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回家
- 重生之商業大亨
- 大不的鏟屎官
- 2051字
- 2020-04-27 11:17:21
他記得,淮海路有家電商公司黃了,因為房租還有四個月還是五個月才到期,為了挽回點損失,那里的負責人就想把公司盤出去。
可當時顧錚為了盡可能省錢,沒舍得去租。
一個月七千元的房租,比他原來的工資都高,很蛋疼。
“只是,那地方現在應該還沒有對外招租,還得等一個月……要不,等我籌措到啟動資金的時候,去看看?”
想到這里,他又寫下一行字。
【淮海路,電商公司】
看著寫在紙上的內容,顧錚懷抱雙臂自語道:“電腦維護,設計師,辦公地點……算是定下來了,攝影師我得去哪里找呢?”
思來想去也沒找到比較好的突破口,眼皮一陣沉過一陣。
看了眼手機,已經是后半夜一點多了,打了個哈欠,實在撐不住,關了臺燈去睡覺了。
……
第二天一大早,顧錚打著哈欠慢吞吞的剛穿好衣服,安心來叫他了:
“老板,你醒了沒有?”
顧錚下床趿拉上拖鞋走向門口,同時回應:“今兒個咱們先不上班,我還有些事情要去做。”
昨天晚上,他給了安心一個多月的工資,1900元。
林青瑯眼紅眼熱,非要顧錚也給他發工資,結果換來一句“滾犢子”。
安心走進來,“老板,昨天晚上既然你已經給我發了工資,那今天我就得跟著你去做事了。”
“我要回老家,你要跟著我一起,會引起誤會的。”
看到安心苦巴巴的小臉,顧錚又說:
“有工資拿,還不用上班,多好的事兒啊,到了你這兒你還不愿意了怎么?你要實在閑的難受,這樣,我請你去網吧好好上一天的網,找點資料充一下電,為將來做準備。”
輕嘆了口氣,“不用,老板你今天回家的話,那我就在這里呆著吧。省錢。”安心說。
顧錚把自己的電腦拿給安心,“雖然不能上網,但你可以用來玩兒單機游戲打發一下時間……我刷完牙就得去籌錢了。”
他必須得在最短的時間內,籌措到啟動資金,所以行程被安排的很緊湊。
送走安心,去洗手間刷牙的時候,顧錚神經質一般,翻看了下掛在洗手間門口那一面裂了兩道紋的鏡子。
重生前,跟周靜分手的當天晚上,端著盆去洗澡沖涼的時候,顧錚在鏡子后邊寫了很幼稚也很矯情的一句話:
“你走之后,整個世界都陷入嚴冬。”
這會兒鏡子后邊只是水泥墻。
把鏡子恢復原位,顧錚看著鏡中的自己,星眉劍目,鼻梁高挺,低頭摸著肚子,六塊腹肌的輪廓很明顯,而不是那中年油膩啤酒肚。
“昨天忘記跟你說了,現在也不晚——騷年,咱們又見面了!”
顧錚微笑自語。
刷完牙,顧錚鎖了門去跟安心打了聲招呼,踏上了回家的路。
顧錚的老家是在槐安省,防新市,碧渠縣,馬宋鎮,圖門村。
一個坐完了火車坐汽車、中間還需轉乘牛車,最后再步行四五十分鐘才能到達的偏遠山村。
村子雖偏遠,但規模不小,總共五百多戶人家,十多個姓氏。
聽老一輩人講,圖門村是春秋戰國年間,一群殘兵敗將,跑路經過圖門村地界兒的時候,領隊的人覺得這地方山清水秀,就駐扎下來,成了后來的圖門村。
扛著給父母買的點心、水果還有補品,顧錚氣喘如牛的終于來到圖門村村口。
看向村里,顧錚一時感慨萬千。
村子前邊是一條坑坑洼洼很不平整的山路,一下雨,這條路會變得很泥濘。
旁邊那棵老榆樹,一抱多粗,枝繁葉茂,亭亭如華蓋。
靠著縣里出臺的扶貧政策,圖門村在1999年終于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村里家家戶戶也都通上了電。
記憶里,村子前邊的這條坑洼不平的山路,得到2007年才會被一條寬敞的柏油大馬路取代。
路是縣里出錢修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建在村后的那家罐頭廠的產品及時運出去。
現在,罐頭廠還沒建好,到2006年年底才會投產,屆時,村里差不多一半的人,都會去那家廠里打工。
村后的山上,種著整整倆山頭的山楂樹,誰種的不知道,反正顧錚打從記事起,那些山楂樹就存在了。
也沒人管,到了成熟季節,想吃自己去山上摘。
正是看中了這一點,鎮政府才通過銀行貸款,以及從縣里求來的款項,籌措到了錢,在圖門村后買下一塊地,建了這么一家專門做山楂制品的廠子。
顧錚重生前的2018年,廠子因為經營不善,最終破產倒閉,設備都讓村里某些人偷拆掉拿去換錢花了。
想到這里,顧錚在心里琢磨:等我有了錢,要不要將那家廠子盤下來呢?
他的動機可不是為了做好事,而是覺得那些山楂都是免費的,只是在原材料上,就能省下一大筆錢。
再說了,到時候盤下倒閉的廠子,肯定能得到政府層面的一些扶持跟優惠,原先的客戶資源也都有……
坐在村口那棵大榆樹下休息一陣,顧錚重新扛起大袋子,吭哧吭哧往家走去。
時間剛好是中午,此刻的圖門村,正在午休。
空氣里彌漫著各種味道,有什么東西腐爛的臭味兒,山上被風吹下來的山楂花香……都是顧錚記憶中,圖門村特有的味道。
他似乎看到年幼的自己,與幾個小伙伴相互追逐、嬉鬧著很快跑遠;
過年時節,村子里沉浸在一片喜慶的紅色海洋里,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互道“過年好”的問候聲……形象且生動;
到了年底,殺豬的屠夫會騎著破舊的兩沖程摩托車來到村里殺年豬,老遠就能聽到摩托車的放屁聲,拉肚子似的,噗啦噗啦噗啦……
村里的小學還在,不過已經沒有孩子在那里上學了,具體時間忘記了,不過這所小學很快就要被拆掉。
中午的大太陽很足,有些怕熱的村里人,索性拿了張涼席到外面躺去大樹下午休。
顧錚腳步放得很輕,穿過自己的幼年、童年,終于來到自家門口,掂了掂肩膀上的大袋子,推開院門走進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