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狀動脈CTA臨床應用
- 林社章
- 369字
- 2019-12-29 18:35:12
5.冠狀動脈支架術后隨訪
(1)臨床適應證
1)患者種類:
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
2)臨床意義:
冠狀動脈支架內狹窄的診斷。
(2)科研論文:
14篇。
(3)重要性:
支架內狹窄發病率約20%。
結果1:不能觀測率可達44%,相關因素如下:見圖1-2。
主要影響因素:
支架偽影
支架直徑

圖1-2 VR、CR重建影像,顯示支架
左前降支中部,在第二對角支之后有一個金屬支架,無明顯狹窄
支架偽影:(不同支架的偽影情況可不同)
1)運動偽影:心臟運動,造成支架邊界模糊,管腔觀察困難。
2)射線硬化:在兩個高密度結構之間的黑帶或條紋。
3)浮散偽影:高密度影向周圍擴展,可致過度評估狹窄。
4)信號缺失:支架周圍的小黑點或黑帶似“非鈣化”斑塊。
支架直徑:
1)3.5mm,100%可觀測。
2)3~3.5mm,80%可觀測。
3)<3mm,33%可觀測。
結果2:診斷的準確性:
可觀測支架的敏感性= 90%;特異性= 91%。
診斷準確性取決于支架的可觀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