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初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永葆朝氣(增訂本)
- 黃相懷等
- 2208字
- 2020-05-09 18:37:30
一、不斷增強指導思想的凝聚力
我們知道,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其指導思想。然而,一個幾乎世界上所有政黨都必須解決的困難是,任何一種指導思想,只有當它被賦予足夠的解釋力的時候,才能具有足夠的凝聚力,即獲得政黨成員及其他人的擁護和信服。那么,中國共產黨是如何不斷保持和增強其指導思想的凝聚力的呢?這需要精心地解決好連續性和創新性的微妙關系:在著力增強指導思想對于現實的解釋力的同時,不斷用現實豐富指導思想,使之保持相當程度的開放性。
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歷程充分說明,黨的每一次重大發展和飛躍,都離不開理論創新;黨前進的每一步,都有理論創新與之相伴。黨每次陷入桎梏,無不是理論上的保守僵化所致;黨每次引領時代發展,都首先從理論上打開思維的閘門,讓富有時代精神、閃耀著馬克思主義光輝的理論觀點傾瀉而出。反對本本主義、教條主義,抵制僵化保守的落后思維,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準確把握發展實際,善于總結新鮮經驗,不斷做出新的理論概括,構成了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不斷向前發展的強大動力。把理論創新放在思想理論建設的首要位置,已經成為全黨共識。勇于進行理論創新、善于進行理論創新,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搞好思想理論建設的寶貴經驗和有效法寶。
從近代以來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歷史中,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照抄照搬某一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模式,不可能取得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理論的正確程度,與它同實際相結合的程度是一致的;只有順應世界潮流,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構成了中國共產黨推進改革開放的“元典精神”。因此,早在改革開放之初,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就堅定地認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必須要讓人民群眾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并在此基礎上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深刻反思,從而得出了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判斷,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正如鄧小平指出的:“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從領導理論看,思想上的求新求變,能夠不斷凝聚人們的共同價值觀念,形成思想上的合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斷追求創新的根源所在。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理論在總結中不斷深化。當前改革開放局面日益復雜:全球化日益深化,人類政治文明、制度文明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鋒深入展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之間的銜接配套問題日益凸顯;社會階層分化以及隨之而來的利益分化,對經濟發展和政治建設造成結構性壓力;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媒體輿論的開放,使人們思想文化的獨立性、選擇性、多樣性、差異性日趨明顯;等等。對此,中國共產黨不斷總結經驗,深入把握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不斷升華、提出新的指導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中國取得這么大的成就,中國共產黨能夠那么好地領導這個國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理論上的創新。”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力不斷增強,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舉旗定向、謀篇布局,開辟了治國理政新境界,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而在治國理政新的實踐中,習近平同志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指導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鮮活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可以看作是中國共產黨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最新最鮮活的思想理論供給。在十九大報告中,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又被凝練概括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現代化建設實踐是理論創新的源頭活水,離開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偉大實踐的理論創新,就沒有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論創新。波瀾壯闊的改革畫卷,既為理論創新提供了靈感和素材,也提出了理論創新的現實迫切需要,同時也為推動理論一步步前進提供了足夠廣闊的歷史舞臺和發展空間。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能深切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黨的事業的每一步發展,都推動了理論的發展,而黨的理論的每一步創新,都帶動了事業的發展,二者已經形成了互相強化、相得益彰、協同作用的良性互動機制。這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寶貴經驗,更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賴以憑借的偉大成就。選擇實踐中提出的重大問題進行戰略性、前瞻性研究,及時回答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提出的新課題,是理論創新的根本方向。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可以想見,面向未來,中國共產黨必將更加注重聆聽時代聲音,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使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