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狀動脈CTA臨床應用
- 林社章
- 1511字
- 2019-12-29 18:35:27
2.對比劑副作用的分類
① 非IgE過敏反應:身體不需預先致敏,不一定是每次過敏。
② 類過敏反應:有肥大細胞顆粒釋放,補體系統激活。注射后20分鐘之內出現;與劑量無關,可少于1ml。
③ 碘過敏皮試的特異性96%~100%,但臨床很少用。
觀察20分鐘。
① 輕度:散在的風疹(最常見)見圖3-3;瘙癢;流鼻涕;惡心,可伴短暫干嘔或嘔吐;出汗;咳嗽;眩暈。需要觀察變化。
② 中度:持續嘔吐;彌漫性風疹;頭痛;面部水腫;輕度喉水腫;輕度支氣管痙攣或呼吸困難;心悸,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高血壓;腹部痙攣。需要對癥處理。
任何異常癥狀都要注意。要記錄心率,血壓,呼吸。

③ 重度: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低血壓,明顯的支氣管痙攣,重度喉水腫,肺水腫,癲癇發作,虛脫和死亡。需要搶救。
① 機制:不詳。
② 臨床表現:
● 感覺異常:身體發熱,口腔金屬感,小便排出感。
● 胃腸不適:惡心、嘔吐、腹痛。
③ 臨床結果:基本上自發消退,不需治療。
① 機制:與患者已有的血液動力學障礙有關;由內皮素和腺苷引起的腎血管收縮;直接的細胞損傷。
② 臨床表現:靜脈注射對比劑后1~3天,血清肌酐升高>0.5mg%或超過基礎水平的50%。3~7天達到最高,10~14天回到基礎水平。
③ 發生率:2%~7%
④ 臨床意義:已有腎功能障礙是冠狀動脈CTA的相對禁忌證。雙環對比劑Visipaque可能減少腎損傷。
⑤ 臨床觀察:造影后觀測尿量和性質。
觀測和記錄尿量和性質是關鍵。
① 機制:提高迷走神系統的活性;減緩心率(降低竇房結節律,減緩房室傳導);擴張周圍血管。
② 臨床表現:通常在注射后20分鐘之內開始,心動過緩和低血壓,伴惡心,嘔吐,出汗,括約肌功能失常,精神改變。
③ 臨床意義:不治療可能有生命危險。
④ 鑒別診斷:可與中重度的類過敏反應相似,注意是否有其他類過敏反應。
記錄心率,血壓。
記錄心率,血壓。
① 機制:降低心室異位起搏點的閾值,加快或停止室性心率。
② 臨床表現:通常在注射后20分鐘之內開始,室性心動過速等心律失常。
③ 臨床意義:不治療可能有生命危險。
記錄心率,血壓,呼吸。
① 機制:高滲透壓對比劑所致的體液進入、血容量增加等。
② 臨床表現:通常在注射后20分鐘之內開始,高血壓、肺水腫、心絞痛等。
③ 臨床意義:可能有生命危險。
不詳。
① 發生率8%~10%
② 注射后30分鐘到7天之內出現。
③ 類感冒癥狀,如乏力、虛弱、上呼吸道不暢,發燒、寒戰、惡心、嘔吐、腹瀉、腹痛、注射肢痛、出疹、頭暈、頭痛。
④ 少見癥狀有:搔癢,腮腺炎,多關節不適、便秘、抑郁。
基本上自發消退,不需治療。
醫療事故!
直接組織毒性,局部壓力所致血運障礙。
導致組織壞死,長期功能障礙,嚴重時可出現橫紋肌溶解,腎衰竭,DIC,死亡。
二甲雙胍:
醫療事故!要有病例調查表。
① 機制和副作用:口服降血糖藥,從腎臟排出。因為注射對比劑后,可競爭性地影響二甲雙胍的排出,使二甲雙胍在體內的蓄積,濃度增加,偶然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② 建議:所有患者在造影前停藥;48小時后證實沒有腎功能障礙時,可恢復用藥。
嗜鉻細胞瘤、鐮狀細胞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重癥肌無力。
醫療事故!要有病例調查表。
1)體外試驗發現對比劑可致畸形,但少量的動物實驗沒有發現。
醫療事故!要有病例調查表。
2)對比劑通過胎盤后,有造成胎兒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潛在可能。
3)沒有發現對比劑對胎兒和新生兒有不良影響。
4)一般來說,孕婦避免用對比劑,必要時,用非離子對比劑。
- The Origin and Onset of Thrombus Disease: collapsed balancing function of immune cells and triggering factors 血栓病的起源與發生:免疫細胞平衡功能崩潰與啟動機制
- 人文整體醫學理論與實踐
- 跟師趙炳南手記
- 國醫大師自創方之運用
- 全國傷害醫院監測數據集(2012)
- 肝病證治概要
- 行知之間:健康中國視域下的健康文化建設
- 康復治療師臨床工作指南:心肺疾患康復治療技術
- 讀懂你的寶寶:送給0~1歲嬰兒媽媽的禮物
- 家有腎事
- 針灸三通法臨床應用
- 靳三針臨癥配穴法(第2版)
- 腫瘤分子診斷病理學
- 邊吃邊瘦的營養書
- 章次公博采眾方醫案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