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治療哮證的經驗肝利膽湯治療慢性膽囊炎

哮證是最頑固的慢性疾病之一,往往反復發作,很難根治,甚至伴隨終身,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中醫學對治療哮證有豐富的經驗,現將哮證的辨證治療經驗介紹如下。

一、識病名,別哮喘

嗽而氣急,喉中痰鳴如吼,經常反復發作,為之哮證。中醫的古典著作對哮證有很多論述。如《金匱要略》指出:“咳而上氣,喉中如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彼u聲就是形容哮證發作時呼吸急促發出的聲音,即水與氣互相觸動發出呀呷之聲,在喉中連續不止之謂?!夺t宗金鑒》也明確指出:“呼吸急促謂之喘急,若更喉頭聲響者謂之哮吼?!薄夺t學正傳》一書也明確指出:“喘以氣息言,哮以聲響名?!备鶕陨现嗅t古典文獻的論述,我們就清楚認識到哮證的癥狀特點和喘證的鑒別,這是治療哮證要首先弄清的。

二、明病源,辨病機

1.中醫學認為哮證的主要病因為痰氣交阻

元代朱丹溪首創哮喘病名,并且闡明病機“專主于痰”。秦景明指出:“哮證因為痰飲留伏,結成窠臼,潛伏于內,偶有七情之犯,飲食所傷,或外感時令之風寒,束其肌表,則哮喘之證作矣。”《證治匯補》一書指出:“哮為痰喘之久而常發者,內因壅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膈有膠固之痰,三者相合,閉拒氣道,搏擊有聲,發為哮喘?!边@些論述都認為“痰”為本病的主要病因,并且也指出了誘發因素。因此,對哮證的治療必須抓緊“痰”字而攻之。如治哮證,離開痰字非其治也。但是還是要注意誘因兼證,進行辨證論治,方能取得滿意的療效。

2.本病的內因主要與肺、脾、腎臟功能有關

中醫學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因為脾主運化,若脾虛運化無權,食入的水谷不能化生為精微,則會聚液成痰,上逆于肺,肺氣升降失調,氣逆而發為哮。此外,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必須通過腎氣吸納而營呼吸,若腎虛不納氣,則吐納失調,即可導致哮證的發作。所以必須辨明虛實。哮喘發作時,病機在肺,為實;哮喘未發時,病機在脾腎,為虛。

三、治療原則

1.根據哮證主要病因為“痰”

哮證之痰是膠固之痰,是留伏之痰,結成窠臼之痰,治療時必須針對頑固的、窠臼的痰,而不是一般的痰,因此,不是一般的除痰方藥所能取效的。臨床上常常運用一般的除痰方劑,縱使有效,但只能取效一時,難以根治鞏固。因此,臨床上常選用雄猛的祛痰截哮之藥品——砒麻丸,方能奏效。

2.分標本,定虛實

中醫學特別強調分清標本緩急,這對于治療哮證尤為重要?!秲冉洝飞险f:“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毕C在發作時,采取攻邪為主,針對其留伏的痰、膠固的痰、結成窠臼的痰,投以主藥——砒麻丸以祛痰截哮,使癥狀緩解。在停止發作后,采取扶正為主,即調補肺、脾、腎三個內臟的功能,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這是關鍵所在。若在哮證發作時投以培補元氣的方劑,或在哮證發作停止后還繼續攻痰截哮,都會犯虛虛實實之戒,難于取效。

四、砒麻丸的方藥

砒麻丸的組成:生砒石3g,淡豆豉30g,麻黃25g,枯礬15g,共研細末,充勻混合后,用綠豆粉適量煮糊為小丸,如綠豆大。

用量:成人每日用量為10~16粒,分兩次服,6~12歲兒童酌減用量為每日8~10粒,分兩次服。連服7天為1個療程,停7天后再服第二療程。最多使用兩個療程,不可長期服用。

服法與注意事項:服用砒麻丸,必須在午餐及晚餐后服食,用冷開水送下。

禁忌:飲酒及食辛辣、生冷、魚、蝦、蟹、筍等發物。

方解:生砒石,性味辛苦大熱有毒,為祛痰截哮的主藥,對痰哮、冷哮有特殊的療效。麻黃,性味辛苦溫,功能宣肺平喘止咳,能舒緩支氣管痙攣而治支氣管哮喘,協助砒石而治冷哮??莸\,性味酸寒無毒,功能消除痰涎飲澼,為消痰之猛藥,可助砒石除痰定哮。淡豆豉,性味辛甘微寒,解表除煩,亦可解砒毒。綠豆,甘寒無毒,清熱而解砒毒。

五、分型論治

哮證發作根據其誘因或兼證的不同,在臨床上大多見風寒觸發或痰熱蘊肺兩種類型,除使用砒麻丸治療外還必須結合辨證,分型論治。

1.風寒型

此型由于外感風寒引發,包括氣候轉寒及飲食生冷寒涼之物等原因。癥狀可見:咳嗽,呼吸急促,喉中痰鳴,呀呷有聲,痰多清稀,如泡沫狀,無發熱,畏寒,口不渴,面色青黃晦暗,舌質淡白而潤,苔薄,脈浮。此屬風寒外襲,肺失清肅,痰氣交阻,肺氣上逆,呼吸急促而有聲響。治法用疏解風寒,除痰定喘止哮。可選用小青龍湯(麻黃、桂枝、白芍、甘草、法半夏、細辛、生姜、五味子)或射干麻黃湯(射干、麻黃、細辛、紫菀、款冬花、生姜、五味子、法半夏、大棗)加減,再予砒麻丸祛痰定哮,拔除宿根。

2.痰熱型

若感受時令溫邪或感寒化熱引起哮證發作屬此型。癥狀可見:發熱咳嗽,呼吸急促,喉中痰鳴,呀呷有聲,痰黃黏稠,舌質紅,苔膩,脈數,口干唇紅。此屬外邪犯肺,郁而化熱,以致痰熱壅肺,肺氣不宣,而致哮喘發作??蛇x用清熱化痰、宣肺止哮喘的方劑,如定喘湯(麻黃、白果、款冬花、法半夏、桑白皮、蘇子、北杏仁、黃芩、甘草)或用越婢加半夏湯(麻黃、生石膏、生姜、甘草、大棗、法半夏),待熱退后,再予砒麻丸祛痰定哮,拔除宿根。

3.6歲以下的兒童

由于小兒乃稚陽之體,陰氣未充,不宜服猛烈之藥,故不用砒麻丸,可改用魚蠶粉內服,并結合辨證進行治療。

魚蠶粉組成及用法:淡魚古(烏賊骨)3份、僵蠶2份,用米泔水浸去浮沫,培干,研細末,每次3g,日3次,米湯送下,連服1個月。

六、固本治療

由于哮證往往反復發作,經年不愈,久病必虛。在哮喘停止發作后,主要是肺、脾、腎三臟虛損。緩則治其本,必須扶正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達到痊愈的目的。固本治療主要是采用胎盤懷山藥丸。其組成為胎盤連臍帶、懷山藥等量研末,適量煉蜜為小丸。方解:胎盤(紫河車)甘咸溫,大補元氣,療虛損,納腎定喘;懷山藥性味甘平,健脾胃,補肺腎。用量:每次10g,每日3次,連服1個月為一療程。除此之外還可選用陳夏六君湯合五子丸加減(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陳皮、法半夏、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車前子)調補脾腎。腎陽虛者還可選用附桂八味丸。

病案舉例

何某,女性,38歲,工人。

該患者在8年前外感后繼發哮喘,日漸頻繁,逐漸加重,長期服中西藥,未能痊愈,曾服過氨茶堿、麻黃素、強的松及注射腎上腺素,均效果不大。近年來每次發作需要靜注氨茶堿,有時仍不能控制哮喘發作。就診時,時值秋月,身穿重衣,兩目少神,面色淡黃欠華,唇淡,苔白滑,舌質偏淡,脈弦數無力,痰多稀白,哮喘發作時,呀呷有聲,不能平臥,張口抬肩。

辨證:久患哮證體弱,外邪引發,宜先治其標。用射干麻黃湯加減:麻黃10g,射干12g,紫菀12g,款冬花12g,細辛3g,五味子10g,生姜10g,法半夏10g,大棗5枚,蘇子12g,北杏仁10g。另服砒麻丸日2次,每次8粒,連服2天。

二診:服上方及砒麻丸后,哮喘癥狀大大減輕,再用上方加減,再予砒麻丸50粒,分5天服完。

三診:哮已停止,惟氣短乏力,神疲,胃納欠佳,已屬肺、脾、腎虛損,投以胎盤懷山藥丸120g,連服四天。

四診:哮未發作,除繼服胎盤懷山藥丸外,還加服陳夏六君合五子丸,囑其每3天服1劑,連服10劑,再復診。

五診:精神漸好,胃納亦佳,胎盤懷山藥丸每天只服一次,并內服陳夏六君合五子丸,連服20劑。

1年后隨訪,未有發作過。

七、體會

中醫所稱的哮證即現代醫學的支氣管哮喘中的一種類型,其主要癥狀為:呼吸急促,喉中痰鳴有聲響,痰多稀白,唇舌淡白。多為寒痰留伏于肺引起的冷哮,屬實。在臨床上遇到嚴重的哮證發作時,患者除有呼吸急促、喉間有哮鳴聲等主癥外,往往伴有汗出淋漓、面色蒼白或紫色、四肢發涼等表現,看來極似陽氣欲脫之虛證危證,投以溫補救脫之劑則犯虛虛實實之戒。這種情況其實不是虛脫證,仍然是實證。因為哮證的發作是由于邪氣壅塞于肺,肺氣吐納升降受到阻礙,結果肺氣不能外衛皮毛,溫澤肌膚而出現此等現象,并非由于氣虛陽越所致,所以仍然是實證。實則瀉之,以攻邪為主,可投以砒麻丸祛痰截哮。其次是哮證的脈象問題,一般哮證的患者發作時,由于肺氣壅塞,邪正互相搏斗,呼吸混亂,脈搏隨之而亂,或時而緊,時而滑,時而弦,脈促者亦有之。古人有云,“哮癥,脈亂無妨”,可治以砒麻丸。我們在臨床上觀察到的哮癥病例服了砒麻丸后,哮喘減輕或停止發作,痰涎分泌減少,面色青黃晦暗或蒼白得到好轉,這可能是由于微量的砷元素能改善“寒”的體質,并能起到消痰作用。

砒麻丸中的砒石一定要用天然出產的生砒石,而絕不能使用煅燒過的砒石或化學煉制成的。生砒石較難溶于水,人體內能吸收的砒的分量是極微量的,故毒性不大。如果砒石經煅制則成為砒霜,毒性很大,可導致中毒,絕對不能使用。

砒麻丸即由紫金丹加味組成,本方由性味猛烈的生砒石為主,能祛痰截哮,對頑固性的哮癥有一定療效。只要診斷明確,久患哮癥也可治以砒麻丸。在結合辨證的基礎上給予砒麻丸1~2個療程,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毒性在人體內蓄積,更要防止濫用?!秲冉洝酚性?,“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概痰消,哮癥緩解后中病即止。

對于喘急而喉中沒有痰鳴聲者,不屬哮癥,不宜用砒麻丸。醫者宜小心辨別,不可濫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山东| 台江县| 池州市| 平阳县| 扬中市| 股票| 上思县| 西峡县| 长垣县| 门源| 蕲春县| 温州市| 伊吾县| 内乡县| 宕昌县| 杨浦区| 滦南县| 宜城市| 夏河县| 定陶县| 昔阳县| 建德市| 大悟县| 浦县| 万盛区| 夏河县| 偏关县| 四平市| 横峰县| 巨野县| 即墨市| 安顺市| 西畴县| 迁西县| 微博| 宁国市| 东乌珠穆沁旗| 蓬溪县| 闽清县| 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