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重癥醫學·2015
  • 中華醫學會
  • 2243字
  • 2019-12-27 12:24:17

3 移動ICU:重癥醫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重癥醫學醫療技術的發展和救治的需求,近些年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移動ICU(mobile intensive care unit)。移動ICU指的是配備ICU的醫療團隊和基本ICU醫療救治設備的重癥患者轉運平臺 [1]。移動ICU的作用是保證重癥患者在轉運過程中的不間斷地加強治療 [2]

一、移動ICU的組成

移動ICU可分為3種類型,院前移動ICU、院內移動ICU及遠程移動ICU。根據國際醫學界對移動ICU 的要求,移動ICU應該有3個基本的組成部分 [3]:①訓練有素的ICU醫師和護士團隊,掌握重癥醫學的理論,有高度的應變能力,善于配合;②掌握先進的監測技術和治療手段,借助于這些設備和技術可進行動態、定量的監測,捕捉病情瞬間的變化,并可反饋于有力的治療措施;③能夠應用先進的理論和技術對重癥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 [3]
由于在轉運過程中,重癥患者生命體征往往不穩定,而且病情不斷變化,對負責轉運的醫護人員具有重大挑戰 [4,5]

二、轉運人員的培訓

移動ICU上醫療救護人員是由ICU主導的醫療團隊,一般4~5名。所有人員應該進行強化培訓,應該是全天候的醫療團隊。
人員的培訓主要從5個關鍵的方面著手,包括準備工作、團隊協作培訓、新儀器的培訓、移動培訓,以及安全性培訓 [6]
1.準備工作
在發生問題前預測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轉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因此也是培訓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如果準備工作完善的話,70%的問題能被避免。根據相關文獻及既往的轉運經驗,需要按照以下列表來進行準備工作,這樣有助于預防大部分醫療意外的發生,詳見表1-3-1。
表1-3-1 移動ICU的轉運前準備工作流程
續表
2.團隊協作培訓
這一項培訓主要著眼于空間的限制及人力資源的缺乏。因此,良好的溝通及團隊協作是尤其重要的。例如,與司機之間應該溝通好需要調整的速度,甚至在有的情況下需要完全停止行進。
3.新儀器的培訓
整個移動ICU里的設備及手推車(轉運擔架)都是定制的,因此所有人員應該學會操作自己平時并不熟悉的移動ICU里的設備及裝備齊全的手推車,避免在緊急情況下由于操作問題而耽誤治療。
4.移動性培訓
很多的ICU醫師及ICU護士都有院內轉運的經驗,但是并沒有院間轉運的經驗。因此,需要對轉運途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培訓。甚至要對移動ICU行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培訓。
5.安全性培訓
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安全性培訓也是極其重要的。例如在轉運過程中安全帶的使用及與協調患者治療的關系。行進本身也存在交通安全風險,因此團隊中所有人都應該意識到。而且,在移動ICU中替換輸液袋、準備以及提供相應的治療、安全地保存及使用儀器都比在院內ICU中危險性更大。

三、儀器與藥品配備

移動ICU病房的設備配置以及藥品配置應該根據任務的需求決定。所有轉運設備都必須能夠通過轉運途中的電梯、門廊等通道,轉運人員須確保所有轉運設備正常運行并滿足轉運要求。所有電子設備都應能電池驅動并保證充足的電量 [7]。主要配置包括帶自備電源的多功能除顫監護儀1臺(包括除顫、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血壓、心電圖),轉運呼吸機1臺,便攜式吸引器1臺,快速氣管切開器械1套,可視喉鏡,成人簡易呼吸器,標準急救藥箱配備,快速檢測設備(血糖儀、血氣分析儀、心肌標志物檢測儀等),氧氣瓶或氧氣袋,手術器械包,導尿包,外科肢體固定器具數套,中心靜脈插管包、胸腔閉式引流包等。詳見表1-3-2。
表1-3-2 《中國重癥患者轉運指南(2010)》重癥患者(成人)轉運推薦設備
院際轉運的藥物配備強調緊急搶救復蘇時用藥以及為維持生命體征平穩的用藥,病情特殊者還應攜帶相應的藥物。根據《中國重癥患者轉運指南(2010)》,藥物包括腎上腺素1mg、多巴胺20mg各5支,胺碘酮150mg 4支,丙泊酚200mg、利多卡因100mg、阿托品0.5mg 各2支,林格液500ml、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250ml各1袋。詳見表1-3-3。
儀器設備以完好、必備、夠用為原則。轉運相關物品定量、定點放置,專人管理,處于完備狀態。
表1-3-3 《中國重癥患者轉運指南(2010)》重癥患者(成人)轉運配置藥物

四、移動ICU的應用現狀與展望

近年來,移動ICU的應用越來越普遍 [8],要求所有在兩個醫院之間轉運的重癥患者都必須使用移動ICU。在中國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2009年國內第一個移動ICU得到應用,使患者轉院實現“無縫轉運”,保證重癥患者的不間斷治療。但是,移動ICU的組成和人員配備都需要進一步標準化,人員的培訓對于保證患者的安全很重要,因此制訂一個標準的流程、器械的標準配備和人員的培訓將成為未來的重點 [9,10]。未來移動ICU將會進一步取得突破性進展,得以廣泛應用。

(戴青青 于凱江)

參考文獻

1.Nagappan R,Riddell T,Barker J,et al. Patient Care Bridge--mobile ICU for transit care of the critically ill. Anaesth Intensive Care,2000,28(6):684-686.
2.Alvarez González M,Cambronero Galache JA,Nevado Losada E,et al. Effect of the availability of a medicalized mobile ICU(MMICU)on the hospital admissions after an out-of-hospital cardiorespiratory arrest(OH-CRA). Rev Clin Esp,2003,203(11):517-520.
3.Bodson L,Grenade J,Micheels J,et al. The value of mobile intensive care unit(MICU):does it remain to be proven. Rev Med Liege,2006,61(5-6):494-499.
4.Riley BH,White J,Graham S,et al. Traditional/restrictivevs patient-centered intensive care unit visitation:perceptions of patients' family members,physicians,and nurses. Am J Crit Care,2014,23(4):316-324.
5.Wiegersma JS,Droogh JM,Zijlstra JG,et al. Quality of interhospital transport of the critically ill:impact of a Mobile Intensive Care Unit with a specialized retrieval team. Crit Care,2011,15(1):R75.
6.DrooghJM,Kruger HL,Ligtenberg JJ,et al. Simulator-based crew resource management training for interhospital transfer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by a mobile ICU. Jt Comm J Qual Patient Saf,2012,38(12):554-559.
7.Yue MX,Xia XY,He D,et al. The design and use of a mobile intensive care unit ambulance. Zhongguo Wei Zhong Bing Ji Jiu Yi Xue,2009,21(10):624-625.
8.Iglesias-Llaca F,Suárez-Gil P,Vi?a-Soria L,et al. Survival of out-hospital cardiac arrests attended by a mobile intensive care unit in Asturias(Spain)in 2010. Med Intensiva,2013,37(9):575-583.
9.Prottengeier J,Moritz A,Heinrich S,et al. Sedation assessment in a mobile intensive care unit:a prospective pilot-study on the relation of clinical sedation scales and the bispectral index. Crit Care,2014,18(6):615.
10.Droogh JM,Reinke L,Snel GJ,et al.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changes induced by acceleration during mobile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 transport are not patient related:beware of misinterpretation. Intensive Care Med,2014,40(3):460-4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柏县| 凤阳县| 衡阳县| 禹州市| 靖宇县| 黄梅县| 永泰县| 潞城市| 安岳县| 蒙阴县| 莱阳市| 土默特左旗| 长岭县| 綦江县| 双辽市| 洪湖市| 广德县| 涞水县| 宜城市| 迁安市| 遵义市| 诏安县| 手游| 富顺县| 陵川县| 无为县| 旬邑县| 遂昌县| 弥渡县| 义乌市| 镇康县| 太原市| 临武县| 宝鸡市| 巴彦淖尔市| 胶州市| 襄城县| 娄底市| 若尔盖县| 合川市| 祥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