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2010-2011):流動性回收與新規劃效應下的中國宏觀經濟
-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
- 1046字
- 2020-06-09 13:20:46
六、結論
本報告在重新估計消費者分類價格環比增長率慣性的基礎上,以慣性為權重構建了中國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以慣性為權重構建核心通貨膨脹在國內尚屬首次嘗試。在構建核心通貨膨脹的過程中,本研究主要有以下發現。
第一,基于OLS方法和GB方法對消費者價格環比增長率慣性進行實證研究的結果與國內現有關于中國通貨膨脹慣性實證研究的結果有較大差異;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主要在于本報告選取價格環比增長率作為研究對象,而現有研究多以同比數據為研究對象。主要差異表現在總體價格環比增長率慣性參數估計值低于同比增長率慣性,相鄰月份同比增長率由于包含部分重疊因素,因此容易造成對通貨膨脹慣性的高估。
第二,在基于慣性的核心通貨膨脹與支出權重的標題通貨膨脹中,各分類項目的相對權重呈現較大變化。慣性權重核心通貨膨脹各項目權重最大的是“家庭設備”,最小的是“娛樂教育”;在標題通貨膨脹中占據較大份額并且在近年歷次通貨膨脹過程中價格上升速度較快的“居住”和“食品”項目的慣性權重,分列第四位和第五位。
第三,本報告比較了樣本期間基于慣性權重的核心通貨膨脹、剔除食品價格的核心通貨膨脹與標題通貨膨脹在均值和波動性方面的差異及其動態關系。在本報告所考察的樣本區間中,剔除法核心通貨膨脹的標準差僅比慣性權重核心通貨膨脹的稍小,但是剔除法核心通貨膨脹的標準差和均值的比例最大,甚至超過了標題通貨膨脹本身。根據動態相關系數,慣性權重和剔除法核心通貨膨脹均為標題通貨膨脹的領先指標,顯示出核心通貨膨脹對標題通貨膨脹具有一定的預測能力。
第四,在沒有包含其他信息的條件下,通過考察兩種核心通貨膨脹對標題通貨膨脹的短期預測能力可以發現,由慣性權重核心通貨膨脹與標題通貨膨脹構成的向量自回歸模型對標題通貨膨脹的預測能力最強,滯后2期的信息可以解釋當期標題通貨膨脹的變化約80%;慣性權重核心通貨膨脹的滯后2期值和1階殘差自回歸項對標題通貨膨脹的解釋能力與上述自回歸模型基本一致;由剔除法核心通貨膨脹與標題通貨膨脹構成的向量自回歸模型對標題通貨膨脹的解釋能力為47%;而標題通貨膨脹自回歸模型的預測能力最差,解釋能力僅為10%。此外在實際計算權重的過程中,本報告通過滾動回歸計算各分類項目的慣性和權重,可以靈活反映各分類項目動態特征的新變化,更增強了慣性權重核心通貨膨脹對標題通貨膨脹的預測能力。
根據我們模型的預測結果,2010年10月將是價格指數環比增長率的低點,11月份之后將會上升;如果考慮到美聯儲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所造成的熱錢流入,中國所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將更加嚴峻。