了這么多,自是意有所指。父親為人端方,深謀遠慮,對母親感情頗深,母親只有自己一女,一直對父親有所虧歉,也曾提出要為父親納妾,父親堅決不同意,說有子無子皆是命定。

母親性格開朗,美麗大方,從不想太多。她出生富貴,在家時父母寵愛,長大嫁得良人,夫妻恩愛,一生順遂,十里八鄉誰不羨慕。

想到自己與李征即將分別多時,一時心中暗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铜梁县| 得荣县| 沙洋县| 崇义县| 兴山县| 苏州市| 怀来县| 鄂伦春自治旗| 太康县| 同心县| 辉县市| 枣庄市| 万年县| 比如县| 高清| 曲阜市| 桑植县| 明溪县| 威宁| 军事| 达日县| 读书| 岱山县| 鄢陵县| 高安市| 淳安县| 海门市| 清新县| 荆州市| 柞水县| 永宁县| 重庆市| 昆山市| 井研县| 黄骅市| 荥阳市| 化德县| 新安县| 闻喜县| 宁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