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記得鄉間的孩子是如何自得其樂于所謂的貧窮中,然而快樂的終究是會延續,窮快樂仿佛才是精神上的極樂果,回想起來,還真是窮日子里的快樂讓人難以忘懷,倒不是什么物質提升所能比擬的。窮快樂是一種典型的樂觀主義,然而前提卻是大家都很窮困,一旦有人打破了平衡,這快樂便走到頭了,彼此間的物質攀比也就應運而生。不過,時間回頭幾年的話,鄉間卻是還有此等快樂的。能趕上從窮快樂到另一類快樂的過渡,使得鄉間的孩子多了一份人情冷暖的體會。
老實孩子便深深體會到了其間的變化,小時候似乎誰家的婆姨都看不慣自己,比如說什么分糖的時候沒自己的份,而其他孩子卻都能得到,還有明明是她家孩子罵人在先,自己剛欲還口卻是被那婆姨呵斥了,更悲哀的是,有一回自己攢了幾年的壓歲錢被偷了,后來儲錢箱在一個孩子家里意外現身,自己去理論去反問“你說是你的你能叫得答應么”,后來一氣之下翻出了用鉛筆寫在箱內的自己的名字,那家人也慌了神,竟是一斧頭劈了箱子,放進灶里,弄得個不了了之。
自己也不明白這是為何,難道是父母得罪了她們?可是每次相見都是笑意盈盈的;難道是家里太富了?可是自己也有兩年沒買新衣服了;難道是太窮?可是大家都是半個月吃一回肉。思索了很久,答案卻是越來越遠,后來長大了一些,才從幾個大人的家常里偷聽到,似乎是當年自己的爺爺當村干部的時候太死板,沒有讓人揩油,還將企圖揩油的人通通教訓了一頓,到頭來怨念便越積越深,有人甚至還動手差點燒了他家房子,還好總有人相助,半夜幫忙滅了火,讓一家人躲過了鬼門關。算起來,老實孩子大概在鬼門關上走過兩回,也算得上命大了。再后來,老實孩子考上了國重,鄉里人便明顯熱情了許多,等到考上了重本,鄉里人便都笑臉盈盈了。
這些都是后話了,如今還得假設大家都在窮快樂的起點上。說實在的,孩子們一直都在那條線上,也沒有受家人態度太大的影響,否則老實孩子便不會有那么快樂了,更不會有鄉間最原始的朋友,直到生命的終點。
鄉間的娛樂設施基本上都是免費的,沒有旋轉木馬,沒有過山車,有的就是簡單的快樂。鄉間有一塊斜坡,全是裸露的巖石,雨后便會布滿青苔,滑不留足,這便成為了孩子們的天堂,大伙把它當做滑梯來玩。其實那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斜坡不遠處便是懸崖,不過孩子們似乎并未意識到,滿眼只有滑下時的興奮。孩子們不知道城里滑梯究竟是什么樣子,更不會明了那滑梯是不會像斜坡那樣弄臟衣物的。
這一天大概是天朗氣清,十足的好天氣的前兆。鄉間的孩子大都會觀天相,學老農的樣子預測預測天氣。當然這也有一定的道理,什么“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魚浮水,燕低飛,螞蟻不歸”之類的俗語往往能夠靈驗,就像千百年來和天地簽下了約定一般。鄉間也因此沒有了看天氣預報的必要,事實上,那時候的天氣預報準確度不高,更為重要的是,那時候電視機大概只有幾戶人家才有,又經常斷電。老實孩子依稀記得父親曾講過,那時電視極少,信號不好,于是便在后山上插了天線,可是一夜之間,天線竟不翼而飛,徒留下了幾根支撐的木棒。之后,電視更是極少登場,往往是哪家有喜事便借去放一放,沖沖喜氣。
當然,經驗也有出錯的時候,確切說來,經驗主義是會害死人的,因而,還是少一些經驗為好。天氣難以捉摸,只能稍稍揭開面紗偷瞄幾眼罷了。
孩子們決計不會放過好天氣,定會外出游玩。這一日,便選擇了所謂的“玩滑梯”。胖子一早就叫嚷開了,或許是因為早飯沒吃飽,吵吵著,邀約老實孩子,高瘦個兒,小女孩,出了家門,直奔那斜坡而去。
孩子們行路往往安靜不下來,不時便會有嬉笑的聲音蕩開,尤其以小女孩那尖細的笑聲為甚。胖子的笑雖說不是沒心沒肺,究竟還是帶了幾絲傻勁,至于老實孩子,往往是笑得很靦腆,不會“咆哮”起來,高瘦個兒就很有才,笑聲無意間像極了孩子們的偶像“星爺”,只是看得出來,他肺活量還沒及第,笑極而喘了。
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倒也不假,這對老虎而言卻是大大的好事,起碼能有機會打打牙祭。鄉間的孩子暫且便是那牛犢了,只不過誰是虎,就不甚明了了,或許當生活有了煩憂,沒了清純,多了虛情,這虎就該出山了,抑或已經咬住人了。
很快斜坡就出現在了眼前,幸得前不久下了幾場透雨,那斜坡上的青苔還在,整個坡面隱隱的還有幾分水汽,潤潤的,否則,今天很可能竹籃打水了。
胖子說了一句誰最后到誰就是吃了豬尾巴的人,便跑開了,其余的也似乎被踢了屁股,彈射似的奔起來,沖斜坡而去。在鄉間有一些說法,是很有趣的,譬如吃了豬尾巴走路會很慢,什么事都會落后他人,孩子吃剩的飯喂了狗,那孩子的記憶便會差起來,最為權威的還是吃了豬蹄叉就找不到老婆,幾乎鄉間的孩子都很忌諱,似乎都沒敢試過。于是,這也就成了孩子間最為有威脅效力的事。
當然,每個孩子都不愿意落后,但是,總會有人的,不過,好像大都是小女孩。其實,孩子們一看到玩的事物近在咫尺的時候,早已忘卻了對小女孩的奚落,紛紛準備起來,什么石板,樹丫,長藤都一股腦的尋了過來。這個道理大概不只這一處體現,往往還有很多的事情都可以佐證,譬如孩子們都喜歡吃爆米花(鄉間有一特定叫法,名為“苞谷泡”,蓋因以苞谷為原料制成而得名),剛開始等待爆米人將爆米花放出鍋,或許大都在互相打鬧,抑或在嬉笑彼此,然而一旦爆米花出鍋,那便會目標一致起來,一窩蜂上去撿拾四散濺飛,散落滿地的吃食了。也不會計較誰拾了幾粒,誰的更為甜美,反正都有了分食。
胖子早已等不及了,將拾來的石板墊在了厚重的臀部下面,把自己放置在斜坡的頂上,然后在其他三個孩子的羨慕中高叫著,一聳身,向著坡底沖去。那速度果然很給力,似乎還有風聲響起,胖子也微微擔憂一下滑到崖底了。于是,他做出了似乎正確的決定,伸下腳底板,在坡體上當剎車,然而剛觸地,便出了狀況,或許是來得太突然,又或許是坡度太陡,胖子的身體有了向前栽倒的趨勢,三個孩子在邊上也都呆住了,心里不約而同的緊了緊。眼看就要出事,然而終究沒有,只見那一刻,胖子屁股下的石板突然斷裂,失了控制,向兩邊逃散開來,胖子身子頓時向后一沉,免了前栽的苦楚,雖如此,屁股卻是觸了地,磨得胖子火辣火燒的。總算安全到坡底罷,屁股就難免受疼了,等到起身一看,褲子倒是沒磨破,只是多了一層黑乎乎的漿液,濕了,竟還隱約有桃子般的形狀。
其余的孩子吸取教訓,都小心起來。胖子也沒有因此而歇下來,拍拍褲子上的殘渣,反而又活動開了。老實孩子用樹丫,藤蔓編織了一個簡易護墊,扯了扯結不結實,調整了幾下,便開始玩耍。來到坡頂,調好位置,順手撿了石塊在手里,按在身體兩邊,一挺臀,便滑了下去,這感覺似乎世界都靜止了,腦子似乎也變得遲鈍,直到耳邊的風聲消失,身體慢慢地停下。老實孩子興奮不已,手腳并用,極快的爬上了坡頂,準備再滑一次,然而看到小女孩期待的眼神,便打算讓她先來。小女孩很高興,拋下自己手里的半成品,體驗去了。不得不說小女孩膽子不壯,她一點一點地,極為小心地,“滑”了下去,末了竟還很激動,小臉蛋漲得通紅。老實孩子也趁這個間隙,幫小女孩編完了護墊。
高瘦個兒卻是顯得很淡定,等那三位將青苔磨得差不多了,才拖出一根不知從哪弄來的手臂粗細的干木材。他很自信地來到坡頂,將木材放在兩腿間,然后用雙手抓起一端,坐在木材上,于是木材,兩個腳底板構成了一個三角形。高瘦個兒學著騎馬的架勢,提了提木材頭,便滑下去了,從他放光的眼里可以看出,這樣的滑行很有味。
胖子見此情景,立馬收拾起強小女孩護墊的心思,像高瘦個兒擠眉弄眼了。高瘦個兒倒很大方,還沒等胖子開口,便說要大家都試試。胖子便不客氣的一把奪了過去,老實孩子和小女孩也都表示期待。
四個孩子于是輪流使用那根木材,大家都玩得很高興,直到沒了興趣。當胖子喘著大氣爬上坡頂時,便宣告該回家了,大伙都又累又餓。高瘦個兒將那木材藏在了旁邊的草叢里,說是以后還能用,然而,那所謂的以后卻是遙遙無期,那根木材也不知何時被農戶撿回家燒掉了。倘若它還在,或許早就腐朽,不能雕出好的物件,卻能喚起“嶄新”的回憶。
兒時有太多的事物,讓孩子歡欣不已,然而時間往往會充當劊子手,將他們斬滅,還能做什么呢?或許便是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